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932505)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勇骥汤莹范晓燕于洋羊富光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纳米二氧化钛(TiO2)颗粒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经在化工、医药、食品、化妆品、废水处理、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研究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其市场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研究表明,TiO2在常规尺度时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而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时,其表面张力和表面能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剧增,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纳米微粒在热、磁、光敏感性和表面稳定性等方面不同于常规粒子,与人体接触后,可通过呼吸道、食道、皮肤渗透等方式进入人体,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能够产生一定生物学影响.
- 温中华姜坤宏陈飞杨勇骥汤莹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学效应小尺寸效应生物学影响废水处理
-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小鼠单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随时间变化对小鼠单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0μg/ml纳米TiO2颗粒溶液与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共培养,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分别孵育1、2、4、8、16、24h,收集细胞,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单核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纳米TiO2的平均粒径为30nm,当TiO2纳米颗粒与单核细胞作用4h以下时,细胞中有少量纳米TiO2颗粒,线粒体和内质网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或扩张,细胞核无明显变化。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核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讨论:纳米TiO2颗粒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对各细胞器产生影响,其中主要作用于细胞核。
- 汤莹谢高明雷长海羊富光于洋许珊范晓燕杨勇骥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单核细胞超微结构透射电镜小鼠
-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毒性效应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无机二氧化钛(TiO2,20~35nm)纳米颗粒进入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毒性效应的影响。方法:将TiO2纳米颗粒与HaCaT细胞共孵育4h后,收集细胞。采用透射电镜观察TiO2纳米颗粒引起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在细胞内的分布;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TiO2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后引起的细胞凋亡和坏死;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TiO2纳米颗粒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TiO2纳米颗粒通过吞噬方式进入细胞。实验组里TiO2纳米颗粒呈簇状存在于HaCaT细胞内,并使细胞有较大损伤;细胞质有溶解现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嵴结构紊乱,并肿胀崩解;核周间隙扩大、核固缩。结论:TiO2纳米颗粒具有的毒性效应能够损伤HaCaT细胞超微结构并且抑制细胞的生长。
- 羊富光汤莹于洋范晓燕许珊沈亚峰刘关省杨勇骥
-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人角质形成细胞透射电镜超微结构
- 几种纳米材料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 2010年
-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纳米材料的毒性效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纳米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材料细胞生物毒性的研究方法、纳米材料对细胞造成的毒性效应等方面,综合阐述几种纳米材料(碳基纳米材料、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等)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导向。
- 张艳芳金婵马春旺杨勇骥
-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
- 纳米材料侵入细胞的电镜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纳米材料侵入细胞的方式是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透射电镜对目前应用较广的SiO2、TiO2及Fe3O4三种纳米颗粒材料侵入细胞的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iO2纳米颗粒侵入细胞的方式是最常见的内吞方式,而SiO2及Fe3O4纳米颗粒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侵入细胞。
- 杨勇骥汤莹于洋雷长海羊富光
- 关键词:纳米材料超微结构SIO2TIO2FE3O4
- 碳纳米管对肺组织病理损伤
- 2011年
-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鼻腔滴注0.5mg/ml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颗粒悬液25d,双蒸水滴注作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种碳纳米管材料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果:SWNTS染毒组,观察到肺泡壁增厚,部分肺泡隔断裂,肺泡融合成肺大泡,肺问质有炎症细胞浸润,较高倍数下可以观察到肺组织中沉积有疑似SWNTS颗粒;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板层体溶解,出现空泡化;在肺泡巨噬细胞中,次级溶酶体增多,细胞核染色质异常;MWNTS染毒组肺组织损伤情况与SWNTS染毒组相似,但较SWNTS染毒组要轻。结论:鼻腔滴注SWNTS和MWNTS均引起肺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和超微结构变化。相同的质量浓度下,SWNTS毒理效应强于MWNTS。
- 唐凯金婵汤莹张艳芳梁豪林方兴晋若冰马春旺杨勇骥
-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肺组织病理损伤细胞超微结构
- 纳米二氧化硅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纳米SiO2悬液加入培养的HaCaT细胞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共同孵育4h,收集细胞制样,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纳米SiO2粒径为40~50nm,在不同浓度下均能进入细胞并对细胞器造成影响,影响的严重程度与纳米SiO2颗粒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吞噬作用和直接穿膜两种方式进入细胞,通过其表面能和离子效应影响细胞的超微结构.
- 汤莹于洋许珊范晓燕羊富光杨勇骥祝建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生物学效应
-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电镜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应用电镜观察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ano-TiO2)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ano-TiO2溶液加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cell)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4h,收集细胞,制样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电镜下,nano-TiO2的粒径为20~35nm。致密的nano-TiO2通过内吞进入细胞,当浓度超过200μg/mL时,细胞胞质空泡内吞噬有大量成簇的致密颗粒,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边集,出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
- 汤莹于洋雷长海范晓燕羊富光许珊杨勇骥
- 关键词:电镜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