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1257)
- 作品数:6 被引量:96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桂珠曾丽璇余日清卢杰吴宏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3种处理浓度中,除100!g·L-1处理组外,200、400!g·L-1的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产生抑制。结果显示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可以作为河蚬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指示指标。
- 曾丽璇陈桂珠吴宏海
- 关键词:铜河蚬耗氧率排氨率
- 水体中低浓度镉污染对河蚬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研究了较低浓度污染时,水体中镉单独作用以及镉、锌、铜联合作用的情况下,河蚬对镉的富集效应。试验表明,在单独存在1μg/L及10μg/L的镉污染的情况下,河蚬体内对镉的富集与环境中镉的浓度、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虽然在10μg/L的镉、锌、铜联合作用时,河蚬对镉的吸收发生明显的抑制,但在1μg/L浓度的联合作用时,积累效应与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 曾丽璇陈桂珠余日清卢杰
- 关键词:河蚬镉污染水体低浓度
- 水体腐殖酸影响下河蚬对低浓度镉的蓄积和释放被引量:7
- 2006年
- 研究了水体中低浓度镉(1μg?L-1)单独存在以及低浓度镉(1μg?L-1)和腐殖酸(1mg?L-1、10mg?L-1)共存情况下河蚬对低浓度镉的蓄积和释放,以了解实验室条件下水体腐殖酸对河蚬蓄积和释放的影响。在实验室中曝露15d内分别于1d、2d、3d、10d、15d取样,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两种处理方式均存在镉在河蚬体内存在蓄积的现象,该蓄积效应与其蓄积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在腐殖酸影响下,河蚬对低浓度镉的蓄积减少。释放10d和20d的实验结果发现低浓度镉进入河蚬体内后难以释放。腐殖酸对镉从河蚬体内的释放效应影响极小。
- 曾丽璇陈桂珠吴宏海张秋云余日清
- 关键词:河蚬腐殖酸镉蓄积
- 水环境中Cd和Cu污染对监测生物河蚬积累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和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10、20、30、40、50μg·L-1的Cd与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Cd与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同样浓度的Cd与Cu共同存在的环境中,河蚬体内的Cd与Cu的含量仍与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对污染物质积累的增加。初步建议:河蚬可作为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
- 曾丽璇陈桂珠余日清卢杰
- 关键词:河蚬CDCU生物监测
- 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9
- 2003年
- 综述了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利用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曾丽璇陈桂珠余日清李耀初卢杰
- 关键词: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环境管理毒性效应
- 广州3个水厂水质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
-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广州市3个自来水厂的水质进行了检测,以期为提高供水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A水厂的末梢水质好于水源水。在第1次检测中A水厂的水质相对较好,其末梢水的水质污染指数为1.20,基本未受污染,但...
- 缪绅裕陶文琴陈健辉王厚麟余日清陈桂珠
- 关键词:水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污染水厂
- 文献传递
- 镉、铜污染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采用静态染毒法,设置50、100、150μg/L3个浓度组,研究镉、铜以及镉+铜的联合作用24h、48h对河蚬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以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重金属镉、铜污染生物标记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AT活性的变化灵敏,且与污染物质浓度存在剂量一效应的相关关系,50~150μg/L的单独Cd、Cu作用24h、48h使河蚬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产生了从上升到显著下降的效应,而Cd+Cu的联合处理则是在50~100μg/L浓度间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下降,且150μg/L浓度组对CAT活性产生了极显著的抑制.结果表明,CAT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监测金属镉、铜污染的有效生物标记.
- 曾丽璇吴宏海陈桂珠
- 关键词:河蚬镉铜过氧化氢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