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04111)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俞冰胡元明李春生王成林魏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痉挛
  • 2篇痉挛
  • 1篇血管造影诊断
  • 1篇造影诊断
  • 1篇轻度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螺旋CT血管...
  • 1篇膜下
  • 1篇检出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2篇王成林
  • 2篇李春生
  • 2篇胡元明
  • 2篇俞冰
  • 1篇吕涵青
  • 1篇王立振
  • 1篇申大光
  • 1篇魏玮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痉挛(CV)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0例,出血停止后5~10 d行MRA检查,CTA在MRA后24 h内进行。每例CV检查5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ICA),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及大脑前动脉(ACA)A1、A2段。CV根据管腔直径分为:无痉挛、轻度痉挛(管腔缩小<30%)、中度痉挛(管腔缩小30%~50%)、重度痉挛(管腔缩小>50%)。结果MRA与CTA对全部5个位置CV程度检出的一致性达到82%,相关因子为0.76,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MRA对无痉挛(89%)及重度痉挛(100%)的检出与CTA的相关程度高(r=0.85~0.91),对轻度痉挛(56%)及中度痉挛(67%)相关程度稍差(r=0.21~0.51)。结论MRA对近端血管无痉挛或者严重痉挛的检出率高,对远端轻度及中度痉挛患者的检出稍差。
胡元明李春生俞冰王成林王立振吕涵青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
脑血管痉挛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血管痉挛(CV)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SCTA检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三维成像后处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SCTA后24h内进行。观察测量6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A2段及基底动脉的直径。根据管腔直径将脑血管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管腔缩小<30%)、中度狭窄(管腔缩小30%~50%)、重度狭窄(管腔缩小>50%)。比较SCTA与DSA对CV的检出情况。结果SCTA与DSA对CV检出相关因子为0.78,但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0.83~1.00:0.18~0.54)。对无狭窄(91%)及严重狭窄(100%)的检出与DSA的相关程度高,对轻度狭窄(56%)及中度狭窄(75%)相关程度差。结论SCTA对近端血管无狭窄或者严重狭窄诊断准确性高,对远端血管轻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胡元明魏玮李春生俞冰王成林申大光
关键词:SCTADSA轻度螺旋CT血管造影检出脑血管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