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6024D0603)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家彪尚继宏吴自银吴振利李守军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马尼拉俯冲带中段增生楔精细构造特征及微型圈闭盆地发育模式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对马尼拉俯冲带中段高精度地形数据编辑后绘制成图,联合之前所获取的地震剖面数据,对俯冲带增生楔的精细构造地貌特征及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增生楔下构造区发现了大量狭长的微型圈闭盆地,经过对其平面断裂特点与深部应力状态的分析,发现增生楔从俯冲前缘到脊顶区其构造特点的转变对应着微型圈闭盆地4个完整的发育阶段,即初期的加积断裂阶段、中期的圈闭成盆阶段、后期的挤压消亡阶段乃至最终的隆升推覆阶段,揭示出一种新型的俯冲带增生楔发育模式,并推断其本质是深部板片俯冲活动所产生的压应力在海底面的表现.
- 尚继宏李家彪吴自银
- 关键词:俯冲带增生楔
- 深海海底滑坡系统浅谈——以北吕宋海槽为例
- 海底滑坡通常属海洋沉积中较为常见的重力流沉积类型,在大陆边缘和深水海底峡谷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海底滑坡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其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
- 李细兵李家彪尚继宏吴振利
- 北吕宋海槽深海滑坡沉积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地形资料的精细解释,在北吕宋海槽中部发现了一个规模约500 km2,平均厚20多米的海底滑坡沉积。通过对该滑坡体的物源及其沉积环境分析,将整个滑坡体沉积分为末端区和前缘区两个部分。从滑坡体与周围地层的叠置关系及火山弧喷发的历史来看,初步认为该海底滑坡是地震造成的。该滑坡体的发现对深化深水滑坡体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 李细兵李家彪吴自银李守军吴振利
- 关键词:海底滑坡重力流浅地层剖面深水区
- 南海东北部陆缘区新近纪早期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1
- 2009年
- 通过深入分析"九七三"项目所获取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区域钻井资料,探讨了新生代以来南海东北部陆缘所历经的新生代早期张裂、中新世晚期阶段性挤压及上新世以来的稳定热沉降等复杂构造运动;张裂背景下的南海东北部陆缘在中新统中部、下部出现的背斜、逆断层等典型压性反转构造,凸现了南海东北部陆缘在晚中新世发生的阶段性挤压构造运动;分析表明,此构造活动是东沙运动在台西南海域的表现,其动力来源同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西向运动有关。
- 尚继宏李家彪
- 关键词:背斜褶皱不整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