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07014)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晓蕊张建奇郭冰涛徐茵郝劲波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图像
  • 4篇红外
  • 4篇成像系统
  • 3篇仿真
  • 2篇电视
  • 2篇信号
  • 2篇三维信息
  • 2篇透镜
  • 2篇透镜阵列
  • 2篇微光电视
  • 2篇响应特性
  • 2篇像质
  • 2篇光电
  • 2篇红外成像
  • 2篇红外图像
  • 2篇成像质量
  • 1篇地物
  • 1篇电视系统
  • 1篇动态范围
  • 1篇对比度

机构

  • 16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15篇王晓蕊
  • 6篇张建奇
  • 5篇郭冰涛
  • 4篇徐茵
  • 3篇郝劲波
  • 3篇陈玉娇
  • 3篇王小兵
  • 3篇荆卫国
  • 2篇张建磊
  • 2篇刘德连
  • 2篇黄晓敏
  • 2篇张方芳
  • 1篇杨琛
  • 1篇张福娣
  • 1篇黄曦
  • 1篇申欣
  • 1篇阮江洋
  • 1篇向健勇
  • 1篇柴国贝
  • 1篇刘红梅

传媒

  • 5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光子学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电子科技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非均匀棱镜阵列的三维集成成像视角增强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传统集成成像系统视角受限于单元透镜尺寸及其焦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棱镜阵列的三维集成成像视角增强方法。以传统集成成像重构显示原理为基础,借助于非均匀棱镜阵列对重构光线的偏转作用,设计了显示透镜阵列和非均匀棱镜阵列组合的立体显示模式。依据集成成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原理,利用光线追迹理论,导出了非均匀棱镜阵列的结构参数和集成成像系统视角之间的关系模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非均匀棱镜阵列的集成成像系统视角比传统集成成像系统有了显著提高。
张建磊王晓蕊张启平
关键词:偏转
虚拟弯曲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特性被引量:4
2011年
虚拟弯曲透镜阵列已成为提高三维集成成像质量的有效手段.针对典型虚拟弯曲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系统,依据集成成像记录与重构原理,利用ABCD矩阵光学理论,推导了三维物体与三维集成图像的映射位置关系模型,实现了虚拟弯曲透镜阵列集成图像的计算生成与重构;引入成像取样率模型,定量分析了记录过程单元图像取样率与不同深度重构集成图像质量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关度图像度量因子比较了虚拟弯曲透镜阵列和传统平面透镜阵列的集成图像质量,证明了虚拟弯曲透镜阵列在提高三维集成成像质量方面的优越性.
申欣王晓蕊徐茵郭强陈玉娇
关键词:成像质量取样率相关度
三维集成成像系统中物体三维信息的重建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依据三维集成成像特性,以立体视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对匹配的单元图像立体匹配算法,建立了单元图像像素到重建三维物体点的精确映射关系,实现了三维集成图像的重建.最后,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观测效果的评价尺度,定量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三维图像重建结果的影响。
杨钉钉王晓蕊杨琛向健勇张方芳
关键词:三维图像处理微透镜阵列
基于模糊逻辑的红外相机模拟器定量化仿真度评价框架(英文)
2012年
针对红外相机模拟器仿真度量化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集思想的全新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是一种客观的、多尺度的评价体系,涉及到模糊逻辑、曲线相似度评价、图像质量评估以及信息论等多个交叉领域.和现有的单一尺度的评价方法相比,这种多尺度的仿真度评价分析系统综合考虑了成像系统的主要性能特性参量和系统输出图像的质量,具有更好的任务适应性,可以方便地量化和比较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相机模拟器的仿真度结果.
张福娣张建奇刘红梅徐茵
关键词:成像系统
一种基于航天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和船速估计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航天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和船速估算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海陆背景图像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像素点梯度提取和边缘检测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图三次滤波的目标提取算法,实现了海面区域和舰船目标的分割与提取。然后利用傅里叶拟合模型,提出了开尔文尾迹横波周期估算的方法,进而实现了舰船尾迹的快速提取和舰船速度估计。最后,定量分析了该计算方法的误差范围,讨论了误差来源。
曾蕾王晓蕊郭冰涛余华欣
强光辐射源干扰红外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干扰战场红外成像质量的强光辐射源(战场火光),笔者基于红外成像信号转换机理,充分考虑信号响应特性、动态范围、自动增益和灰度量化,建立了强光辐射源作用的红外成像系统响应特性定量化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开发的红外场景仿真平台,模拟了典型强光光源干扰下的红外系统输出图像,定量分析强光光源亮度变化与红外图像对比度及侦察性能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将为战场环境中红外成像系统抗干扰能力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郭冰涛王晓蕊荆卫国王小兵黄晓敏
关键词:自动增益动态范围
基于运动方向估计的管道滤波算法被引量:14
2013年
管道滤波算法提出了从时域角度解决弱小目标检测问题的思路,对于红外强起伏天空背景中弱点目标的检测问题,管道内强噪音的干扰以及低信噪比的条件会导致检测概率降低的情况出现.本文提出了一种运动方向估计的管道滤波算法,分析了红外弱点目标的运动特性,依据弱点目标在相邻帧间位置具有连贯性的特征,建立了弱点目标的运动方向估计模型.在模型中利用弱点目标逐帧检测的先验位置信息,估计弱点目标的运动方向和轨迹,根据估计结果去除管道内噪音对弱点目标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管道内噪音的影响,提高弱点目标的检测概率,增强弱点目标抗管道内噪音干扰的能力.
董维科张建奇刘德连王晓蕊
关键词:红外图像序列
旋转角度装配误差对成像质量影响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定量分析了集成成像系统中显示面板与重构微透镜阵列之间的旋转角度装配误差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首先,根据集成成像的原理,利用几何光学和光线追迹理论,考虑光轴平移和像素信息错位,建立了旋转角度装配误差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对旋转角度装配误差导致的集成成像系统质量降质进行仿真;最后,引入峰值信噪比,定量分析了旋转角度装配误差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不同微透镜尺寸、显示面板与微透镜阵列的距离等参数下满足观察者观测容忍度对应的旋转角度误差极限.
陈玉娇王晓蕊于硕
关键词:显示模块成像质量
激光干扰下红外成像系统性能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激光干扰是抑制红外成像系统现场性能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对激光干扰下红外成像系统性能预测,文中以激光干扰红外成像探测器的作用机理为基础,通过对红外成像系统吸收的激光能量与对比度增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干扰激光的能量与对比度增强之间的关系,进而修正红外成像系统的对比度阈值函数;并结合NVTherm IP性能模型实现激光干扰对系统性能的预测,给出了仿真结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预测评估和理论模型的继续完善提供依据。
张方芳阮江洋王晓蕊
关键词:红外成像系统激光干扰
不同位置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系统成像特征建模及分析
2014年
以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成像机理为基础,借助端到端成像建模思想,综合考虑强光源作用目标表面辐射特性及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特性,建立了不同位置强光作用后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场景仿真平台实时计算强光源作用后地物成像灰度,实现了不同位置微光系统成像数字仿真.结合外场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中目标和背景灰度及目标成像对比度,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外场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可靠性较高.最后探讨了强光作用后不同干扰因素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时,其对目标表面辐射特性的作用是影响系统输出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时,其对系统增益的作用则成为主要因素.
郭冰涛王晓蕊荆卫国王小兵陈玉娇
关键词:微光电视成像系统仿真对比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