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407)

作品数:19 被引量:236H指数:11
相关作者:陆建军章荣清赵增霞路睿徐兆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同位素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矿床
  • 7篇铅锌矿
  • 7篇锌矿
  • 7篇成矿
  • 6篇地质
  • 6篇岩石
  • 6篇铅锌矿床
  • 6篇锌矿床
  • 6篇花岗岩
  • 5篇锆石
  • 4篇年代学
  • 4篇包裹体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地球化学研究
  • 3篇岩石地球
  • 3篇岩石地球化学
  • 3篇岩石化学

机构

  • 23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地质调...
  • 4篇湖南水口山有...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南京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广东核电...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加拿大地质调...

作者

  • 18篇陆建军
  • 9篇徐兆文
  • 9篇路睿
  • 9篇赵增霞
  • 8篇左昌虎
  • 8篇章荣清
  • 6篇马东升
  • 6篇王汝成
  • 4篇陈进全
  • 3篇姚远
  • 3篇张怀峰
  • 3篇蔡杨
  • 2篇朱金初
  • 2篇陈骏
  • 2篇黄卉
  • 1篇谢旭
  • 1篇车旭东
  • 1篇屈文俊
  • 1篇谢磊
  • 1篇王浩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4篇矿物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床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三类含钨锡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成分、微量元素及红外光谱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对荷花坪锡多金属矿,锡田锡钨多金属矿以及新田岭钨矿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样品分别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3种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多数属于(铁铝榴石+镁铝榴石+锰铝榴石)<15%的钙铁-钙铝榴石系列。新田岭钨矿的石榴子石中钙铁榴石端员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锡矿。此外,在荷花坪、新田岭矿区发现了与后期铅锌矿化有关的锰质石榴子石。在单矿物尺度上,荷花坪矿区石榴子石核部富集钙铝榴石,边部富集钙铁榴石,而锡田矿区石榴子石与之相反;新田岭矿区石榴子石具有相对均匀的核部而边部发育细密的振荡环带。在稀土配分模式上,荷花坪矿区石榴子石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δEu负异常较弱;锡田矿区石榴子石稀土总量最高,轻重稀土无明显分异,δEu负异常较弱;新田岭矿区石榴子石轻重稀土分异极强,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严重亏损,δEu具显著的正异常。3种石榴子石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均显示有10种吸收峰,其中低频区的5种与石榴子石成分中的钙铁榴石含量直接相关,因而造成新田岭矿区石榴子石的吸收峰与另两矿区石榴子石相比显著向低频波段移动。通过对华南3类含钨锡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的研究,确认了石榴子石的形成与矽卡岩形成中热液体系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微量元素分析与红外光谱技术作为近年来矽卡岩型石榴子石研究的热点,能够提供传统研究中所不能涉及的微观信息。
姚远陈骏陆建军章荣清赵令浩
关键词:石榴子石矽卡岩红外光谱
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成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等综合研究,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清水塘铅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表明,不同矿物载体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不一,但以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其中闪锌矿和方解石载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相对比较发育,数量较多;石英载体中包裹体不太发育,数量较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闪锌矿、石英和方解石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09~188℃、122~239℃和144~326℃,盐度分别为9.47%~20.97%,NaCleq.、0.18%~16.62%,NaCleq.和0.18%~7.31%,NaCleq.。闪锌矿的均—温度和盐度相对比较集中,其中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水蒸汽。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的δD(H_2O,V-SNOW)值为-98.9‰^-79.3‰,δ^(18)O(H_2O,V-SMOW)值为-8.10‰~0.6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大气降水。以上研究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相对比较单一,成矿主要以混合作用为主。
徐兆文缪柏虎左昌虎屈金宝赵增霞路睿王少华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质矿床成因
水口山铅锌矿成因探讨被引量:21
2013年
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通过流体包裹体和S、Pb、C-O同位素研究,探讨水口山铅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物质来源.显微测温表明:水口山铅锌矿床含矿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92℃~345℃之间,盐度介于0.35%~19.84%NaCl eq.之间;流体密度介于0.668~1.083g/cm3之间,均值为0.929g/cm3;估算流体压力约18.3MPa,推测成矿深度约1.8km.矿石δ34S介于-2.42‰^-0.23‰之间,均值为-1.10‰,说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岩浆,并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206 Pb/204 Pb介于18.444~18.538之间,均值为18.150;207Pb/204Pb介于15.654~15.783之间,均值为15.726;208Pb/204Pb介于38.627~39.066之间,均值为38.872,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壳.地层中灰岩的δ13C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5.50‰;含矿方解石δ13CVPDB介于-1.80‰^-0.70‰之间,均值为-1.30‰,δ18OSMOW介于15.00‰~16.50‰之间,均值为16.00‰.矿石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上古生代的灰岩.综合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同位素示踪结果,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水口山铅锌矿床形成于浅成低温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路睿徐兆文陆建军王汝成左昌虎赵增霞缪柏虎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矿床成因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左昌虎缪柏虎赵增霞徐兆文陆建军路睿陈进全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铅锌矿床
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29
2013年
本文对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56~158Ma,暗色包体的形成年龄为155.2±1.4Ma,与寄主岩的成岩年龄一致。宝山花岗闪长斑岩为准铝质花岗岩,富集K、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元素,Nb/Ta平均比值为11.3,(87Sr/86Sr)i值为0.7095~0.7115,εNd(t)值为-7.3^-5.0,t2DM(Nd)值为1.35~1.54Ga,锆石εHf(t)值为-14.0^-9.0。暗色包体呈细粒结构,具浑圆的外形,与寄主花岗闪长斑岩接触界线清晰,具暗色的冷凝边,常见针状磷灰石。暗色包体具较低的SiO2含量(55.46%~57.30%),较高的K2O含量(5.86%~6.90%),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元素,Nb/Ta平均比值为15.3,(87Sr/86Sr)i值为0.7062~0.7063,εNd(t)值为-2.1^-1.9,锆石εHf(t)值为-12.1^-4.7。与寄主花岗闪长斑岩相比,暗色包体含有较高的Fe、Mg、V、Cr等相容元素。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是由来自经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过的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富水富钾的底侵基性岩浆与由其引起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暗色包体则是来自该底侵基性岩浆与少量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Sr-Nd同位素模拟表明,宝山花岗闪长质岩浆由大约20%~30%的富集地幔物质和70%~80%的地壳物质组成。892±20Ma继承锆石核的εHf(t)值为+6.0,t DM(Hf)年龄为1.21Ga,与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岛弧岩浆的Hf同位素特征一致,推断在花岗闪长斑岩的源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有新元古代岛弧岩浆岩物质的加入,新元古代岛弧岩浆带及扬子与华夏陆块弧陆碰撞带从萍乡向南延伸部分可能与郴州-临武断裂相接。在燕山早期(190~150Ma),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南岭地区处于岩�
谢银财陆建军马东升章荣清高剑峰姚远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暗色包体岩浆混合作用
湖南邓阜仙印支晚期二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1
2013年
邓阜仙花岗岩体位于湖南省东部,是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次多阶段侵入的复式岩体。本文对邓阜仙岩体中部的两件二云母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得到的锆石U-Pb年龄为222.9±1.6Ma和224.3±2.4Ma,首次证实了邓阜仙岩体存在有印支晚期二云母花岗岩。印支晚期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强过铝质的特征,富集Cs、Rb、U、Pb而亏损Ba、Sr、Ti等元素,与华南己发现的其他印支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类似。花岗岩较高的(87Sr/86Sr)i值(0.721463~0.728115)、较低的εNd(t)值(-11.68^-11.33)以及1.92~1.95Ga的Nd模式年龄说明其主要起源于区内古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邓阜仙印支晚期二云母花岗岩与华南印支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岩时间一致,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的构造环境。邓阜仙钨矿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印支晚期二云母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钨含量,属于富钨岩体,可能为燕山期的钨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蔡杨陆建军马东升黄卉张怀峰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湘南矿集区长英质岩脉的特征及其成矿、找矿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南岭地区不仅广泛出露花岗岩,而且还广泛分布着长英质岩脉。本文选择湘南矿集区的奇古岭、香花岭、荷花坪、千里山、新田岭和瑶岗仙6个不同类型、不同演化程度的长英质(流纹质、微粒花岗岩质、细晶岩质)岩脉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岩分析、电子探针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等结果,对比总结了这些长英质岩脉的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奇古岭和香花岭是其中演化程度最高的2个岩脉,富含Li和F等挥发组分,含有黄玉和铁锂云母等特征矿物,全岩和锆石的Zr/Hf比值均较低,同时它们还富集成矿元素,并以不同产状氧化物(锡石、金红石和铌钽矿物)形式存在。其它4个岩体成矿信息不明显,仅见由于后期绿泥石化形成于绿泥石解理缝中的次生矿物金红石(富集Nb和W)。除了千里山以外,岩脉与寄主或相邻的花岗岩体大多属于同一时期的产物,但从年代学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出它们与各自主岩体之间的相关性。这些岩脉都是花岗岩的次火山相或火山相的类似物,包括了斑晶矿物和基质矿物,快速的冷凝结晶的过程导致形成了特殊的岩石结构、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它们记录了岩浆-流体体系的活动过程。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印证,证实了奇古岭岩脉与骑田岭花岗岩来源于不同的源区,香花岭431岩脉可能是癞子岭花岗岩进一步高度分异结晶的产物,千里山岩脉与主体花岗岩也是不同成因的岩浆活动,荷花坪、新田岭和瑶岗仙岩脉与主体花岗岩未能判断明确的成因联系和成矿信息。因此,长英质岩脉,尤其是高演化的岩脉也能成为在南岭地区寻找成矿花岗岩的新窗口,它能够提供更直接的深部信息,特别是本身即为矿体的岩脉,可以指示深部或周围存在成矿作用。它们有可能与寄主岩体相关,也有可能来源于深部不同的岩浆房,这对与提供寻找隐伏岩体和�
谢磊王汝成朱金初陆建军张文兰车旭东章荣清黄芳芳
关键词:成矿作用
祁东县清水塘矿区周家岭花岗岩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通过岩石化学、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等研究探讨了祁东县清水塘矿区周家岭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岩石以富碱,富集LREE和LILE(Rb、Th、U),亏损HREE和HFSE(Nb、Ta、Ti)和Ba、Sr等元素为特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3.0±1.4 Ma(MSWD=0.49,2σ,N=19),属于印支晚期产物。具有较低的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10.69^-6.31和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C DM(TC DM=1.59~1.85Ga),表明周家岭花岗岩成岩物质主要来自古元古界下地壳。印支晚期,华南地区处于同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挤压峰期之后,应力减弱或挤压松弛体制之下,古元古界加厚的下地壳在高温熔融环境下形成的花岗岩岩浆,沿着断裂构造上侵形成周家岭花岗岩体。
缪柏虎左昌虎赵增霞徐兆文陆建军路睿陈进全
关键词:岩石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示踪被引量:10
2017年
清水塘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祁东县北东部,是一个中型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氢、氧同位素和含矿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探讨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中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硫同位素δ^(34)S介于-7.41‰~2.91‰之间,重晶石的硫同位素δ^(34)S介于11.49‰~12.34‰之间,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并受到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Pb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7.810~18.710之间,^(207)Pb/^(204)Pb介于15.497~15.726之间,^(208)Pb/^(204)Pb介于37.858~38.834之间;其中闪锌矿变化范围略偏大,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壳,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δD_(SMOW)介于-87.4‰^-79.3‰之间,δ^(18)O_(H_2O)介于-8.10‰~0.63‰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δ^(13)C_(VPDB)介于-5.3‰^-4.6‰之间,δ^(18)O_(SMOW)介于12.30‰~13.48‰之间;与地层灰岩的δ^(13)C_(VPDB)(0.9‰~2.6‰),δ^(18)O_(SMOW)(21.86‰~23.39‰)不一致;说明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深源岩浆。以上研究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混合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机制。
路睿缪柏虎徐兆文陆建军王汝成左昌虎屈金宝赵增霞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的矿物化学及其对矽卡岩白钨矿成矿的指示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并且在与矿床内花岗斑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产有隐伏的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和中型规模的辉钼矿。钨-钼矿化的时代为晚侏罗世,与矿床内花岗斑岩侵入时代一致。然而,已有研究认为,由于该花岗斑岩规模很小,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成矿热液应来自深部岩浆房而非此花岗斑岩。为此,我们对花岗斑岩进行了仔细的镜下观测,并且对其中的副矿物和黑云母以及矽卡岩中的白钨矿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应用原位LA-ICP-MS方法测定了矽卡岩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含量,试图对白钨矿矿化的物质和流体来源提供确切的证据。通过研究,首次在矿床内花岗斑岩中发现了与未蚀变黑云母伴生的黑钨矿和铌铁矿,表明花岗斑岩至少在岩浆结晶作用晚期或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早期就已发生钨的矿物富集,为确定花岗斑岩是控制钨矿化的成矿岩体提供了依据。此外,发现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属铁叶云母)含有极高的氟含量(>3%),指示其应形成于富含氟的高分异岩浆。研究进一步揭示,矽卡岩中白钨矿的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花岗斑岩十分一致,而重稀土元素则显著亏损,而且Eu的含量较花岗斑岩更为富集。这暗示形成白钨矿的成矿流体应直接来自花岗斑岩,即:在早期无水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的沉淀导致流体中的重稀土亏损而Eu相对富集;白钨矿随后再从这种流体中沉淀。此外,白钨矿的Eu含量与Sm、Gd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Eu的分配是相对独立的行为,主要以Eu2+存在,从而指示沉淀白钨矿的流体具有还原的性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所提供的新证据,我们认为,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的钨和成矿热液应来自高分异且富F的花岗斑岩,而所需的钙则可能来自于碳酸盐围岩,即矿床内花岗斑岩应是形成钨钼矿床的物质来源,驱动热液活动的能量
丁腾马东升陆建军章荣清张世涛
关键词:花岗斑岩铌铁矿黑钨矿黑云母白钨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