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406)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7
相关作者:黄敏仁徐立安王源秀陈英李火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簸箕
  • 3篇基因
  • 2篇转基因
  • 2篇柳树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样性
  • 1篇烟草
  • 1篇遗传连锁图
  • 1篇遗传连锁图谱
  • 1篇遗传学
  • 1篇杂交
  • 1篇杂交亲本
  • 1篇植物修复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生活力
  • 1篇实时定量RT...
  • 1篇特性分析

机构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作者

  • 7篇黄敏仁
  • 5篇徐立安
  • 4篇王源秀
  • 4篇陈英
  • 2篇王明庥
  • 2篇杨春霞
  • 2篇程强
  • 2篇李火根
  • 2篇诸葛强
  • 1篇刘恩英
  • 1篇曹友志
  • 1篇关亚丽
  • 1篇邓玉营
  • 1篇江聪
  • 1篇何秋伶
  • 1篇张博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林木生长周期长,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所需时间长、见效慢,同时还存在基因源缺乏和杂交不亲和等制约因素。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为林木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依靠现代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对营造优质人工林,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如体胚转基因系统和超声波辅助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及很多有用目的基因的克隆促使林木基因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应用于林木基因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林木木质素改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促进开花、林木生长性状改良和植物修复(林木抗环境污染)等基因工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陈英何秋伶诸葛强黄敏仁王明庥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促进开花植物修复
拟南芥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克隆及活性检测被引量:15
2008年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特异PCR扩增,克隆逆境诱导表达启动子rd29A。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与NCBI上已报道rd29A的启动子有99·64%的同源性,其序列含有干旱诱导表达元件DRE和ABA作用元件ABRE等顺式作用元件。用rd29A启动子替换pBI121载体上的35S启动子构建新的载体pBrd-GUS,并以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转基因烟草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干旱及高盐等胁迫诱导下,rd29A启动子可增强GUS基因表达,因此,rd29A启动子可应用于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
杨春霞陈英黄敏仁李火根
关键词:逆境RD29A启动子转基因烟草
黄花柳基因组微卫星分离及多态性位点检测被引量:3
2008年
以生物素标记的(CT)15和(GT)15为探针进行杂交,借助磁珠筛选出含微卫星的Sau3AI酶切片段,构建了黄花柳微卫星富集文库,获得960个阳性克隆。随机挑选36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发现含有微卫星的克隆比例达45%,最后获得的44条非同源性克隆中共含有53个微卫星位点,其中(TC/AG)n,(GA/CT)n,(CA/GT)n比例最高,占74%。随机选取其中的18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引物,用5个种个体混合DNA组成模板池,检测引物种间的多态性信息,初步筛选出5对引物在柳属种间有很好的通用性。说明微卫星富集法开发SSR标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邓玉营徐立安张博诸葛强黄敏仁王明庥
关键词:微卫星多态性
柳树遗传学研究现状与前景被引量:30
2008年
柳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重要的阔叶树种,其遗传学研究也较早受到重视。该文从柳树性状遗传变异、群体遗传、遗传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几个角度介绍了柳树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木本植物的特点和柳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认为柳树是理想的林木遗传学研究材料,可作为模式树种,应受到特别关注。
王源秀徐立安黄敏仁
关键词:柳树林木遗传学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遗传连锁图谱
南林895杨抗旱耐盐基因DREB1C的转化被引量:30
2009年
以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与逆境胁迫相关的DREB1C基因。经潮霉素筛选,共获得80株抗性植株,经PCR及RT-PCR检测有30株抗性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DREB1C基因已整合到南林895杨基因组中。抗性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耐盐性均有所提高。
杨春霞李火根程强陈英
关键词:南林895杨抗旱耐盐性
柳树花粉生活力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花粉生活力是植物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用MS0培养基测定5种柳树及杂种后代的花粉生活力,结果发现柳树种间、杂种间及亲本与杂种之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用花粉生活力较高的绵毛柳P716做花粉贮藏实验,结果表明花粉生活力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低温干燥对花粉贮藏是有利的。
王源秀江聪徐立安
关键词:柳树花粉萌发率
基于SSR和SRAP标记的簸箕柳×绵毛柳遗传框架图被引量:7
2011年
以簸箕柳×绵毛柳的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1份柳树遗传连锁框架图,该图谱包含117个标记(56个SSR,54个SRAP,5个SCAR和2个性别标记),图谱总图距为1631.4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4.1cM。估算柳树基因组的大小为2261.39cM,总的图谱覆盖率为72.14%。2个性别标记Sex-F和Sex-M被定位于该图谱第1和第17连锁群上,在第1连锁群上存在与雌性性别共分离的标记位点SCAR_AE08-780-5。通过基因组图谱初步比较研究发现,柳树框架图与毛果杨全基因组之间共有46个同源标记、15个同源连锁群,80.95%的同源标记具有共线性,这说明杨柳科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刘恩英王源秀徐立安黄敏仁
关键词:SRAPSSR
簸箕柳AP3同源基因SsMADS的克隆与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从簸箕柳雄花序中克隆了一个AP3同源基因的cDNA,长826 bp,包括完整的编码区、5′-UTR和3′-UTR,并将其相应的基因命名为SsMADS。该基因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编码区长723 bp,编码241个氨基酸,其N-端具有典型的MADS保守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SsMAD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P3同源蛋白有95.7%相似性,与其他几种柳属植物的AP3同源蛋白相似性达96.1%~99.6%。实时定量RT-PCR表明,SsMADS在叶、茎和根中表达量极低,在花序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其表达量在花器官的早中期发育阶段逐步提高,说明该基因在簸箕柳花器官的发育中起作用。
陈英关亚丽程强曹友志黄敏仁
关键词:实时定量RT-PCR
杞柳和簸箕柳候选杂交亲本SSR指纹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杞柳(Salix integra Thunb)和簸箕柳(snf如suchowensis Cheng)的杂交亲本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从496对杨树(Populus)SSR标记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较丰富的标记,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199。引物ORNL_312、ORNL_308、ORNL_464在指纹图谱分析中的效率较高。利用16对核心引物的指纹组合可将所有78个杞柳和19个簸箕柳杂交亲本完全区分开来,并据此绘制了杞柳和簸箕柳杂交亲本的SSR-DNA指纹图谱,同时利用9、5和7对引物分别构建了杞柳1~27、杞柳28~78及19个簸箕柳的指纹图谱。
王源秀徐立安黄敏仁
关键词:杞柳指纹图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