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ZS007)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小波文绍琼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旅游
  • 2篇城市
  • 1篇意象
  • 1篇三峡文物
  • 1篇生命周期
  • 1篇资源枯竭
  • 1篇资源枯竭型
  • 1篇资源枯竭型城...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复兴
  • 1篇文物
  • 1篇旅游产品
  • 1篇解构
  • 1篇景观
  • 1篇考古
  • 1篇考古成果
  • 1篇风水
  • 1篇IMAGE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城市景观

机构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李小波
  • 1篇文绍琼

传媒

  • 1篇旅游科学
  • 1篇规划师
  • 1篇旅游学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阆中风水意象解构及其规划意义被引量:15
2005年
李小波文绍琼
关键词:城市意象城市规划解构风水IMAGE城市景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文化复兴——以盐都自贡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城市是一个生命活体,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早在1971年,霍尔(Hall)提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城市从“年轻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和衰落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衰落阶段,资源枯竭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笔者对枯竭型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盐业,从最初的三峡盐业考古发现到西南地区的盐业城镇研究,发现因盐而生的盐业城镇在一二十年的衰退里,失去了千年积淀的辉煌,甚至变成一座空城。但是,城镇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独特景观令人震撼。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从文化复兴、景观复建和旅游复活3个方面,通过旅游重构城市生命体,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有效途径。
李小波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复兴旅游生命周期
三峡文物考古成果的旅游转化途径与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被引量:30
2006年
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多达1200余处,三峡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文物工程。目前,135米蓄水区的文物考古成果已经全面验收。众多的考古成果不仅为认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三峡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考古学新证据揭示三峡文化的深层结构,提出了考古成果向旅游产品的转化途径,对新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进行了探讨。
李小波
关键词:文物旅游产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