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太原市科技明星专项基金(070204004)

作品数:3 被引量:76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立新张骞骞郭晓红张海燕孙瑞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太原市科技明星专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肝细胞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蛋白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鼠肝
  • 1篇死因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细胞分析
  • 1篇纤维化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纤维化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立新
  • 2篇张骞骞
  • 2篇郭晓红
  • 1篇孙瑞芳
  • 1篇张东梅
  • 1篇张海燕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8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丹参酮ⅡA作用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护肝作用的新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将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4周模型组、4周预防组、6周模型组、3周治疗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维粘连蛋白(FN)、TGF-β1、Smad3和IGFBP7的表达;用TUNEL方法检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FN、Smad3和IGFBP7的含量。结果分别与4周和6周模型组比较,4周预防组和3周治疗组血清ALT、LDH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损伤显著改善,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FN、TGF-β1、Smad3和IGFBP7的表达亦明显减少;肝组织FN、IGFBP7和Smad3含量减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改善肝功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TGF-β1/Smad3信号通路,降低肝组织IGFBP7的表达有关。
孙瑞芳刘立新张海燕张骞骞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
丹参酮ⅡA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探索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肝细胞株HL-7702的安全使用剂量并观察丹参酮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氢(H2O2)所致体外培养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丹参酮ⅡA对活化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株HL-7702,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通过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建立TNF-α和H2O2所致肝细胞损伤模型,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ALT和LDH含量,同时用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通过MTT比色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存活率。结果①丹参酮ⅡA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肝细胞无细胞毒性,超过该剂量时,其细胞毒性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和肝细胞合成分泌的ALT、LDH水平增高。②丹参酮ⅡA可改善TNF-α所致肝细胞存活率下降及ALT、LDH水平的增高。③丹参酮ⅡA可改善H2O2所致肝细胞存活率的下降。④丹参酮ⅡA可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结论①丹参酮ⅡA对于体外培养肝细胞株(HL-7702)的安全剂量范围为1~2μg/ml。②丹参酮ⅡA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能改善TNF-α和H2O2所致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株的损伤。③丹参酮ⅡA在25~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可以有效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郭晓红刘立新张东梅张骞骞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类过氧化氢肝细胞丹参酮
AnnexinⅤ/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通过AnnexinⅤ/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株HL-7702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TGF-β1组(加入TGFβ-1至终浓度为20 ng/ml,作用72 h后收集细胞进行检测)和正常对照组(加入等量PBS),采用AnnexinⅤ/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AnnexinⅤ/PI流式细胞分析显示,TGFβ-1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显著增加[(10.55±4.71)%vs(5.98±2.97)%,P<0.01;(19.94±3.68)%vs(13.27±4.62)%,P<0.05]。TUNEL法检测显示,细胞核中有棕黄色着染者为阳性细胞,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即表现为变小、变圆、核固缩;而正常细胞的胞核不着染。经I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处理,显示TGF-β1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30.25±6.43)%vs(4.75±0.96)%,P<0.01]。结论AnnexinⅤ/PI流式细胞分析法特异性高,TUNEL法灵敏度高,两种方法相结合检测细胞凋亡更准确。
郭晓红刘立新
关键词:肝细胞凋亡TUNE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