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246036)
-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海杰谭玉珍张美华刘锐何韬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意义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自噬是细胞受到刺激后吞噬自身的细胞质或细胞器,最终将吞噬物在溶酶体内降解的过程。按吞噬物进入溶酶体的途径,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在巨自噬,自噬前体包裹细胞质或细胞器后形成自噬体,继而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在微自噬,溶酶体膜凹陷,直接吞噬细胞质、细胞器或细胞核,形成自噬体,然后被溶酶体酶降解。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是通过溶酶体膜的受体将细胞质内的蛋白质转运入溶酶体。自噬从酵母至哺乳动物细胞均很保守,对于耐受饥饿和缺血,清除衰老细胞器,清除细菌和异物,维持细胞活性和延长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自噬活动受自噬基因的调控,自噬基因缺失或功能障碍时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深入认识自噬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噬体等结构及其功能有助于探讨自噬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作用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功能意义。
- 王海杰谭玉珍
- 关键词:自噬溶酶体
- 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归巢和分化被引量:7
- 2004年
-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 ,在某些生理、病理状态下可随血流至相应组织 ,分化为内皮细胞 ,并进一步形成血管。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发育的血管发生 ,而且在成人机体的血管新生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动员、归巢及分化机制将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创伤修复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 张美华王海杰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 CD44介导的透明质酸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CD44。在噬动轨迹实验中,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吞噬后在其周围形成的无颗粒区面积,扫描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在吞噬荧光微珠实验中,计数吞噬的微珠,观察细胞内F-肌动蛋白的分布。在吞噬HA包被微珠实验中,计数吞噬的微珠,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分析吞噬HA包被微珠时细胞内Ca2+水平。用CD44阻断抗体处理后,观察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巨噬细胞表达CD44。吞噬细胞较圆,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较短。在吞噬颗粒和微珠时,细胞膜出现杯状凹陷。在HA组,吞噬氯化金颗粒和荧光微珠的数目增多,吞噬荧光微珠处的F-肌动蛋白丰富。在包被HA微珠组,吞噬微珠的数目增多,吞噬处的Ca2+水平显著升高。阻断CD44后,细胞吞噬氯化金颗粒、荧光微珠和HA包被微珠减少。结论HA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CD44介导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 王宇鲲王海杰谭玉珍
- 关键词:透明质酸CD44细胞吞噬巨噬细胞扫描电镜
- 溶酶体途径在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功能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溶酶体具有高度保守的异质性,是细胞自噬的关键细胞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最终在溶酶体降解,故溶酶体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生理作用。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细胞可清除某些病原体并参与抗原呈递。细胞自噬与异噬经溶酶体密切联系。自噬过程中溶酶体功能障碍与某些疾病和衰老等相关。对细胞自噬的溶酶体途径及其功能意义作了概述。
- 王海杰谭玉珍
- 关键词:溶酶体自噬
- 尘粒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吞噬尘粒后的自噬变化,探讨尘粒引起巨噬细胞自噬的机理。方法:利用从肺部手术病人切除的支气管肺淋巴结,做石蜡切片和Wilder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从大鼠腹膜腔取巨噬细胞,用碳粒处理,观察碳粒对巨噬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将淋巴结和吞噬碳粒后的细胞做超薄切片,观察巨噬细胞内的吞噬体、自噬体和溶酶体的结构和分布。利用透射电镜和TUNEL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尘细胞和吞噬碳粒细胞中的凋亡细胞。结果:在成人淋巴结,巨噬细胞内的尘粒明显沉积,胶原纤维增生,微血管密度增加。在尘细胞和吞噬碳粒细胞内,除含有吞噬体外还含有较多的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在自噬体内常含有线粒体、尘粒或碳粒。在尘细胞和吞噬碳粒后的细胞中都可见到TUNEL染色阳性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的核固缩或凋亡小体。结论:尘粒沉积可引起巨噬细胞的自噬功能增强,并可出现凋亡。自噬对于巨噬细胞清除尘粒和损伤的线粒体具有重要作用。
- 王海杰谭玉珍何韬俞彰
- 关键词:自吞噬作用细胞凋亡尘粒巨噬细胞淋巴结
- 细胞因子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趋化和动员作用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EPCs)的趋化和动员作用。方法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VEGFR-3+LEPCs,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特征性标志物CD34和CD133的表达。通过跨膜迁移实验观察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的趋化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迁移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大鼠皮下分别注射VEGF-C、SDF-1、MCP-1和G-CSF,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EPCs数目,同时用全自动血样分析仪计数白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EGF-C、SDF-1、MCP-1和G-CSF组跨膜迁移细胞的百分率增大,用VEGFR-3和CXCR-4阻断抗体处理后VEGF-C和SDF-1的趋化迁移作用明显降低。注射VEGF-C、SDF-1、MCP-1和G-CSF后,大鼠外周血中LEPCs的数量明显增多。未见白细胞显著增多。结论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有趋化迁移和动员作用,VEGF-C/VEGFR-3和SDF-1/CXCR-4信号途径在LEPCs趋化迁移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 刘锐谭玉珍王海杰张美华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流式细胞术
- 细胞自噬研究技术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在生理状态下,细胞通过自噬清除衰老细胞器和异常长寿蛋白质,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衡定,参与胚胎发育、免疫调节和延长寿命。病理状态下细胞自噬水平显著升高,以耐受饥饿、缺血和凋亡。自噬功能障碍与某些慢性感染疾病、神经变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症和肿瘤等密切相关。掌握和合理应用自噬研究技术对于提高细胞自噬研究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对哺乳类细胞自噬研究技术进展及其应用作了概述。
- 王海杰谭玉珍
- 关键词:自噬
- 人脐带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及其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脐带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经VEGF-C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并探讨其分化的机制。方法取脐带血,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形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34+/CD133+/VEGFR-3+细胞,然后用VEGF-C诱导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细胞内结构的变化,并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脐带血中的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表达CD34、CD133和VEGFR-3。CD34+/CD133+/VEGFR-3+细胞经VEGF-C诱导后7 d,呈长梭形,细胞伸出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出现较多短的微绒毛,表面可见细胞小凹,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诱导后14 d,细胞已具有内皮细胞的特征,表达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和5-核苷酸酶,CD133表达消失,细胞质中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带血中存在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这些细胞在VEGF-C诱导作用下可能通过VEGF-C/VEGFR-3信号途径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
- 张美华王海杰谭玉珍刘锐
- 关键词:VEGFR-3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脐带血
- VEGFR-3基因转染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后可溶性VEGFR-3蛋白的分泌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携带BABL/c小鼠VEGFR-3(1-3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EPCs)后,对可溶性VEGFR-3蛋白分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从BABL/c小鼠胎盘组织中扩增VEGFR-3(1-3Ig)的编码基因,并通过重组PCR技术在基因的N端加上人CD33的信号肽。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pDC316-IRES-EGF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验证后,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细胞以产生重组腺病毒。将构建好的携带有小鼠VEGFR-3(1-3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淋巴管内皮祖细胞,通过ELISA检测转染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VEGFR-3蛋白的分泌及其对VEGF-C的中和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带有信号肽的BABL/c小鼠VEGFR-3(1-3Ig)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质粒,并获得高滴度的携带有小鼠VEGFR-3(1-3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转染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后,可使转染细胞分泌可溶性VEGFR-3蛋白,该蛋白具有中和VEGF-C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携带BABL/c小鼠VEGFR-3(1-3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用该病毒转染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可使其分泌可溶性VEGFR-3,该蛋白在体外具有中和VEGF-C的作用,这为临床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奠定了基础。
- 敖红谭玉珍王海杰国海东
- 关键词:BABL/C小鼠VEGFR-3腺病毒载体转染
- 犬外周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选及其向内皮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犬外周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犬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从单个核细胞分选VEGFR-3^+细胞。通过VEGF-C诱导使VEGFR-3^+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并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VEGFR-3^+细胞同时表达CD34和CD133。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VEGFR-3^+细胞的含量约为0.13%,VEGFR-3^+/CD133^+细胞的含量约为0.08%。CD34^+/CD^33^+/VEGFR-3^+细胞的体积较大,直径约为15μm。经VEGF-C诱导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为梭形,伸出板状伪足和许多丝状伪足。诱导后1周,细胞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诱导后2周,细胞表面出现小凹,细胞内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CD133标志消失。结论在VEGF-C诱导作用下,外周血中的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能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VEGF-C/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刘锐谭玉珍王海杰张美华
-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