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B200517)
作品数:
3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刘旭明
何建芳
赵东晖
李玉凤
更多>>
相关机构: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肿瘤
3篇
病理
2篇
乳腺
2篇
乳腺肿
2篇
乳腺肿瘤
2篇
腺肿瘤
2篇
临床病理
2篇
临床病理分析
2篇
病理分析
2篇
病理学
1篇
乳腺恶性肿瘤
1篇
特征词
1篇
统计分析
1篇
流行病
1篇
流行病学
1篇
免疫
1篇
免疫组化
1篇
恶性
1篇
恶性肿瘤
1篇
儿童
机构
3篇
东莞市人民医...
2篇
中山大学
1篇
东莞东华医院
1篇
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3篇
何建芳
3篇
刘旭明
2篇
赵东晖
1篇
李玉凤
传媒
1篇
诊断病理学杂...
1篇
肿瘤防治研究
1篇
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1篇
2007
2篇
200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广东东莞乳腺恶性肿瘤5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了解乳腺恶性肿瘤在广东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近5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23例乳腺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2001年至2005年10月乳腺恶性肿瘤构成比由12.05上升至26.20,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组为40~50岁(28.3%),其次为30~40岁组(23.9%);好发部位均以左侧多见,多为单侧,偶尔可为双侧;肿瘤大小以2~5 cm多见(56.6%);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为多见(78.97%);82.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c-erbB-2、bcl-2、p53、nm23、Cath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6%、58.35%、64.14%、67.86%、63.67%、95.48%、61.90%.结论 本组结果与国内文献对比有较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为良恶性之比和年轻女性乳腺癌构成比较高,患者手术时多为较晚期.
何建芳
赵东晖
刘旭明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448例儿童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儿童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对近5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48例儿童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8例中良性肿瘤416例(92.86%),恶性肿瘤32例(7.14%),良、恶性之比13:1,男女之比为1.13:1。良性肿瘤中以脉管性肿瘤(33.48%)、毛母质瘤(11.16%)、骨软骨肿瘤(10.71%)多见;恶性肿瘤中以软组织肉瘤(2.01%)、恶性外周神经肿瘤(1.34%)、淋巴瘤(1.12%)多见。结论儿童肿瘤的发病在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李玉凤
何建芳
刘旭明
东莞地区6242例乳腺肿瘤病理统计分析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了解乳腺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对近5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242例乳腺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42例中良性肿瘤5719例(91.62%),恶性肿瘤523例(8.38%),良、恶性之比10.9:1,男女之比为1:50.2,其好发部位均以左侧多见,良性常可双侧同时发生,恶性者多为单侧。女性良性肿瘤中以腺病(38.96%)、纤维腺瘤(32.54%)多见,好发年龄为20~30岁(33.29%);恶性肿瘤中以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为多见,占78.97%,好发年龄为40~50岁(28.30%),其次为30-40岁(23.90%)。结论掌握发病特点和规律,为东莞地区乳腺肿瘤的诊断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何建芳
赵东晖
刘旭明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统计分析
病理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