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B200517)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旭明何建芳赵东晖李玉凤更多>>
相关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病理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病理分析
  • 2篇病理学
  • 1篇乳腺恶性肿瘤
  • 1篇特征词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恶性
  • 1篇恶性肿瘤
  • 1篇儿童

机构

  • 3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3篇何建芳
  • 3篇刘旭明
  • 2篇赵东晖
  • 1篇李玉凤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东东莞乳腺恶性肿瘤52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了解乳腺恶性肿瘤在广东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近5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23例乳腺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2001年至2005年10月乳腺恶性肿瘤构成比由12.05上升至26.20,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组为40~50岁(28.3%),其次为30~40岁组(23.9%);好发部位均以左侧多见,多为单侧,偶尔可为双侧;肿瘤大小以2~5 cm多见(56.6%);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为多见(78.97%);82.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c-erbB-2、bcl-2、p53、nm23、Cath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6%、58.35%、64.14%、67.86%、63.67%、95.48%、61.90%.结论 本组结果与国内文献对比有较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为良恶性之比和年轻女性乳腺癌构成比较高,患者手术时多为较晚期.
何建芳赵东晖刘旭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448例儿童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儿童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对近5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48例儿童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8例中良性肿瘤416例(92.86%),恶性肿瘤32例(7.14%),良、恶性之比13:1,男女之比为1.13:1。良性肿瘤中以脉管性肿瘤(33.48%)、毛母质瘤(11.16%)、骨软骨肿瘤(10.71%)多见;恶性肿瘤中以软组织肉瘤(2.01%)、恶性外周神经肿瘤(1.34%)、淋巴瘤(1.12%)多见。结论儿童肿瘤的发病在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李玉凤何建芳刘旭明
东莞地区6242例乳腺肿瘤病理统计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了解乳腺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对近5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242例乳腺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42例中良性肿瘤5719例(91.62%),恶性肿瘤523例(8.38%),良、恶性之比10.9:1,男女之比为1:50.2,其好发部位均以左侧多见,良性常可双侧同时发生,恶性者多为单侧。女性良性肿瘤中以腺病(38.96%)、纤维腺瘤(32.54%)多见,好发年龄为20~30岁(33.29%);恶性肿瘤中以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为多见,占78.97%,好发年龄为40~50岁(28.30%),其次为30-40岁(23.90%)。结论掌握发病特点和规律,为东莞地区乳腺肿瘤的诊断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何建芳赵东晖刘旭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统计分析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