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705026)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韩高荣汪建勋赵高凌张溪文翁文剑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光催化
  • 3篇光催化性
  • 3篇
  • 3篇催化
  • 3篇催化性
  • 2篇水性
  • 2篇硼硅玻璃
  • 2篇硼硅酸盐
  • 2篇亲水性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光谱
  • 2篇硅玻璃
  • 2篇硅酸
  • 2篇硅酸盐
  • 2篇硅系
  • 2篇TIO
  • 1篇带隙
  • 1篇等离子体增强
  • 1篇等离子体增强...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蓝星新材...

作者

  • 9篇韩高荣
  • 6篇赵高凌
  • 6篇汪建勋
  • 3篇应浩
  • 3篇张溪文
  • 2篇彭琳
  • 2篇翁文剑
  • 2篇刘史敏
  • 2篇李喆
  • 2篇李秀明
  • 1篇李杨
  • 1篇林明贤
  • 1篇郭玉
  • 1篇陈莹莹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介质阻挡放电化学气相沉积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化学气相沉积(DBD-CVD)法,以四异丙醇钛(TTIP)作为钛源,氨气(NH3)和笑气(N2O)分别作为氮源的气相反应先驱体,成功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掺氮二氧化钛(TiO2)薄膜。SEM、XRD、XPS和UV-Vis透射光谱研究表明:所制得的掺氮二氧化钛薄膜均为锐钛矿相,氮源的引入对TiO2薄膜晶粒成长、晶体取向、表面形貌影响很大,并促使光吸收限红移,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效率,并改善了薄膜表面的亲水性能。且NH3掺氮效果整体好于N2O。
李喆张溪文韩高荣
关键词:光催化性亲水性
网络修饰体对铕-镝共掺铝硼硅酸盐玻璃白光发光影响
2009年
采用高温熔融的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一系列添加不同网络修饰体氧化物的Eu2O3和Dy2O3共掺杂铝硼硅酸盐玻璃,并测试了其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性能。从发射谱中可以看到归属于Eu2+、Eu3+和Dy3+离子能级跃迁的蓝、绿、黄、红等多色发射带共存。这些发射带之间的相对强度会随着网络修饰体氧化物的改变而变化,从而导致发光色度的变化。加入适当的网络修饰体氧化物可得到合适的白光发射。此外,在空气中制备过程中发生了Eu3+→Eu2+的还原反应。用Li2O取代ZnO时,该还原反应程度降低,而用CaO取代BaO时该还原反应程度增强,其机制与玻璃组分的光碱度有关。
刘史敏赵高凌李秀明应浩刘军波汪建勋韩高荣
铝硼硅系玻璃中Al2O3,B2O3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熔融退火方法制备SiO2-B2O3-Al2O3-RO(MgO,CaO,SrO,BaO)系玻璃。玻璃的成分范围如下:SiO2(66 mol%),B2O3(6.38-12.94 mol%),Al2O3(9.06-15.6...
彭琳赵高凌刘史敏应浩汪建勋韩高荣
关键词:化学稳定性
文献传递
低铝高硼硅玻璃基本形成过程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800℃,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其工作温度和熔化温度较NCS均有大幅提高,分别为1375~1160℃和1699℃。热膨胀曲线表明所制备的ABS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α(20~300℃)=3.9×10-6K-1,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
李秀明赵高凌刘史敏应浩刘军波汪建勋韩高荣
关键词:熔制过程粘度
SiC_xO_y/SnO_2:F/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2008年
本文制备了具有低反射率特性和光催化性能的三层复合薄膜SiCxOy/SnO2:F/TiO2。SiCxOy层直接沉积在玻璃基体上,作为障碍层避免离子从玻璃基板扩散到最外的功能层。而SnO2:F和TiO2作为功能层则分别使复合薄膜具有低反射率和光催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与纯TiO2薄膜相比,复合薄膜由于表面粗糙,以及TiO2到SnO2层界面间的电子移动,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另一方面,由于SnO2:F层的低E特性,复合薄膜的远红外反射率随着TiO2薄膜厚度逐渐增加而减少。
陈莹莹张溪文郭玉韩高荣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亲水性
掺铒氟氧化物透明玻璃陶瓷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
采用高温熔融及热处理工艺,制备了透明度良好的Er3+离子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下,玻璃陶瓷微晶结构、紫外.可见波段吸收光谱、近红外发射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Er3+浓度的增加, 玻璃...
刘史敏赵高凌李杨应浩汪建勋韩高荣
关键词:铒离子掺杂氟氧化物微晶结构光谱特性
文献传递
无碱铝硼硅系玻璃结构的红外光谱被引量:29
2007年
用熔融退火方法制备无碱SiO2-B2O3-Al2O3-RO(R=Mg,Ca,Sr,Ba)系玻璃。玻璃的成分范围以摩尔计为:SiO2,64.17%~70%;B2O3,7%~14.12%;Al2O3,9.88%~16.94%;RO总量,12%(2.4%MgO,4.8%CaO,2.4%SrO,2.4%BaO)。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上述玻璃系统结构随成分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玻璃结构与热膨胀系数、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l含量较高的铝硼硅系玻璃中,B更多的以[BO3]形态存在。随着SiO2和B2O3摩尔比的增大,[BO3]的量有所减少,而热膨胀系数呈增加趋势,密度出现极大值。随着Al2O3和B2O3摩尔比的增大,[BO3]的量出现极值,热膨胀系数也出现极值,密度总体趋势是增加的。铝硼硅系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密度等物理性质与玻璃结构密切相关。
彭琳赵高凌应浩汪建勋翁文剑韩高荣
关键词:玻璃结构热膨胀
掺硼纳米非晶硅的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沉积p型纳米非晶硅薄膜(na-Si∶H),系统地研究了掺杂气体比(B2H6/SiH4)、沉积温度、射频电源功率对薄膜结构、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轻掺硼有利于非晶硅薄膜晶化,但随着掺硼量的增加,硼的"毒化"作用又使薄膜变为非晶态;与p型a-Si∶H相比,掺硼纳米硅薄膜的光学带隙Eopt较高,电导率较高,电导激活能较低,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太阳能电池窗口层材料。
李喆张溪文韩高荣
关键词: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硼掺杂光学带隙
基板温度对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TiO_2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以Ti(OC_3H_7)_4为先驱体,SnO_2:F镀膜玻璃为基板,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TiO_2/SnO_2:F复合薄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一近红外透射光谱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红石相的SnO_2:F底膜促进了TiO_2金红石相的形成:当基板温度为480℃时。TiO_2/SnO_2:F复合薄膜出现针状结构。但随着基板温度继续升高,针状结构消失。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随基板温度而变化,其值为60%~90%,基本满足建筑物的采光要求。当基板温度为530℃时,TiO_2/SnO_2:F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最好。
林明贤赵高凌汪建勋翁文剑刘军波应益明韩高荣
关键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节能光催化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