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10132)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谢晓峰王金海王树博尚玉明周涛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液流电池
  • 2篇全钒液流电池
  • 1篇添加剂
  • 1篇稳定性
  • 1篇快速充电
  • 1篇极化效应
  • 1篇荷电状态
  • 1篇钒电池
  • 1篇仿真
  • 1篇充电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谢晓峰
  • 2篇王树博
  • 2篇王金海
  • 1篇唐耀庚
  • 1篇姚敦平
  • 1篇潘建欣
  • 1篇周涛
  • 1篇吕亚非
  • 1篇李小山
  • 1篇尚玉明
  • 1篇王要武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钒液流电池模拟与仿真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全钒液流电池(VRB)的模拟和仿真是电池系统设计、放大、控制和优化的基础。根据VRB模型的复杂程度,本文详细介绍了VRB经验和半经验模型的研究内容,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机理模型研究,对比分析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了VRB模拟和仿真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建立接近真实的模型以及与实际运行控制系统联合,同时模拟仿真的实体也应从单电池向电堆、模块和电池系统发展。
潘建欣谢晓峰王金海王树博尚玉明周涛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仿真
全钒液流电池阴极电解液稳定性被引量:6
2011年
在钒硫酸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对钒电池阴极电解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分别对含1%的草酸、草酸铵、乙二胺四乙酸、葡萄糖、D-果糖、α-乳糖的V(Ⅲ)硫酸溶液进行了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上述添加剂后,溶液中V(Ⅲ)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有所提高,羧酸类化合物比羟基类化合物的效果更加明显,更适合作为阴极电解液的添加剂。当采用1%草酸的1.8mol.L-1 V(Ⅲ)硫酸溶液作为阴极电解液和2mol.L-1 VOSO4硫酸溶液作为阳极电解液组装钒电池时,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表明此时钒硫酸溶液具有较高的单位体积电容量。
李小山谢晓峰吕亚非
关键词:钒电池添加剂荷电状态
钒液流电池变电流快速充电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电池快速充电基本原理,采用了变电流间歇恒压充电方法,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自制单片钒液流电池进行了一系列的充放电测试,获得了最佳充电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变电流间歇恒压充电方法,充电时间相比恒流恒压充电方法缩短近50%;且获得了大致相同的放电容量,放电比率为100%;多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未见衰减,取得了良好充电效果。
姚敦平唐耀庚谢晓峰王金海王树博王要武
关键词:极化效应快速充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