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2414)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娟赖小敏李研彭毅林永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物安全实验...
  • 1篇实验室
  • 1篇实验室生物
  • 1篇实验室生物安...
  • 1篇酸铜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实验室
  • 1篇萎蔫
  • 1篇消毒
  • 1篇消毒灭菌
  • 1篇消毒灭菌效果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镰刀菌酸
  • 1篇灭菌
  • 1篇灭菌效果
  • 1篇结核
  • 1篇抗结核
  • 1篇抗结核活性
  • 1篇基因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彭毅
  • 2篇李研
  • 2篇赖小敏
  • 2篇王娟
  • 1篇黄宇虹
  • 1篇林永成
  • 1篇陈省平
  • 1篇王军
  • 1篇袁广卿
  • 1篇潘嘉慧
  • 1篇王聪
  • 1篇陈伊

传媒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镉离子络合物的抗结核活性及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萎蔫酸金属铜离子络合物与镉离子络合物体外抗结核活性,以及对Mtb H37R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ind-Bauer,K-B法)初步鉴定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抗结核活性,重复实验3次;绝对浓度间接法测定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重复实验确定更准确的MIC;Mtb cDNA芯片检测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处理Mtb组与溶剂对照处理Mtb组表达差异的基因,重复实验一次。结果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在卡介苗(BCG)平板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0.4±0.6)mm、(30.0±0.8)mm。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抗Mtb H37Rv的MIC为10μg/ml;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MIC为7.5μg/ml,低于S(MIC=25μg/ml)和RFP(MIC=25μg/ml);对Mtb临床分离株(0907961,耐S和EMB),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的MIC(10μg/ml)低于S(S的MIC为20μg/ml),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的MIC(5μg/ml)均低于S(MIC=20μg/ml)、EMB(MIC=6.4μg/ml)。Mtb cDNA芯片检测发现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为23条,其中已知功能基因有10条;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为28条,其中已知功能基因有11条。这些存在差异的基因功能涉及核苷酸、脂质、能量、辅酶、氨基酸代谢,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以及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等。结论萎蔫酸铜离子络合物与萎蔫酸镉离子络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活性,尤其对部分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甚至优于抗结核一线用药,可作为抗结核药物的前导化合物;运用基因芯片所探究出的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抗菌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王娟黄宇虹陈伊李研彭毅潘嘉慧王军林永成赖小敏
关键词:镰刀菌酸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表达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甲醛熏蒸消毒灭菌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按照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8)等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和标准,以及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中的三级生物安全(biosafty level3,BSL-3)防护标准建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专门针对通过气溶胶或其他途径传播,可导致严重后果或生命危险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病原而特设的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的设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所研究的病原体大多数具有气溶胶感染的特性。
李研陈省平赖小敏王聪王娟袁广卿彭毅
关键词:消毒灭菌效果甲醛熏蒸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