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43)

作品数:11 被引量:300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海东孙照渤李帅陈莉方修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能源
  • 3篇电力
  • 3篇电力负荷
  • 3篇温度变化
  • 2篇再生能源
  • 2篇取暖
  • 2篇可再生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国家能源
  • 2篇变暖
  • 2篇采暖
  • 1篇电量
  • 1篇冬季降水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关系检验
  • 1篇用电量
  • 1篇人文

机构

  • 8篇中国气象局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张海东
  • 5篇孙照渤
  • 4篇陈莉
  • 4篇李帅
  • 3篇方修琦
  • 2篇邢如均
  • 2篇陈峪
  • 2篇郑艳
  • 2篇谭晶
  • 1篇吴向阳
  • 1篇周韶雄
  • 1篇庞文保
  • 1篇周永吉
  • 1篇任玉玉
  • 1篇殷培红
  • 1篇白光弼
  • 1篇于波
  • 1篇陈莉
  • 1篇张昕璇

传媒

  • 4篇气象软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暖对中国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南界及采暖能耗的影响被引量:31
2007年
以全国590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以及逐月平均气温为基础,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选取指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候变暖对我国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南界的影响;同时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中所列的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建筑物采暖耗煤量指标,定量计算了气候变暖对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主要城镇采暖期节煤的贡献.发现与1980年以前时段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使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南界向北移动最大达2个纬距;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理论上对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主要城镇采暖期节煤的贡献率大部达5%-10%,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气候变暖对采暖期节煤贡献更大.
陈莉方修琦李帅
关键词:气候变暖寒冷地区
温度变化对南京城市电力负荷的影响被引量:37
2009年
应用计量经济学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中国南京城市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影响,认为南京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电力负荷、日用电量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气温变化对日最大电力负荷和日用电量具有不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气温对用电量的短期影响最显著,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更具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过不同月份电力负荷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南京市气温变化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季节变动特征,有利于气象与能源部门共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能源问题。
张海东孙照渤郑艳张昕璇于波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北京市气温对电力负荷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被引量:30
2008年
以温度派生变量度日指数为解释变量构建了气温与电力负荷的计量经济模型。模型证明了天气对电力负荷的季节性影响,且影响显著。通过引入序列相关AR结构和解释变量的动态结构,模型得到逐步优化,调整的拟合优度达95%。为了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利用历史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中期电力负荷预测能力。该模型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电力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吴向阳张海东
关键词:电力负荷
吉林省城市住宅采暖气候耗能距平序列的建立方法被引量:15
2008年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均缺乏历年采暖能源消费数据,在分析气候变化对采暖能耗的影响时,始终存在着一个瓶颈。为此,提出了一种城市住宅采暖气候耗能距平序列的建立方法,这种方法把气候变化因素与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等)结合在一起,较直观地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城市住宅采暖耗能的影响。以地处高纬的吉林省为例,利用吉林省历年城镇人口、城镇人均居住面积、采暖度日数以及单位面积采暖耗煤量指标,建立了吉林省历年采暖气候耗能距平序列。结果表明:相对于1971—2000年30a平均气候状况,吉林省2001/2002年的采暖期理论上因气候偏暖可以节约35.98万t标准煤,而2000/2001年采暖期因气候偏冷需要增加15.5万t标准煤。
陈莉方修琦李帅
关键词:住宅采暖
气候变化对我国夏季降温的影响研究
2010年
气候变化将导致能源需求的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住房的改善,以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199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7%,2002年则上升到了12.2%。
张海东陈峪孙照渤
关键词:气候变化夏季降温居民生活用电全社会用电量能源需求居民住房
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季取暖的影响研究
2010年
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能源开发、输送、供应等)有着广泛的影响。而能源的需求是随着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我国气候条件地域差异明显,年内、年际变率大。鉴于我国冬季取暖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研究气候的变化时首先考虑温度变化这一主要的要素,因为冬季取暖能耗主要取决于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取暖度日和取暖长度。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来建立温度变化对北方地区取暖的影响模型。
张海东孙照渤庞文保陈峪
关键词:气候变化取暖温度变化能源开发能源系统气候条件
浅析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与国家能源安全被引量:1
2007年
分析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现状,探讨现代能源发展的主要替代能源,分析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出气候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张海东孙照渤潘家华陈莉邢如均
关键词:国家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全球变暖替代能源能源政策气候变化
1951/1952-2004/2005年中国冬季降水变化研究被引量:42
2008年
以中国1960年前建站的595个气象台站1951/1952~2004/2005年冬季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得到冬季全国和8个区(包括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华南区、青藏高原、西南区、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的平均降水日数距平与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序列。通过对全国和区域平均距平序列以及全国各站的冬季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的变化速率和趋势系数的分析,得出:近54年来中国冬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东北区和西北东部的冬季降水日数减少趋势超过0.01显著性水平,而青藏高原降水量的增加趋势超过0.05显著性水平。
李帅陈莉任玉玉
关键词:降水日数降水量
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第五讲 温度变化对我国典型城市电力负荷的影响研究
2010年
气温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显著变量之一。国外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如在美国,当气温升至18℃以上时,每变动2.8℃,电力负荷会变化2%。我国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了上海、武汉、北京、福州等许多城市的用电量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气温与负荷的短期预测,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气温与能源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并不多。
张海东孙照渤郑艳
关键词:电力负荷气候变化温度变化耗能取暖
在国家能源安全背景下气候变化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各国的经济命脉和民生大计,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中...
张海东谭晶邢如均
关键词: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