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4)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松郑珊任琳琳冯秋园孙晓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几种保存方法对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5%的甲醛,–20℃冰冻和液氮为保存方法,以中国近海的2种优势浮游动物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为研究对象,以体长、体宽和面积为体型参数,研究了上述几种保存方法在2个月的时间内对浮游动物体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华哲水蚤,甲醛保存2个月后,体长下降为原始体长的99.4%,体宽和面积都增加为107%;冰冻和液氮保存2个月后,体长分别增加为原始体长的101%和106.8%,体宽下降为90%和81.6%,面积下降为92.2%和88.8%。对于强壮箭虫,在甲醛、冰冻和液氮3种保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后体长有所下降,分别为原始体长的92.8%,50.7%和48.4%。体宽和面积有所增加,体宽分别变为原始体宽的139.9%,159.4%和263.8%,面积分别变为原始面积的119%,97.8%和107%。综合分析发现,胶质类浮游动物在冰冻和液氮保存条件下,身体变形严重,因此用ZooScan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相较而言,甲醛对胶质类浮游动物体型的影响较小;中华哲水蚤比强壮箭虫在各种保存条件下体型的变化要小;保存初期,浮游动物体型的变化幅度较大,后期趋于稳定;在3种保存条件下,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长的变化最稳定,其次是面积。对浮游动物的体型进行研究时,推荐使用甲醛保存条件下的体长或面积。
- 冯秋园孙晓霞任琳琳
- 关键词:浮游动物
- 2010年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的周年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研究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变化,作者根据2010年的胶州湾调查资料,对调查区浮游植物丰度、优势种类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和甲藻两大类组成,硅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除了7月以外,甲藻/硅藻比均<0.2。生态类型主要以近岸广布种和暖温带种为主,在不同季节也出现了少数暖水种和外洋种。浮游植物丰度表现为明显的"双周期",冬、春两季较高,夏、秋两季较低。2月为全年最高峰,数量为1108×104个/m3,10月为夏、秋两季的高峰,数量为458.7×104个/m3。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
- 郑珊孙晓霞赵永芳孙松
- 关键词:浮游植物周年变化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