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RC2007064)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邢光前陈智斌鲁雅洁魏钦俊曹新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耳聋
  • 4篇线粒体
  • 4篇线粒体DNA
  • 3篇细胞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听力
  • 2篇药物
  • 2篇听力筛查
  • 2篇听性
  • 2篇听性脑干
  • 2篇听性脑干反应
  • 2篇突变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干细胞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自动听性脑干...
  • 2篇毛细胞
  • 2篇脑干

机构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邢光前
  • 5篇陈智斌
  • 4篇曹新
  • 4篇魏钦俊
  • 4篇鲁雅洁
  • 3篇杨仕明
  • 2篇赵立东
  • 2篇李利
  • 2篇叶炎林
  • 2篇郭维维
  • 2篇李海峰
  • 2篇吴金毛
  • 2篇王三南
  • 1篇孙建和
  • 1篇卜行宽
  • 1篇刘会占
  • 1篇徐金操
  • 1篇张艳
  • 1篇刘丽君
  • 1篇戴大春

传媒

  • 4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重点讨论听神经病的筛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两阶段筛查方案,即: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或病情稳定时以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发放复筛通知单,嘱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个月内转诊到我院儿童听力中心,进行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声导抗测试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诊断评估。如ABR波V反应阈>35dBnHL,则认为有听力损失。AN诊断依据:ABR缺失、严重异常或阈值≥70dBnHL,伴DPOAE正常和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结果对2007年9月—2009年4月从我院NICU出院的1343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117例(8.7%)未通过出院前的AABR初筛,其中88例(75.2%)1月后接受了AABR复筛,22例未通过。后者经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10例(7.4‰)双侧或单侧ABR阈值>35dBnHL,诊断有听力损失,其中2例(1.5‰)分别表现为双耳ABR缺失和阈值>70dBnHL,而DPOAE正常、鼓室图为单峰型以及镫骨肌声反射未引出,诊断为AN。结论本组NICU新生儿听力损失总发病率(7.4‰)及听神经病发病率(1.5‰)低于已往文献报道。本研究未发现任何可以预测AN发生的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这可能与目标人群样本量较小有关。AABR两阶段筛查法是NICU新生儿合适的听力筛查模式。
吴金毛叶炎林王三南邢光前
关键词:听力筛查听神经病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一个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家系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估线粒体单倍型对一个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家系中12S rRNA A827G突变表型的影响。方法用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家系成员mtDNA 12S rRNA基因进行A827G突变的测序验证,对携带A827G突变的家系先证者进行mtDNA全序列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与修正的剑桥参考序列比对,识别除A827G以外的突变位点。结果 5名母系成员mtDNA 12S rRNA序列分析均检测到A827G突变。与修正的剑桥参考序列及家系配偶相比,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分析显示出独特的多态性改变,除已知的12S rRNA A827G突变外,另检测到24个碱基变异,其中12S rRNA基因A783C、G786C以及ND4基因C11720A突变(L319A)为首次发现。系统进化法分析显示,上述多态性位点均位于mtDNA非保守区域。结论线粒体单倍型对该家系mtDNA A827G突变的表型表达无明显影响。
陈玉卿李海峰鲁雅洁陈智斌魏钦俊曹新邢光前
关键词:氨基糖甙类耳聋线粒体DNA单倍型
DAPT对离体培养的基底膜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的基底膜在Notch通路被阻断的情况下,毛细胞的生长变化情况。方法取新生(P0)SD大鼠耳蜗基底膜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实验组基底膜加入含Notch通路阻断剂DAPT(终浓度为5μM)的高糖培养基,对照组不加DAPT,培养5天(P5)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毛细胞的生长变化情况。P0时采用逆转录PCR检测Notch通路的存在与否,P5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阻断Notch通路后下游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经DAPT的处理后有毛细胞的增多,逆转录PCR证实了出生第一天时尚有Notch通路的存在,实时定量PCR证实DAPT处理后Hes1和Hes5表达降低,而Math1表达升高。结论新生大鼠中Notch通路活性尚存,加入Notch通路阻断剂DAPT后,抑制毛细胞生成的Hes1和Hes5表达降低,而促毛细胞生成的Math1表达升高,并且,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统计学分析发现毛细胞数目增多。
李新新杨仕明郭维维邢光前
关键词:DAPTNOTCH通路内耳毛细胞RT-PCR
一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线粒体12SrRNAG709A位点的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一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12SrRNA、tRNASer(UCN)以及核基因GJB2突变分析,研究mt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听力测试以明确诊断,收集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中18例母系成员和53名对照(包括6名父系亲属、7名配偶对照和40名当地无关对照)外周静脉血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技术对mtDNA12SrRNA、浓NAser(UCN)和GJB2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并对发现的基因突变进行计算机辅助的二级结构模拟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此家系线粒体DNA12SrRNA存在mtDNAG709A点突变,该突变未见报道;无tRNASer(UCN)基因突变;对GJB2突变分析发现4例具有299—300delAT。计算机分析显示12SrRNA的二级结构中第8、9茎环结构发生改变。结论家系中8例耳聋患者都具有线粒体12S水NAG709A位点的突变,该突变在正常人群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提示GT09A点突变与母系遗传家系成员的进行性耳聋具有相关性;10例具有G709A突变的母系遗传家系成员未出现耳聋的临床表现,提示G709A点突变可能在其他核修饰基因的协同作用下参与了听力损害的过程。
魏钦俊鲁雅洁张艳陈智斌邢光前曹新
关键词:母系遗传线粒体DNARRNA
中国汉族非综合征耳聋患者SLC26A5 IVS2-2A>G的突变
2009年
目的:探讨SLC26A5基因IVS2-2A>G突变与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市聋校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20例及同地区听力正常人100例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LC26A5IVS2-2区域,对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性质的鉴定。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序列分析在120名散发聋患者及100例听力正常人中均未检测到SLC26A5基因IVS2-2位点任何形式的碱基变异。结论:SLC26A5IVS2-2A>G在中国汉族非综合征耳聋及听力正常人群中携带率较低或无突变,其与遗传聋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评价。
刘丽君魏钦俊陈智斌鲁雅洁曹新邢光前
关键词:突变
两个线粒体12S rRNA C1494T突变及药物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2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首先,利用基因芯片对中国人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进行分子筛查,9个位点分别为:GJB2基因的35 delG、176 del16、235 delC和299 delAT;GJB3基因的538 C>T;PDS基因的IVS7-2 A>G和2168 A>G以及mtDNA 12S rRNA基因的1494 C>T和1555 A>G。然后,对两家系的先证者分别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及核基因TRMU和MTO1编码区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芯片检测发现两家系的7名母系成员均存在同质性mt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与修正的剑桥参考序列相比,2名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分析共检测到53个碱基变异,但除已知的12S rRNA C1494T突变外,其余52个碱基变异均为已报道的多态性位点;两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单体型分别是D4和D5a;TRMU和MTO1基因序列分析无异常发现。结论:线粒体DNA 12SrRNA C1494T突变是两个家系耳聋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强了该突变的表型表达;未能证实线粒体单体型以及核基因TRMU和MTO1对家系成员C1494T突变的表型具有修饰作用。
李海峰陈智斌邢光前
关键词:线粒体DNA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胚胎干细胞向内耳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李利赵立东邢光前杨仕明
关键词:细胞诱导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无限增殖组织细胞
经鼓阶胚胎干细胞内耳导入的初步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未经体外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mbyonic stem cells,ESC)导入听力正常大鼠内耳的可行性以及导入后的存活和分布情况,为ESC内耳移植治疗由毛细胞缺失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5~6周龄Wistar大鼠,10只,右耳为实验耳:经鼓阶打孔法植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ESCs;左耳为对照组,不实施手术。术前1周与术后即刻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取双侧耳蜗做冰冻切片,观察ESCs植入内耳后存活和分布情况。结果术后动物存活8只,麻醉效果好无干扰完整测完ABR动物5只。鼓阶打孔途径导入耳蜗的ESCs大部分于鼓阶聚集悬浮,少数可在鼓阶基底膜嵴和鼓阶外侧壁处贴壁;未在柯替器等中阶部位中发现有ESCs的分布。ABR检测结果显示鼓阶打孔途径导入方法对大鼠听力影响较小。结论胚胎干细胞可经耳蜗底转鼓阶打孔途径导入耳蜗,干细胞在内耳成功存活,并且对内耳损伤小,因此,它可以作为内耳细胞移植的重要方式。
李利杨仕明赵立东徐金操郭维维李丽贤孙建和刘会占邢光前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毛细胞
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DNA 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耳聋相关突变的鉴定。结果:13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共检测到11种mtDNA 12S rRNA碱基变异,其中4种已知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A827G,4.4%;T961C,1.5%;T1095C,0.7%;A1555G,1.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到12S rRNA C1494T突变以及tRNASer(UCN)基因任何形式的致聋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是南京地区汉族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基因,其常见致聋突变总携带率约为8.1%。
戴大春鲁雅洁陈智斌魏钦俊曹新邢光前卜行宽
关键词: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初探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索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初步了解听力损失在此类人群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2阶段筛查方案,即NICU新生儿在出院或转入普通病房前以AABR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个月内转诊到我院儿童听力中心,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结果:对2007-09-2008-08从NICU出院的824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70例(8.5%)未通过出院前的AABR初筛,其中55例(78.6%)1个月后接受了AABR复筛,9例未通过。后者经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3例确诊患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例患听神经病。听力损失总患病率0.48%。结论:AABR两步法可能是NICU新生儿合适的听力筛查模式;本组新生儿听力损失患病率低于已往文献报道。
吴金毛叶炎林王三南邢光前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重症监护病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