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2800)

作品数:13 被引量:149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双建孙冬胜金之钧云金表何治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盆地
  • 7篇油气
  • 6篇四川盆地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成藏
  • 3篇油气成藏
  • 3篇志留系
  • 2篇盐岩
  • 2篇油气意义
  • 2篇年代学
  • 2篇主控因素
  • 2篇盖层
  • 2篇成藏模式
  • 1篇低温热年代学
  • 1篇地区志留系
  • 1篇叠合
  • 1篇叠合盆地
  • 1篇盐相关构造
  • 1篇岩溶
  • 1篇岩石力学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李双建
  • 5篇孙冬胜
  • 4篇金之钧
  • 4篇云金表
  • 3篇何治亮
  • 2篇张殿伟
  • 2篇沃玉进
  • 2篇周雁
  • 2篇郑孟林
  • 2篇袁玉松
  • 2篇周波
  • 1篇孙宜朴
  • 1篇白国平
  • 1篇樊德华
  • 1篇张继标
  • 1篇朱东亚
  • 1篇顾忆
  • 1篇杨兴业
  • 1篇孙炜
  • 1篇陈元壮

传媒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志留系页岩气超压形成与破坏机理及主控因素被引量:24
2016年
以川东焦页1井和彭页1井为解剖实例,利用声波和密度测井交会图判别页岩气超压形成机制,利用流体包裹体和PVTSIM软件恢复烃源岩生烃和地层抬升过程中页岩气层流体压力演化,通过裂缝发育特征、地层抬升时代和构造期次的研究,探讨了影响页岩气超压演变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志留系页岩气气藏超压形成的机制主要是流体膨胀,流体膨胀主要是烃源岩生烃作用造成的。燕山期以来的地层抬升过程中,流体压力总体是降低的,但是由于页岩气的储层压缩回弹率低,储层连通性差且不含地层水等特点,使得流体压力的降低不足以弥补地层剥蚀的影响,造成整个抬升过程中页岩气储层的流体压力系数进一步增加。燕山期以来彭页1井区经历至少3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初始抬升期为130Ma,与之相比,焦页1井区初始抬升期为90Ma,经历的构造改造作用弱,表现为焦页1井发育低角度高导缝和很少量的高阻缝,而彭页1井发育高角度高导缝和大量高阻缝。因此,晚期构造抬升的早晚、多期应力场的叠加改造和高角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影响页岩气超压后期保持的控制因素。
李双建袁玉松孙炜孙冬胜金之钧
关键词:超压页岩气裂缝志留系四川盆地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古隆起的活动性与油气分布被引量:11
2017年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具有时代老、规模小、多期活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因此海相盆地古隆起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活动性较强,本文根据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活动性,将其分为稳定型、反转型、迁移型、沉没型和肢解型5种类型,并结合最新的勘探进展对各类古隆起的控油气作用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稳定型古隆起的油气主要富集在隆起的核部与斜坡部位,反转型古隆起油气主要富集在斜坡和枢纽带,迁移型古隆起主要富集在斜坡部位,沉没型和肢解型控油气作用较弱;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拓展,油气"近源、优储"的成藏特征更为明显,古隆起斜坡部位邻近烃源岩的短期暴露溶蚀储层和多期断裂发育带是油气新发现的重要地区,古隆起与古老拉张槽叠加部位,具有优越的成藏匹配关系,成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新热点;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古隆起下斜坡部位的阿满过渡带、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深层元古宙拉张槽两侧、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深层震旦纪—寒武纪拉张槽两侧等地区是海相深层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富集的有利地区。
孙冬胜李双建云金表孙宜朴孙润轩
关键词:克拉通盆地古隆起油气分布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都匀运动不整合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都匀运动在贵州南部表现最明显,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认可,关于这期构造运动在四川盆地内部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较少。根据露头、钻井和地震剖面对不整合的刻画,发现在川中和川西地区上奥陶统宝塔组碳酸盐岩地层上、下存在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而二叠系与志留系之间几乎不存在角度不整合。由此认为,都匀运动是影响川中古隆起变形的关键构造运动,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在川中乃至整个四川盆地无褶皱作用发生。都匀运动在川西北地区造成了奥陶系宝塔组的暴露溶蚀,与上覆志留系烃源岩构成上生下储的成藏模式,在川中隆起及周缘造成了褶皱核部和翼部构造裂缝的发育,并加深了震旦系—奥陶系岩溶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此影响,川中隆起周缘志留系覆盖区发育震旦系—奥陶系岩溶储层,这些岩溶区是震旦系—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孙冬胜李双建朱东亚张殿伟沃玉进何治亮
关键词:不整合岩溶奥陶系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藏形成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S9油藏形成过程的物理实验模拟,探讨了该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油气成藏模式: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为油气源,断裂带为主要输导体,且活动期主要为志留纪晚期和二叠纪2期,也是2期主要成藏期。物理模型结构与研究区S9油藏目标层段的地质结构相似。设计了下部充注、断层输导、连续稳态与幕式充注的物理模拟实验。其中油气充注以幕式充注为主,设计5,10,15 MPa等3种充注压差;稳态充注为辅。断层设计了2种物性(高渗透率和低渗透率)与变渗透性(相对封闭)2种形式。研究断层物性、充注压差、充注方式变化对油运移路径和聚集量的影响,分析2个主要成藏期地质过程中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储层具有志留纪—泥盆纪与二叠纪—三叠纪2期叠加成藏富集条件,存在早期大规模成藏聚集的可能性。
云金表宋海明冯兴强贺旎妮陈元壮
关键词:成藏模式物理模拟志留系塔里木盆地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在叠合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叠合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是当前油气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低温热年代学测龄技术成为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的重要技术,多种测龄手段联用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江汉平原区具有典型的叠合盆地特征,存在当阳复向斜等中新生代多旋回沉积埋藏区和京山地区等多期持续抬升区。在前一类地区,镜质体反射率记录、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裂变径迹等综合反映,该区具有"多段式"热历史,至少发生过2次地质事件,分别对应于侏罗纪-早白垩世后以及古近纪后的大规模构造抬升-地层剥蚀事件;在第二类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和锆石(U-Th)/He测龄、裂变径迹和(U-Th)/He热史反演等综合反映,该区志留系在早白垩世以来先后经历了快-慢-较快的抬升冷却过程,分别对应于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地层大幅度抬升冷却、早白垩世-古近纪盆地拉张沉降和古近纪中期盆地内隆起抬升剥蚀事件。不同类型低温热年代学测龄指标可以有效反映沉积埋藏区地层沉降-古地温演化历史,再现多期持续剥蚀区地层冷却和构造抬升-剥蚀过程。
周雁李天义何生何治亮樊德华杨兴业
关键词:低温热年代学构造-热演化叠合盆地
碳酸盐岩油气二次运移距离与成藏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统计全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229个碳酸盐岩大油气藏(田),分析油气藏(田)和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发现在碳酸盐岩运移系统内,油气二次运移距离和油气田个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没有碎屑岩中出现的指数衰减关系。其油气藏总体以近源成藏为主,但对于非近源运移的油气而言,油气运移的距离对油气成藏几率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分析认为,对于碳酸盐岩非近源运移,油气往往受断裂展布特征和孔洞类储层的分布范围所控制,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油源足够的前提下,油气成藏的几率是相当的。因此,对于碳酸盐岩系统而言,只要在断裂和孔洞类储层的延伸范围内,即使在较远的距离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大油气藏成藏几率。
周波金之钧云金表白国平
关键词:二次运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
模拟地层条件下泥岩三轴应力实验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泥岩的岩石力学性质既关系到了它能否成为良好的盖层,也关系到它能否成为优质的页岩气储层。为了明确地层条件下泥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四川盆地南部典型的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进行了20(常温),50,100,130℃四个温度点,每个温度点在0,10,20,40,60 MPa五种围压条件下的20个三轴压缩实验,获得了泥岩岩石力学参数与温度和围压的关系。实验表明:在60 MPa围压范围内,泥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在130℃温度范围内,泥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的变化与温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温度下,同一围压条件下,泥岩的岩石力学参数保持相对一致。这说明泥岩的岩石力学性质主要受埋藏深度(围压)的影响,温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从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还可以看出,随着埋深的增加,即使是晚成岩阶段的泥岩也有从脆性向塑性转变的趋势。根据岩石峰值抗压强度和残余抗压强度的数学关系,计算出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脆延转变的临界深度约为4200~4400 m。作为盖层时,超过该临界深度,泥岩不容易破裂,具有优越的封闭性;作为页岩气储层,超过该临界深度,泥岩的可压性变差。
李双建金之钧袁玉松周雁孙冬胜
关键词:塑性可压性泥岩志留系四川盆地
中国海相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主控因素与评价思路被引量:17
2017年
中国海相盆地具有多旋回演化、盆-山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的特点,油气保存条件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中国海相盆地构造改造特征和油气藏破坏方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油气保存条件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海相多旋回强改造盆地油气保存条件评价的思路方法。中国海相盆地构造演化具有"五世同堂、同序异时"的特点,燕山中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是影响油气保存的关键构造变革期。海相油气藏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断裂切割、抬升剥蚀、褶皱变动、深埋裂解、岩浆烘烤、流体冲洗、生物降解和长期扩散等8种主要方式。构造、盖层、热体制、流体活动和时间是控制保存环境及其动态演化的主控因素。中国海相盆地油气保存系统的评价思路为,以上述5种主控因素动态分析评价为基础,以地质结构和源-盖组合为依据划分评价单元,以源-盖动态演化,今、古流体系统演化和油气藏动态成藏过程研究为重点,动态地评价油气保存系统,进而优选有利的保存单元。
何治亮李双建沃玉进张殿伟顾忆周雁
关键词:海相盆地油气保存盖层热体制
四川盆地寒武系盐相关构造及其控油气作用被引量:20
2014年
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中、下寒武统广泛发育膏盐岩层系,形成了多种样式的盐相关构造。依据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寒武系膏盐岩形成于克拉通内局限台地环境,具有时代老、埋藏深、厚度分布不均、膏多盐少及伴生岩石类型多样等特点。受膏岩和盐岩流动性差异、构造挤压、基底断裂和滑脱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膏盐岩层系相关构造分层性明显。盐上层表现为背斜、推覆体和断块背斜构造;盐层表现为盐枕构造、盐缩颈形成的鱼尾构造和岩盐塑性流动构造;盐下层则表现为受复杂基底断裂控制的叠瓦冲断和背冲断块构造。寒武系膏盐岩为震旦系-下寒武统目的层系的油气聚集提供了优质的封盖条件;同时,膏盐岩自身参与的TSR反应(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和表生溶蚀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储层的储集物性。更重要是,寒武系膏盐岩作为区域滑脱层对盐上和盐下震旦系-下古生界构造变形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形成一系列含油气构造圈闭。从盐相关构造的发育特点来看,鄂西-渝东区的盐下断背斜和川东南地区的盐上断背斜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李双建孙冬胜郑孟林孟宪武
关键词:盐相关构造膏盐岩勘探目标寒武系四川盆地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机理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5
2018年
塔中北坡发育一系列NE向走滑断裂。为了揭示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对走滑断裂几何学样式详细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单一应力状态下,由于差异推挤和基底剪切共同作用,走滑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发育了不同的样式,沿断裂走向具有分段性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机理受控于两种因素,即由于塔中Ⅰ号断裂带存在分段性,在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北东向应力场作用下,使塔中隆起对北坡形成强度差异的推挤作用;其次,塔中北坡NE向基底断裂活动造成基底剪切作用,拖动上覆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左行力偶下运动。NE向走滑断裂的存在对塔中北坡油气成藏具有一定贡献:一方面走滑断裂会诱导高角度构造裂缝发育,从而沟通了储集空间,另一方面,走滑断裂的活动为塔中北坡多层系立体成藏提供了便利。
宁飞宁飞张仲培金之钧张仲培
关键词:分段性油气成藏走滑断裂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