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8815)

作品数:3 被引量:88H指数:3
相关作者:陆纪红朱鲁平程雷吴宇霖谢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鼻炎
  • 2篇常年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性疾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 1篇阳离子蛋白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依从性分析
  • 1篇致病
  • 1篇致病因素
  • 1篇舌下
  • 1篇舌下免疫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嗜酸粒细胞计...
  • 1篇嗜酸细胞

机构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朱亮
  • 1篇谢青
  • 1篇周兵
  • 1篇姜妍
  • 1篇张罗
  • 1篇曾平凡
  • 1篇吴宇霖
  • 1篇程雷
  • 1篇王鹏举
  • 1篇严能兵
  • 1篇孔维佳
  • 1篇陶泽璋
  • 1篇朱鲁平
  • 1篇陆纪红
  • 1篇刘珺
  • 1篇韩德民
  • 1篇罗鸿
  • 1篇余晔

传媒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鼻炎的临床评估被引量:24
2010年
慢性鼻炎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常见的鼻腔黏膜炎性疾病,分类和分型复杂,明确致病因素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目前对慢性鼻炎的临床评估分为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部分,临床诊断多依据鼻塞、流涕、鼻痒和喷嚏等主观症状。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鼻黏膜炎症和鼻腔生理功能的评估,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精神状况的综合评估。
张罗周兵韩德民
关键词:慢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鼻腔黏膜炎性疾病致病因素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及依从性分析被引量:61
2010年
目的 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 16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CIT和SLIT的治疗方案.其中,SCIT组81例,年龄7~62岁,平均((x)±s,以下同)年龄为(21.5 ±14.6)岁;SLIT组79例,年龄6~53岁,平均年龄(15.1±10.3)岁.所有患者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不良反应:SCIT组所有患者在免疫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局部反应,占注射总次数的62.9%,表现为注射部位周围皮肤肿胀;SLIT组有4例(5.1%)出现局部反应,表现为口腔局部瘙痒不适.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均属于轻度,可耐受并自行缓解.全身不良反应:SCIT组有11例患者(13.6%)发生全身反应,共18例次(占注射总次数0.9%),多为速发性反应,多见于维持治疗阶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和荨麻疹.SLIT组有11例患者(13.9%)发生全身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荨麻疹和鼻炎症状加重等,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两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05).SCIT组有1例为非致命性严重全身反应(严重哮喘),两组患者其余的全身反应均属于轻到中度,未发生过敏性休克.依从性:160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总体依从性为83.1%,其中SCIT组和SLIT组的依从性分别为86.4%和79.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P〉0.05).患者不依从(提前退出治疗)的首要原因均为自觉疗效不满意,SCIT组和SLIT组分别占6.2%和10.1%.结论 尘螨AR患者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途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均�
朱亮陆纪红谢青吴宇霖朱鲁平程雷
关键词:常年性舌下病人依从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计数与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不同炎症类型(嗜酸粒细胞炎症型与非嗜酸粒细胞炎症型)对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根据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组(A组,嗜酸粒细胞数≥0.03,23例)与非嗜酸粒细胞组(B组,嗜酸粒细胞数〈0.03,19例)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和鼻分泌物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糖皮质激素治疗2、4、6个月时进行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数[中位数肘(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x^-±s,下同)基线值分别为0.086[0.065;0.176]、(3264±145)μg/L,B组分别为0.016[0.005;0.022]、(154±5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3,P值均〈0.01)。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6个月后,A组嗜酸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分别为0.038[0.006;0.070]、0.019[0.010;0.060]、(175±122)μg/L、(175±153)μg/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38,P值均〈0.05);B组分别为0.014[0.004;0.032]、0.015[0.000;0.026]、(118±60)μg/L、(112±60)μg/L,与基线值比较,嗜酸粒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05),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5)。A组平均症状、体征评分与B组在基线及2、4、6个月时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鼻用糖皮质激素用量,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数增高的AR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嗜酸�
罗鸿严能兵刘珺陶泽璋曾平凡姜妍余晔王鹏举孔维佳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嗜酸细胞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