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9A401-05)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云霞王新怡魏泽勋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Argo浮标的海面轨迹对惯性流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Argo浮标在海面漂流的轨迹信息,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轨迹进行拟合(主要是背景流和惯性流两者的拟合),得到了惯性流的流速和轨迹,从而对不同海域处海表的惯性流进行了研究分析。以5900465号浮标轨迹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30°~140°E,30°~40°N范围的海区内,惯性流的最大值为43 cm/s,最小值为3 cm/s,平均值为16 cm/s。同时发现,拟合的轨迹与原始轨迹偏差较小,这说明了此方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利用Argo浮标在海面漂流的轨迹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现在布放在各个海区的浮标漂流轨迹资料,提取关于惯性流更多的信息,同时也为研究惯性流对其它海洋动力过程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等提供了一个较好办法。
- 赵云霞魏泽勋王新怡
- 关键词:惯性流ARGO浮标
- 利用T/P卫星高度计资料调和分析南海潮汐信息被引量:13
- 2012年
- 利用j,v模型调和分析1992~2002年共10 a的TOPEX/Poseidon(T/P)海面高度距平资料,提取了南海K1,O1,P1,Q1,M2,S2,N2和K2等8个主要分潮的潮汐调和常数。分析比较了卫星上下行轨道的19个交叉点的振幅和迟角,其中M2,S2,K1和O1的平均向量均方根偏差分别是1.5,1.1,2.5和1.4 cm;将交叉点的调和常数与TPXO7.2模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2,S2,K1和O1分潮振幅的绝对平均误差均小于3 cm,迟角的最大绝对平均误差为7.8°。选取了与卫星轨道较近的8个验潮站,对验潮站的实测数据调和常数和本文所得调和常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K1分潮的向量均方根偏差为4.7 cm,M2分潮的向量均方根偏差为3.7 cm。论文结果表明利用j,v模型调和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汐信息提取是可靠的,并可为局部重力场的研究提供海洋潮汐改正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云霞魏泽勋王新怡
- 关键词:潮汐TOPEX/POSEIDO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