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08DF02)

作品数:15 被引量:227H指数:7
相关作者:郝文芳王龙飞赵洁杜润峰蔡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达乌里胡枝子
  • 4篇增强UV-B...
  • 4篇胁迫
  • 3篇土壤
  • 3篇丘陵区
  • 3篇黄土丘陵
  • 3篇黄土丘陵区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2篇植物
  • 2篇陕北黄土丘陵...
  • 2篇渗透调节物
  • 2篇渗透调节物质
  • 2篇群落
  • 2篇膜脂
  • 2篇膜脂过氧化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防御系...
  • 1篇低温胁迫

机构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2篇郝文芳
  • 5篇王龙飞
  • 3篇杜润峰
  • 2篇马丽
  • 2篇赵洁
  • 2篇梁宗锁
  • 2篇梁超
  • 2篇杜峰
  • 1篇陈小燕
  • 1篇党亚爱
  • 1篇李世清
  • 1篇毕俊国
  • 1篇邵明安
  • 1篇王国栋
  • 1篇陈存根
  • 1篇杨途熙
  • 1篇王钰莹
  • 1篇蔡彩虹
  • 1篇袁丁
  • 1篇朱建国

传媒

  • 4篇草地学报
  • 2篇北方园艺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被引量:23
2009年
以延安市为研究区域,调查了延安市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年来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并对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工程所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净化空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仝小林马丽毕俊国郝文芳梁超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
黄土丘陵区天然群落的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1
2012年
选择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个典型群落,进行群落调查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探索天然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组成、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这4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区天然群落组成较为简单;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在各立地均有分布,且重要值相对较大,为各个群落的优势种或者亚优势种;植物的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半灌木,再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少;相同坡向不同坡位的群落较为相似;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与各立地的水分条件关系密切。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坡向对多样性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实现的。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
郝文芳杜峰陈小燕梁宗锁
关键词:陕北黄土丘陵区天然群落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30个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系列方法,分析了撂荒地土壤含水量的月动态、年际变化以及土壤容重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撂荒演替使得土壤容重变小;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撂荒地立地间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撂荒地土壤含水量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9月>10月>5月>6月;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为2005年土壤含水量高于2006年和2007年。3个年份的共同趋势为:撂荒演替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郝文芳杜峰陈存根梁宗锁
关键词: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时空变异特征
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干旱及增强UV-B辐射的动态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中度干旱以及干旱与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对其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和抗氧化剂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其中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使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单因子干旱胁迫下的(P<0.01),POD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APX和CAT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且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前6d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复合胁迫前期,MDA和O2-含量均比单因子干旱胁迫的低,后期则不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中度干旱以及复合胁迫均能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抗氧化能力,且与干旱胁迫相比,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其抗氧化能力较高,而高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则较低。
赵洁杜润峰王龙飞王钰莹郝文芳
关键词:干旱胁迫增强UV-B辐射复合胁迫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防御系统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在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不同的地理区域其相关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就其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着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对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乔、灌、草植被群落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坡向、海拔是影响该区域土壤水分含量的主控因子;而植被群落也会影响到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但不能确定其为主控因子,并且可以说明林龄不是影响该区水分含量的因素。
梁超郝文芳袁丁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土壤水分
增强UV-B辐射对达乌里胡枝子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大部分情况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所引起的效应也略有不同,3.002kJ.m-2.d-1强度处理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除外)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紫外辐射前期显著(P<0.05)高于1.944kJ.m-2.d-1强度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UV-B辐射下大幅度下降,最终极显著(P<0.01)低于CK,且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只有在1.944kJ.m-2.d-1处理第6天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余情况下均未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增强UV-B辐射主要促进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尤其是抑制可溶性蛋白。
朱建国郝文芳赵洁王龙飞
关键词:达乌里胡枝子增强UV-B辐射渗透调节物质
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增强UV-B辐射的动态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究增强UV-B辐射对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rica)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UV-B辐射强度(CK=0,T1=1.944kJ.m-2.d-1,T2=3.002kJ.m-2.d-1)下的抗氧化保护系统相关指标的动态响应,UV-B辐射处理持续15d,每3d取样一次至结束后第3d再取样一次。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增强UV-B辐射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且SOD,POD和CAT的活性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APX活性在开始处理9d内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强UV-B辐射使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且二者的含量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强UV-B辐射使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升高,O2.-含量和MDA含量均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UV-B处理结束后,除SOD活性、POD活性、AsA含量呈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都呈上升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增强UV-B辐射降低了达乌里胡枝子的抗氧化能力,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
郝文芳杜润峰王龙飞
关键词:达乌里胡枝子增强UV-B辐射膜脂过氧化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种子萌发及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5℃低温胁迫种子萌发及幼苗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西农889、西农979、小堰6号和小堰22种子为材料,用浓度为0(CK),0.005,0.05,0.1,0.5,5mmol/L的SA浸种,经5℃低温胁迫处理24h后于室温下培养,4d后测定发芽势,8d后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SA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幼苗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西农889、西农979、小堰6号和小堰22等6种植物种子在-5℃低温胁迫后,萌发所需的最适SA处理浓度分别为0.05~O.1,0.1~0.5,0.01~0.5,0.005~0.5,0.005~0.05和0.1mmol/L。【结论】低浓度的SA能够抑制细胞膜脂过氧化,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缓植物种子的低温伤害,促进低温胁迫后的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SA对低温胁迫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SA处理浓度不同。
马丽郝文芳刘德芳王龙飞邱松
关键词:水杨酸低温胁迫种子萌发生理特征小麦牧草
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动态响应被引量:45
2012年
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达乌里胡枝子进行不同梯度干旱胁迫(适宜水分,CK;中度干旱,DR1;重度干旱,DR2)和复水处理,研究其在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胁迫使SOD、POD、CAT、APX活性高于对照,且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为DR1DR2,而POD活性在胁迫开始后前6d内为DR1>DR2,之后则为DR2>DR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AsA含量变化不明显,Car含量则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ar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O2.-含量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相对透性改变,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MDA含量在胁迫开始后前6d为DR2>DR1,之后各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2.-含量为DR1>DR2。2)复水后,APX、CAT、Car、O2.-均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则呈下降趋势。3)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该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达乌里胡枝子抗旱能力较高,且中度胁迫下该种的抗氧化能力高于重度胁迫,中度胁迫可能更适合于该植物的生长发育。
杜润峰郝文芳王龙飞
关键词:达乌里胡枝子干旱胁迫复水膜脂过氧化
达乌里胡枝子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及增强UV-B辐射的动态响应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s davurica)在不同水分梯度(适宜水分、轻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及不同水分梯度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其叶片中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类黄酮含量在轻度和重度十旱胁迫下分别较适宜水分下升高39.2%和44.4%,总酚含量在重度胁迫下极显著升高(P<0.01),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轻度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复合处理下类黄酮、总酚含量及PAL活性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胁迫前期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中期极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在重度干旱胁迫后期大量积累。UV-B辐射对不同水分梯度下三者含量影响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适宜水分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升高,在干旱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降低;可溶性蛋白合成在适宜水分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初期受到一定的抑制,在干旱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被诱导;可溶性糖在复合处理下含量下降,但随着水分减少其下降幅度有所减弱。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能力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加,增强UV-B辐射下轻度干旱胁迫使其抗氧化能力增强,而重度干旱胁迫使其抗氧化能力降低。
蔡彩虹田丰杜润峰杨途熙郝文芳
关键词:达乌里胡枝子增强UV-B辐射干旱胁迫渗透调节物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