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5101)

作品数:11 被引量:214H指数:9
相关作者:王晓雷于海武邓海顺袁思欢孙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表面织构
  • 4篇润滑
  • 4篇凹坑
  • 2篇润滑特性
  • 2篇配流
  • 2篇配流副
  • 2篇轴向
  • 2篇轴向柱塞
  • 2篇轴向柱塞泵
  • 2篇柱塞
  • 2篇柱塞泵
  • 2篇微细
  • 2篇活塞
  • 2篇缸套
  • 1篇电解
  • 1篇电解加工
  • 1篇动压
  • 1篇动压润滑
  • 1篇度条件
  • 1篇虚拟仪器

机构

  • 11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作者

  • 11篇王晓雷
  • 5篇于海武
  • 3篇邓海顺
  • 2篇刘一静
  • 2篇孙造
  • 2篇袁明超
  • 2篇袁思欢
  • 2篇姜亮
  • 2篇黄巍
  • 2篇祁胜
  • 2篇马国亮
  • 1篇加藤康司
  • 1篇李劲峰
  • 1篇张永辉
  • 1篇钱双庆
  • 1篇韩文非
  • 1篇沈聪

传媒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织构对发动机活塞/缸套摩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1
2009年
为探讨表面织构对发动机活塞/缸套之间的摩擦特性的影响,利用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在真实的活塞裙部表面制作了4种不同直径,5种不同深度的微米级表面织构;为模拟发动机的运动状态,研制了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活塞裙部片段为上试样,缸套片段为下试样,分别在4种不同载荷和转速条件下,对活塞/缸套摩擦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表面织构在活塞/缸套的摩擦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减摩效果,直径250μm、深度5μm的表面织构在载荷200 N,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比没有织构的试样降低摩擦37.8%;磨损试验表明该种表面织构也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减磨作用.
刘一静袁明超王晓雷
关键词:表面织构活塞裙部微细电解加工
圆柱形微凹坑表面织构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4
2010年
通过建立具有规则圆柱形微凹坑分布的表面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分析了微凹坑几何参数及微凹坑分布形式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凹坑直径及深径比不变时,存在最优的微凹坑面积率,约为30%;在微凹坑分布密度不变时,存在最优的深径比,约为0.027。在此最优微凹坑面积率及深径比下,本文创新性地通过优化微凹坑的分布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润滑膜承载力21.7%。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于海武王晓雷孙造袁思欢
关键词:表面织构分布形式承载力
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硅橡胶表面织构润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在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的润滑特性,使用球-盘式摩擦实验机,以具有不同粗糙度和表面织构的硅橡胶(PDMS)试样盘为下试样、GCr15轴承钢球为上试样进行摩擦实验,润滑液采用体积分数为60%的甘油-水溶液.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滑行速度下,表面织构会增大光滑PDMS试样的摩擦因数,但却降低粗糙PDMS试样的摩擦因数.当摩擦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试样表面粗糙度有一个最优值范围,在该范围内织构化的试样具有最优的摩擦性能,如在滑行速度为1mm/s、织构面积率为10.4%的情况下,粗糙度为230nm的试样比粗糙度为20、280和360nm的试样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
马国亮姜亮黄巍王晓雷
关键词:硅橡胶粗糙度表面织构润滑特性
PDMS表面织构润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利用光刻-复模技术在PDMS表面制作凹坑阵列型表面织构,并采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对具有不同尺寸凹坑阵列的试样进行摩擦试验,研究了软质材料表面织构在混合至流体动压润滑区域的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对于PDMS材料,凹坑直径是影响摩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无织构试样相比,在低速条件下(0.005m/s)的混合润滑区域较小直径(d=50μm)的织构能够减小摩擦,而较大直径(d=200μm)的织构表现出增大摩擦的效果.在试验范围内凹坑的面积率越大,表面织构的作用越显著.
姜亮马国亮王晓雷
关键词:PDMS表面织构混合润滑
碳化硅陶瓷的水润滑特性及其表面微细织构的优化设计被引量:26
2008年
采用在碳化硅(SiC)陶瓷表面加工表面织构的方法来提高水润滑下SiC陶瓷的承载能力。表面织构由两种直径不同的凹坑阵列混合而成,目的在于利用不同的凹坑阵列分别促进表面间流体动压力的产生和表面跑合的进程。制作了直径为350μm和边长为40μm的凹坑以及由它们混合而成的表面织构,对SiC陶瓷表面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摩擦因数突然上升时的载荷作为指标评价了上述几种表面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混合有不同尺寸凹坑的织构与具有单一尺寸凹坑的织构相比,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王晓雷韩文非加藤康司
关键词:表面织构水润滑碳化硅
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8
2011年
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微凹坑阵列,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研究了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面积及深度下,每种形状的微凹坑表面织构都存在一个最优的面积率,使得摩擦面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通过比较各形状微凹坑最优面积率下的减摩效果,发现椭圆形微凹坑具有最好的减摩效果,在试验载荷200N、转速400r/min时,与无织构表面相比可降低摩擦26.3%;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大,每种形状微凹坑表面织构的减摩效果明显减弱,说明在高载荷条件下利用表面织构降低摩擦的难度要高于低载荷条件.
于海武袁思欢孙造王晓雷
关键词:表面织构面接触
利用表面织构提高活塞环/缸套摩擦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研究表面织构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制了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试件分别为活塞环与缸套的片断。活塞环试件表面的曲率应当尽量与缸套试件表面的曲率相一致,笔者介绍了如何选取最符合条件的活塞环片断。通过电解加工技术,在活塞环试件表面加工出规则分布的微米级凹坑阵列。经过实验探究该凹坑阵列对活塞环/缸套摩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适当参数的表面织构能够有效减小摩擦,提高摩擦学性能。
袁明超钱双庆刘一静王晓雷
关键词:表面织构活塞环曲率
规则分布微凹坑对配流副泄漏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提出了一种织构化配流副泄漏量的新计算方法,研究了圆柱形微凹坑直径、深度和面积率对配流副泄漏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微凹坑深度的增加,泄漏量随之减小;在相同的面积率下,较小直径的微凹坑具有较小的泄漏量;轴向柱塞泵配流副缸体的转动速度对泄漏量几乎没有影响;配流副工作压力与泄漏量成正比.计算结果可为选择符合配流副工况的圆柱形微凹坑几何参数提供指导.
邓海顺于海武祁胜王晓雷
关键词:配流副轴向柱塞泵泄漏量
微凹坑相对位置变化对表面减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为探讨微凹坑相对位置变化对织构化表面减摩性能的影响,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变换微凹坑列与速度方向角度、增大微凹坑横向间距减小纵向间距、以及减小微凹坑横向间距增大纵向间距等三种微凹坑相对位置变化系列的表面织构,利用理论方法分析了表面织构在产生流体动压力时微凹坑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直径、深度和面积率下,微凹坑相对位置变化对表面织构的减摩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与微凹坑正方形网格分布的织构化表面相比,微凹坑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比值为r=1/3的织构化表面具有最优的减摩提高效果,在试验载荷200N、曲柄转速400r/min时,可进一步降低摩擦22.14%.
于海武邓海顺黄巍王晓雷
关键词:表面织构
基于虚拟仪器的球盘摩擦磨损实验机设计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现有摩擦磨损实验机的不足,为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将虚拟仪器应用于摩擦学测试,设计了一台高精度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实验机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弹性梁变形位移的方法测量摩擦力;采用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数据采集卡的测试和控制系统。标定及测试表明该摩擦磨损实验机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良好的扩展性。
沈聪王晓雷李劲峰张永辉
关键词:摩擦磨损实验机虚拟仪器LABVIEW测试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