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307021)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H指数:7
相关作者:侯喜林王彦华申书兴史公军王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白菜
  • 4篇结球
  • 4篇结球白菜
  • 4篇不结球白菜
  • 3篇霜霉病
  • 3篇霉病
  • 2篇霜霉病菌
  • 2篇水杨酸
  • 2篇葡聚糖酶
  • 2篇基因
  • 2篇病菌
  • 1篇毒性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杂交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杀虫活性物质
  • 1篇生物测定

机构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7篇侯喜林
  • 4篇王彦华
  • 2篇史公军
  • 2篇申书兴
  • 1篇王暄
  • 1篇李红梅
  • 1篇林朝朋
  • 1篇刘维红
  • 1篇林茂松
  • 1篇许才明
  • 1篇许晓春
  • 1篇申姗娜
  • 1篇董晓林
  • 1篇陈雪平
  • 1篇王梅
  • 1篇段秀峰

传媒

  • 4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蔬菜分子育种...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护色液对马铃薯切片的防褐变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配方组合的复合护色液对马铃薯切片的防褐变效果,并通过测定复合护色液处理后马铃薯切片的褐变度、总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筛选复合护色液的最佳组合配方。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切片复合护色液最佳配方组合为0.20%L-半胱氨酸(L-Cys)+0.10%植酸(PA)+2.00%柠檬酸(CA)+0.10%山梨酸钾(PS),用此复合护色液处理马铃薯切片,结合保鲜膜密封和7℃贮藏,可有效地抑制马铃薯切片的褐变以及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处理后12 d褐变度(2.533μg/g)仅为同期对照的40.0%,PPO活性(16.694 U/g)仅为同期对照的33.0%。
许晓春林朝朋
关键词:复合护色液褐变
苏北农村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供给被引量:1
2008年
以苏北泗阳县为样本,对随机抽取的202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和全面考察江苏省苏北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现阶段苏北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和原因,为探索构建适合江苏省的能够满足农村金融现实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参考。
许才明董晓林
关键词:农户金融需求
伯氏致病杆菌(Xenor habdus bovienii BE)杀虫活性物质的分离和生物测定被引量:2
2009年
对斯氏线虫(Steinernera feltiae)比利时品系的共生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BE)进行发酵培养,测定结果显示,该菌发酵液对供试昆虫大蜡螟老龄幼虫有很高的血腔毒性。对发酵液硫酸铵盐析和乙酸乙酯抽提物等衍生物进行测定,发现共生菌的杀虫物质主要为胞外和胞内蛋白成分,且胞内粗提蛋白活性明显高于胞外蛋白。对两种粗提蛋白进行Marker分子量范围为(1.43-9.72)×10^4的SDS-PAGE分析,发现胞外粗提蛋白在此分子量范围内没有明显的条带,而胞内粗提蛋白则有较明显的5个条带。研究表明胞内粗提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测定的盐析最佳硫酸铵饱和度为80%,此粗提蛋白在24h和48h后对昆虫血腔毒性的LD50值分别为4.7316g/L和1.5715g/L;其在5d后对二龄幼虫的口服LD50为253.7579μg/g。胞内粗提蛋白凝胶过滤后呈现4个峰值,分别对其进行SDS-PAGE分析,只有浓度较大的峰值1和4产生明显条带,分子量分别为6.64×10。和(2.01-2.90)×10^4的2种复合蛋白;分别对它们进行血腔和口服毒性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分子量为(2.01-2.90)×10^4的2种复合蛋白杀虫活性高于分子量为6.64×10^4蛋白的杀虫活性,其在24h和48h后对昆虫血腔毒性的LD50分别为0.3772g/L和0.1238g/L,其在5d后对二龄幼虫的口服LD50为93.0021μg/g。
段秀峰林茂松李红梅王暄刘维红
关键词:斯氏线虫大蜡螟SDS-PAGE口服毒性
白菜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以白菜抗霜霉病品种‘雪克青’cDNA为模板 ,采用RT PCR技术 ,获得了 1 0 32bp的β - 1 3-葡聚糖酶基因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 β - 1 3-葡聚糖酶基因cDNA序列编码 343个氨基酸 ,与芜菁bg1基因具有 98%的同源性 ,与拟南芥bg2基因具有 84 %的同源性。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AY395 72 0。
王彦华侯喜林史公军
关键词:白菜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
不结球白菜感染霜霉病菌后防御物质及酶的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不同霜霉病抗性的不结球白菜自交系,研究了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前,不结球白菜健康叶片中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几丁质酶与霜霉病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接种后抗病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呈现出快速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接种后24 h和96 h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小,在36 h达到峰值。接种后抗病材料的几丁质酶变化迅速,且长时间处于高活性,在48 h达到峰值;相比之下,感病材料的酶活性增高的幅度小,高活性维持时间短,在3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是诱导抗性机制的一部分。
申姗娜侯喜林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霜霉病可溶性糖SOD几丁质酶
不结球白菜接种霜霉病菌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4
2006年
冷月强侯喜林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霜霉病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3-葡聚糖酶
不结球白菜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利用同源序列法分离不结球白菜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方法根据植物抗病基因TIR-NBS-LRR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不结球白菜基因组DNA及c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获得了10个具有通读氨基酸序列的片段。同源性比较发现,该10个片段均属于TIR-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与已知R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0%~66%。与已知抗病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10个RGA序列可以分为5大类。利用RGA950作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其在基因组中存在多拷贝。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不结球白菜RGA序列,为进一步克隆不结球白菜的R基因奠定了基础。
王彦华侯喜林申书兴陈雪平王梅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抗病基因同源序列SOUTHERN杂交
不结球白菜WRKY转录因子cDNA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拟南芥WRKY转录因子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3’-RACE方法,从SA处理的不结球白菜抗病自交系苏州青中,获得了473bp的cDNA片断。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WRKY转录因子...
王彦华侯喜林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水杨酸WRKY转录因子RT-PCRRACE
文献传递
白菜抗霜霉病基因的RAPD标记被引量:21
2007年
研究了与抗霜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利用白菜抗病品种014和感病品种010杂交的F2群体144个单株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鉴定,采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分别构建抗、感病池,利用BSA法筛选了560条RAPD引物,其中引物AY12在抗感病池中扩增出多态性片段AY121238,通过F2单株验证后证明AY121238与抗霜霉病基因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为6·7cM。
冷月强侯喜林史公军
关键词:白菜霜霉病RAPD标记
白菜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苏州青’白菜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白菜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PR-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78%,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为57%~60%。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至少为2个。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2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12h,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王彦华侯喜林申书兴
关键词:白菜水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