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674)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帆葛红山黄检英习海涛陈华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化磷
  • 1篇氧化磷酸化
  • 1篇原始卵泡
  • 1篇衰老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基化终末产...
  • 1篇排卵
  • 1篇排卵诱导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培养
  • 1篇胚胎质量
  • 1篇群组
  • 1篇终末产物
  • 1篇晚期糖基化终...
  • 1篇细胞
  • 1篇小鼠卵
  • 1篇小鼠卵母细胞
  • 1篇磷酸化
  • 1篇卵巢
  • 1篇卵巢衰老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朱春芳
  • 2篇吕杰强
  • 2篇陈华
  • 2篇习海涛
  • 2篇黄检英
  • 2篇葛红山
  • 2篇张帆
  • 1篇李晓和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生殖与避孕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卵巢原始卵泡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原始卵泡激活的影响。方法取4日龄ICR小鼠卵巢,将其分别置于基础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包含200μg/ml牛血清白蛋白(BSA)培养液(溶剂对照组)以及包含200μg/ml AGE-BSA培养液(AGE-BSA组)中进行体外培养,4d后取材检测。HE染色观察各组卵巢卵泡构成比;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AGEs受体(RAGE)和卵泡激活相关指标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定位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GE-BSA组中生长卵泡构成比增加(P<0.001),同时伴随着卵巢髓质部原始卵泡的出现;AGE-BSA组RAGE、PCNA的蛋白表达较溶剂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间卵泡构成比以及RAGE、PCNA的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CNA表达在卵巢各级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结论 AGEs可能通过AGEs-RAGE轴激活卵巢内的原始卵泡,促进卵泡池耗竭。
朱楠黄小圆李金晶葛红山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卵巢衰老原始卵泡
两种不同胚胎培养模式对体外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2种胚胎培养模式对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首次行IVF-ET治疗、年龄<38岁、采用长方案促排卵、常规IVF授精、正常受精卵数>3枚且第3日有新鲜胚胎移植的51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正常受精卵采用的培养模式分成单胚胎培养组(n=254)和胚胎群组培养组(n=264)。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Gn用量、h CG注射日内膜厚度以及各种不孕因素的比例等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获卵数、成熟率、2PN率等指标组间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胚胎群组培养组的卵裂率、第3日优质胚胎率、剩余胚胎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单胚胎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群组培养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单胚胎培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胚胎群组培养模式可以得到更多的优质胚胎和更高的囊胚形成率,推荐可用于日常IVF治疗周期中的胚胎培养。
朱春芳葛红山陈华习海涛张帆黄检英吕杰强
关键词:胚胎质量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数目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对小鼠卵母细胞胞质内线粒体数目、分布、氧化磷酸化(OXPHOS)活性以及活性氧生成的影响,进而分析COH来源的卯母细胞高损失率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COH组(20只)和对照组(40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免疫荧光和荧光素-荧光素酶反应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DNA (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Ψm)强度、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线粒体分布和胞质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卵母细胞mtDNA平均拷贝数对照组为(2.16±0.19)× 105,COH组(1.15±0.10) ×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H组卵母细胞的平均△Ψm强度和ATP平均含量分别为0.34±0.03和(241±20)fmol/枚,对照组分别为0.82±0.07和(325±11) fmol/枚,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线粒体呈均匀分布的卵母细胞比率[COH组76.5%(78/102)、对照组82.1%(69/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母细胞胞质内活性氧水平COH组为1.07±0.07,对照组为0.93±0.08,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生理性的COH过程抑制了卵母细胞线粒体DNA复制和OXPHOS活性,继而可能影响卵母细胞细胞质的成熟进程,这可能是COH周期卵母细胞高损失率的发生机制.
葛红山张帆李晓和陈华习海涛黄检英朱春芳吕杰强
关键词:排卵诱导卵母细胞氧化磷酸化活性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