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1NZ0075)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永明谢碧文齐泽民王芳岳兴建更多>>
相关机构: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市第六中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宽体
  • 2篇营养
  • 2篇营养成分
  • 2篇幼鱼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年龄
  • 2篇组织学
  • 2篇肌肉
  • 2篇肌肉营养
  • 2篇肌肉营养成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家族
  • 1篇性状
  • 1篇养殖
  • 1篇幼鱼生长
  • 1篇脂肪酸
  • 1篇生物信息
  • 1篇食性
  • 1篇同位素

机构

  • 13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内江市第六中...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10篇王永明
  • 9篇谢碧文
  • 6篇齐泽民
  • 5篇王芳
  • 4篇岳兴建
  • 3篇吴英
  • 3篇史晋绒
  • 2篇王淯
  • 2篇覃川杰
  • 2篇邹远超
  • 2篇李斌
  • 2篇陈瑜
  • 1篇徐丹丹
  • 1篇何学福
  • 1篇曹敏
  • 1篇王志坚
  • 1篇颉江
  • 1篇陶敏
  • 1篇陈香
  • 1篇胡雨

传媒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淡水渔业
  • 2篇四川动物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体沙鳅脑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鱼类脑结构及其与生态习性的相关性,采用HE及Nissl染色法对健康性成熟宽体沙鳅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宽体沙鳅脑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五部分组成。嗅叶为典型的“鲤型”嗅叶;大脑视前核呈索状排列,未见视前核大、小细胞群;间脑乳头体及副错位核清晰可见,血管囊及下叶发达;中脑视盖由5层构成;小脑发达,由3层构成;延脑分化出面叶和发达的迷叶。这表明,宽体沙鳅视觉稍有退化,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及运动中枢发达,生活中主要依靠嗅觉、听觉、触觉、味觉觅食及逃避敌害。
史晋绒张青莲沙小宇王永明谢碧文
关键词:组织学
沱江宽体华鳅繁殖特性被引量:10
2014年
对2010年4~11月采集于沱江资中段的573尾宽体华鳅(Sinibotia reevesae)进行了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华鳅性腺发育分为6期,5月卵巢发育到Ⅳ期,精巢发育到Ⅴ期。繁殖期在5~8月,盛期为6~7月,可通过胸鳍和生殖孔差异辨别性别。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5,2~3龄性成熟,性成熟最小年龄两性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雄性(Ⅴ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1 mm,体重5.43 g,成熟系数4.76%,雌性(Ⅲ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6 mm,体重7.80 g,成熟系数1.46%。成熟卵巢中卵子大小基本一致,卵径分布为单峰型,属于单次产卵类型;繁殖群体体长76~120 mm,体重7.80~41.60 g;卵小,沉性,野生条件下胚胎发育需要流速较快的流水环境。
王永明谢碧文王芳岳兴建王淯齐泽民吴英申绍祎
关键词:繁殖特性
人工养殖宽体沙鳅亲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探究人工养殖条件下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亲鱼的肌肉营养组成,为其营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30尾人工养殖宽体沙鳅亲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宽体沙鳅亲鱼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75.24±2.25)%、(1.15±0.01)%、(19.32±0.33)%和(6.60±0.59)%;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肌肉干重的(76.42±0.62)%,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WEAA/WTAA)为39.96%,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WEAA/WNEAA)为66.55%。氨基酸中以鲜味特征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为4.54 mg/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3.94。共测得脂肪酸2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0.99±0.02)%,EPA和DHA总含量为(3.54±0.04)%。人工养殖宽体沙鳅亲鱼营养丰富均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唐瑞王永明谢碧文史晋绒覃川杰周家辉陈红萍冯翠齐泽民葛正良
关键词:营养成分人工养殖肌肉
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食性特征的C、N同位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应用C、N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肠含物分析对我国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不同发育阶段食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中华沙鳅δ^(13)C、δ^(15)N平均值分别为(–22.48±0.85)‰、(10.09±0.69)‰;不同体长段δ^(13)C(P<0.05,F=2.44)、δ^(15)N(P<0.01,F=6.06)值差异显著,暗示了中华沙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食性转变现象;体长<80 mm的个体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和藻类,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体长>80 mm的个体,其食物以虾类、淡水壳菜和水生昆虫为主,属肉食性鱼类。中华沙鳅营养级位于2.02—2.47,与长江上游多种底栖型鱼类生态位相似;食物竞争可能是导致其摄食强度弱和资源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野生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李斌陶敏徐丹丹倪露芸王永明王芳谢碧文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食性
硫酯蛋白家族保守区域分析
2012年
硫酯蛋白家族(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s,TEPs)广泛分布于动物界,在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家族成员多,分子进化关系复杂.本研究从基因数据库中挑取已收录TEPs家族各成员的氨基酸全序列,包括α2-巨球蛋白、补体3、补体4、murinoglobulins、卵巨球蛋白、妊娠区带蛋白,α-1-抑制因子等.多重序列比对分析TEPs家族各成员间功能位点和保守区域的变化,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TEPs家族分子进化.TEPs家族除保守的GC*EQ**硫酯键区域及两侧的脯氨酸残基,还有7个完全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及G*****Q*T,FPETW,QTD,KPTVK等保守区域.上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TEPs家族分子进化及动物非特异性免疫进化提供参考.
覃川杰王永明颉江陈香廖潇
关键词:生物信息基因
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考察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的生长特性。【方法】以各自1对亲鱼人工繁殖获得的60d龄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和两者的杂交种幼鱼(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为研究对象,经15d人工饲料驯化后,进行为期210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对三者的生长、饲料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的绝对生长率接近,并均比杂交种的绝对生长率高,且与后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中华沙鳅的相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其他两种鱼的这两项指标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宽体沙鳅的丰满度最高,且3种鱼丰满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沙鳅的饲料总消化率最高,宽体沙鳅的次之,杂交种的最低,且杂交种与中华沙鳅间的这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蛋白质消化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中华沙鳅的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为最高,与宽体沙鳅和杂交种的对应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宽体沙鳅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相比,杂交种的两种酶活性更高,且与前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华沙鳅比宽体沙鳅更偏肉食性,三者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中华沙鳅最高,宽体沙鳅次之,杂交种最低。
黄先全王永明罗霞董春燕覃川杰李斌谢碧文葛正良
关键词:杂交种幼鱼生长消化酶
红唇薄鳅泌尿系统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组织学技术对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的泌尿系统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红唇薄鳅的头肾极小,属淋巴器官。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和膀胱组成。中肾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有聚集现象且在中肾中段分布最多,肾小球大小(64.00±5.10)μm,属于典型淡水真骨鱼类的中肾单位。肾小管可分为颈段、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第一、二近端小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游离面具丰富的刷状缘。远端小管与集合管管腔游离面无刷状缘。输尿管上皮为假复层上皮,粘膜下层甚薄或缺失,肌层由环肌和纵肌组成,两者界限不清。膀胱为输尿管膀胱,粘膜上皮为变移上皮,上皮中有分泌细胞分布。
史晋绒王永明谢碧文曹敏陈瑜齐泽民
关键词:泌尿系统组织学
宽体沙鳅精子超微结构及Na^+、K^+、Ca^2+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选取健康的性成熟雄性宽体沙鳅,运用JSM 6510LV型扫描电镜、H-7500型透射电镜及Motic-BA210数码显微镜分别观察了宽体沙鳅精子的超微结构及不同浓度Na^+、K^+、Ca^(2+)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宽体沙鳅精子头部圆球形,无顶体,细胞核后端有一植入窝凹陷,凹陷深度为细胞核长径的1/6。中片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中心粒复合体分为近端中心粒和基体,两者呈"L"型排列;袖套呈两侧不对称分布,一侧狭长,另一侧肥厚。尾部主要由轴丝组成,为典型的"9+2"型双联微管结构,微管动力蛋白臂明显。以Na Cl、KCl和Ca Cl_2浓度分别为75 mmol·L^(-1)、0.5 mmol·L^(-1)和5 mmol·L^(-1)作为宽体沙鳅精子的激活介质,效果最佳。建议实际生产中选取合适的激活介质进行人工授精。
王永明陈瑜胡雨谢碧文岳兴建王芳齐泽民王淯
关键词:精子精子活力
中华沙鳅(♀)与宽体沙鳅(♂)杂交种的胚胎发育被引量:5
2014年
以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获得受精卵,运用数码体视显微镜对杂交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拍照,并对杂交种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受精卵直径1.41 mm±0.16 mm,吸水膨胀后直径达1.91 mm±0.09 mm,半漂流性。25℃±0.5℃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历时25 h 50 min孵出。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27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全长4.71 mm±0.12 mm。经统计,杂交种受精率46.84%,孵化率72.84%,仔鱼畸形率8.62%,表明这两种沙鳅属间杂交表现出亲和性。
王永明谢碧文岳兴建王芳齐泽民王淯吴英
关键词:杂交种胚胎发育
沱江宽体华鳅的年龄与生长被引量:6
2015年
2010年4~11月,在沱江的资中.隆昌段采集宽体华鳅(Sinibotiareevesae)573尾,研究了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微耳石厚度适中,易于磨片,且磨片后轮纹清晰,能准确反映宽体华鳅的年龄情况。收集到的沱江宽体华鳅体长主要分布在80~100mm,占总数的67.54%;体重主要分布在8~20g,占总数的69.11%;年龄由2~6龄组成,以3~4龄为主,占85.91%;种群雌雄性比为1:1.11。体长(L,单位mm)和体重(W,单位g)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表达式为W=5×10-6L3.2868(n=573,R2=0.8202),为近等速生长类型。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28.72[1-e.-0.1974(t+1.66]和Wt=42.95[1-e-0.1974(t+1.66]-3.2868。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为dL/dt=25.4133e-0.1974(t+1.66和d2L/dt2=-5.0158e-0.1974(t+1.66)[1-e-0.1974(t+1.66),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为dW/dt=27.8666e-0.1974(t+0.66)[1-e—0.1974(t+1.66)]2.2868和d2W/dt2=5.5009e-0.1974(t+1.66[1-e-0.1974(t+0.66)]1.2868×[3.2868e-0.1974(t+0.66)-1]。生长拐点年龄为4.37,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9.46mm和12.99g。分析显示,沱江资中-隆昌段宽体华鳅自然种群资源未遭到严重破坏,但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和选择合适的渔具、渔法是进行其资源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王永明谢碧文邹远超王芳岳兴建齐泽民王淯吴英
关键词: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