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B05-070401-32)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廖伯寿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种质
  • 3篇花生
  • 2篇SSR遗传多...
  • 1篇新种质
  • 1篇野生
  • 1篇野生花生
  • 1篇油酸
  • 1篇育成
  • 1篇育成品种
  • 1篇远缘
  • 1篇远缘杂交
  • 1篇杂交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分析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中国花生
  • 1篇青枯
  • 1篇青枯病
  • 1篇种质创新
  • 1篇小核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任小平
  • 5篇姜慧芳
  • 5篇廖伯寿
  • 4篇黄家权
  • 3篇张晓杰
  • 3篇雷永
  • 2篇王圣玉
  • 2篇吕建伟
  • 1篇晏立英
  • 1篇陈玉宁

传媒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SSR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2
2010年
从206对SSR引物中筛选26对引物对我国花生全套小核心种质298份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似系数为0.51~0.99,其中种质zhh1497与zhh1398遗传差异最大。检测到3个在不同植物学类型中特异表达的标记带型,包括普通型1个(2A06/440),龙生型1个(2A06/440),珍珠豆型1个(PM443/270),多粒型2个(PM443/270,9E08/500)。分析结果表明,多粒型花生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大,平均相似系数最小,其次是普通型花生,龙生型和中间型花生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小,平均相似系数较大。在我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国外引入资源的多态性信息量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我国本土资源的对应值。在我国本土花生资源中,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资源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地区。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王圣玉雷永晏立英廖伯寿
关键词:SSR遗传多样性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及脂肪酸分析与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种质1份。在主要脂肪酸中,棕榈酸平均含量10.74%,变异范围7.9%-13.5%;硬脂酸2.85%,变异范围1.8%-3.9%;油酸46.36%,变异范围37.0%-64.7%;亚油酸32.86%,变异范围18.0%-40.4%;饱和脂肪酸含量19.21%,变异范围15.2%-22.1%。普通型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于其他类型,而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低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酸种质4份,低棕榈酸种质19份,低饱和脂肪酸种质7份。通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高油酸种质和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均同时具备低棕榈酸的优良特性。SS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根据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20份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为这些优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廖伯寿
关键词:含油量脂肪酸
中国花生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5
2011年
以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涉及来源于中国本土的145份地方品种和67份育成品种为材料,应用SSR技术从20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5对扩增效果好的多态性引物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各具有特殊带型及各自独特的遗传特性。相似系数和多态性信息量均表明,地方品种的多样性比育成品种丰富,其中:地方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57~0.99,平均0.795,多态性信息量0.530 0;育成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0.63~0.99,平均0.810,多态性信息量0.463 3。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94,变异范围0.56~0.99。(2)对不同生态区来源的分析表明,除黄河流域外其他各生态区地方品种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40 7~3.518 5和0.816 4~0.879 4)均比育成品种的对应值(分别为1.701 2~2.145 6和0.482 9~0.802 2)大,并以长江流域生态区地方品种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分别为3.518 5和0.879 4。(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核心种质中,中国本土资源分为3个品种群,即地方品种密枝亚种群、地方品种疏枝亚种群和育成品种群,与花生的亚种分类一致。(4)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出一批遗传差异较大的材料,其中zhh1398与zhh0041的遗传差异最大,相似系数为0.56,为花生品种的遗传改良及作图群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姜慧芳任小平陈玉宁张晓杰黄家权廖伯寿
关键词:花生育成品种SSR遗传多样性
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对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155份材料青枯病的抗性鉴定,研究利用核心种质发掘抗青枯病材料的有效性,并研究抗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抗青枯病鉴定,获得ICG9249和ICG12625两份抗青枯病材料,其平均抗性达到了91.7%。与中国核心高抗5份种质共同作为材料,以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选用的58对SSR引物中,24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这些引物能在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7个DNA片段。结果表明,7份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7~0.71,平均为0.49。其中ICG12625和撮豆、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大(0.71),嵊县小红毛和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小(0.17)。经过统计,两两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达0.50以上的有12个组合,说明了这些抗青枯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两份ICRISAT微核心种质材料与中国核心种质距离较远,且具有优良的植物学性状。因此,ICRISAT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材料的发掘对扩宽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育种的遗传基础极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为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
关键词:花生核心种质青枯病SSR
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远缘杂交创造高油酸低棕榈酸花生新种质被引量:31
2009年
以花生属19个近缘野生物种87份种质和113份栽野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系统分析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栽培种花生脂肪酸改良中的潜力。结果表明,野生花生的棕榈酸含量与栽培种花生相似,硬脂酸和油酸含量略低于栽培种花生,亚油酸含量略高于栽培种。不同物种间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资源间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A.rigonii棕榈酸含量较低,A.pusilla和A.duranensis油酸含量较高,A.batizocoi亚油酸含量较高,A.rigonii和A.duranensis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幅较大。发掘出油酸含量达60%以上的野生资源2份(19-6,A.duranensis和23-1,A.sp.),亚油酸含量达40%以上的资源7份,其中A.rigonii(编号为11-4)亚油酸含量高达48%,是目前所发现的花生资源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种质。远缘杂交后代脂肪酸的变异远远超过亲本间的差异,而且不同组合间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远缘杂交获得了6份油酸含量达64.0%以上且棕榈酸含量在8.5%以下的新种质,其中yz8913-8油酸含量达67.85%,比其栽培种亲本提高近30个百分点,且棕榈酸含量仅7.60%。SRAP检测表明,这6份远缘杂交后代除整合了亲本的DNA片段外,还产生了新的DNA片段,有的还丢掉了亲本的某些片段。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其中4份种质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
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廖伯寿
关键词:野生花生远缘杂交种质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