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M5010)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时保宏黄静张艳张雷郑飞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运用流体包裹体资料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藏史被引量:14
- 2015年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是该区油藏发育的重点层位。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偏光-荧光观察、均一温度测试、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结合埋藏热演化史资料,确定了姬塬地区长9油藏的充注期次。分析表明,长9储层烃类包裹体物理相态主要为发绿色、黄绿色荧光的液态烃、含气烃的液态烃两类。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连续,具有明显的单峰分布特征,对应温度为100-120℃,盐度分布也较集中,峰值区间NaCl浓度为3%-5%,表明发生过一期连续、流体性质和交换作用变化不大的烃类运移、充注过程。同样,石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特征及参数统计结果也佐证了姬塬地区长9储层经历了一期烃类充注,充注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形态相似,波峰近似,λmax为495 nm,对应绿色、黄绿色荧光区。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地热史综合分析得出,姬塬地区长9原油充注过程发生距今120-130 Ma,即早白垩世中、晚期为主要的油气成藏期。
- 时保宏张艳张雷黄静唐朝
- 关键词:均一温度荧光光谱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22
- 2014年
-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不但沉积了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而且还发育一定规模的储层。对储层所处沉积环境、储层特征、成岩相及生、储、盖组合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7储层烃源条件优越,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半深湖—深湖相浊积岩,岩石类型以低成分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8.45%,渗透率平均0.12×10-3μm2,属超低孔低渗储层;发育5种成岩相类型。最有利成岩相为胶结作用—微孔粒间孔和溶蚀作用—溶孔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有限;储层物性最差的为压实胶结—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较广。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差,纵向隔夹层多,油气只能通过垂向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在遇到泥岩遮挡层或致密砂岩遮挡时在相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聚集成藏。
- 时保宏郑飞张艳黄静张雷
- 关键词:烃源条件储集条件成藏条件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长7浊积岩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浊积岩特征及成藏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沉积层理、沉积构造及砂岩粒度等反映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沉积时在深湖一半深湖相发育浊积岩。长7浊积岩的电性响应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曲线具有明显的齿化现象,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则表现为不稳定沉积、相带变化大等特点。浊积岩储集体的物性条件相对较差,孔隙度平均为8.5%,渗透率平均为0.12×10-3μm2,属超低孔、低渗储层,但由于其紧邻优质烃源岩,成藏条件优越,可大面积成藏。
- 时保宏张艳张雷杨亚娟
- 关键词:浊积岩储集条件成藏组合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中部延长组长7储层致密化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中部长7油层组砂岩孔隙度平均为9%,渗透率为0.1×10-3μm2,属致密储层范畴。储集体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相重力流环境下砂质碎屑流砂岩及浊积砂岩,具有粒度细、填隙物含量高、孔喉形态弯曲复杂,分布集中以及次生长石溶孔发育、原生粒间孔较少等特征。运用铸体薄片、X-衍射、包裹体及电子探针等微观测试分析资料,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沉积、成岩及烃类充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三大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半深湖—深湖相砂岩特有的沉积特征导致储层压实作用强烈,使孔隙减少22%,是储层物性变差的关键因素;长7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酸溶蚀长石等易溶物质,产生次生溶孔,对致密储层物性改造有益;烃类大量生成后的偏碱性环境利于晚期含铁碳酸盐等胶结作用进行,是生排烃高峰期后储层变致密的决定性因素。
- 时保宏黄静陈柳杨帆吕剑文
- 关键词:成岩作用致密储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