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28Y)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建常赵金花王鹏徐长朋陈运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山东省地震局博士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震源
  • 4篇震源机制
  • 4篇矩张量
  • 3篇反演
  • 2篇全波
  • 2篇子群
  • 2篇粒子群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形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诱发地震
  • 1篇震波
  • 1篇振幅
  • 1篇振幅谱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分析
  • 1篇双差
  • 1篇双差定位

机构

  • 6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6篇郑建常
  • 3篇徐长朋
  • 3篇赵金花
  • 3篇王鹏
  • 2篇陈运泰
  • 1篇李冬梅
  • 1篇林眉
  • 1篇吕子强
  • 1篇许萍
  • 1篇穆娟

传媒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双力偶模型振幅谱反演方法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发展了一种基于全波形振幅谱的频率域双力偶震源机制反演方法.通过理论振幅谱与观测振幅谱的拟合搜寻断层面参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稳定可靠的解.数值试验表明,在定位误差较大,以及台站布局较差的情况下,振幅谱反演仍可较为准确地得到震源机制,并且由此计算得到的最优震源深度仍比较接近真实的震源位置.使用该方法用2010年5月17日渤海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与加权P波初动解非常一致.应用该方法对山东半岛及近海地区2003—2010年14次ML≥4.0地震震源机制进行了估计.
郑建常陈运泰
关键词:矩张量频率域震源机制粒子群优化振幅谱全波
区域全波形反演美国三次中强地震的震源矩张量被引量:1
2013年
使用区域震中距范围(1~5)的全波形记录,反演了美国三次中强地震的震源矩张量(2011年11月6日俄克拉荷马MS 5.6、2011年8月23日科罗拉多MS 5.5和弗吉尼亚MS 5.8级地震),并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不同方法得到的解对比,结果显示这些解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的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我们使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反演过程的非线性求解,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准确的解.本文的方法可以用于中强地震的震后机制快速反演中.
郑建常王鹏林眉穆娟徐长朋李冬梅
关键词:矩张量震源机制粒子群非线性反演
基于S变换的矿山地区地震波形时频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使用S变换对2010年淄博矿山地区发生的一组地震事件进行时频分析,并将其能量谱与典型的矿震和天然地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博山震群中,部分事件的主频率偏低,普遍能量衰减较快等特点符合一般矿震事件的特征,但这组事件的能量密度谱随频率轴的展布较宽,频率成分丰富等特点又与天然构造地震的特点一致。说明这组事件不同于一般由采矿作业引发的矿震活动,可能是由于煤层的采空区强烈改变地下岩层内的应力分布,其他人为活动诱发了与王母山断裂有关的浅层构造活动的结果。
郑建常徐长朋赵金花王鹏
关键词:S变换矿震时频分析
基于Langston分解和Hilbert变换约束的区域偏量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基于Langston的震源机制分解方法以及Minson和Dreger修正后的近场位移的解析解表达式,给出了一种区域纯偏量矩张量的求解方法,方法使用基于Hilbert变换的波形包络作为增强约束.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位准确且速度结构已知的情况下,背景高斯噪声水平达30%时,该方法仍可以得到较稳定的解;使用0.01—0.1Hz的中长周期频段进行反演,在随机震相到时误差最大±3s的情况下,近90%的情况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解.速度结构模型的干扰试验表明,平均模型接近真实地壳结构时,可以得到接近真实的解;模型与真实的地壳结构的误差在10%以内时,得到的解与真实解比较接近;误差接近20%时,矩张量解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地震的定位误差主要影响震源深度的判定,从而导致最终解中出现虚假的非双力偶成分,但在约束为偏量矩张量的情况下,反演得到的断层面参数与真实解偏差不大;在台站方位角覆盖较差(<60°)的情况下,使用平均模型仍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解.使用该方法研究了2010年10月24日河南周口太康MW4.7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显示矩张量解与初动符号解较为一致.
郑建常陈运泰
关键词:矩张量反演
濮阳小震集中区发震机理分析与讨论被引量:11
2013年
综合小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两方面的结果,对濮阳小震集中区小震丛集活动的发震机理进行了分析。双差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地震震源位于聊考主干断裂上,与断层的产状吻合;5次ML≥3.5地震的震源机制显示,双力偶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观测波形,小震震源机制主要为走滑型,初动符号呈象限分布;在参考了油田地质构造背景资料后,对濮阳小震集中区中、小地震活动与油田采油作业之间是否存在注水诱发关系进行了讨论。
郑建常吕子强许萍陈亚红赵金花
关键词:双差定位震源机制注水诱发地震
2010年1月15日濮阳4.2级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被引量:2
2012年
使用ISOLA波形反演方法,对2010年1月15日濮阳4.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为:节面A:走向63°,倾角89°滑动角134°;节面B:走向153°,倾角44°,滑动角1°;标量地震矩1.0×10^(15)N·m,震源深度5 km。研究发现,由于使用相对简化的速度模型,波形拟合程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而逐渐变差。
郑建常赵金花王鹏徐长朋
关键词:震源机制矩张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