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140)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惠林谢瑞娟朱雪松王根林陈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椎体
  • 6篇椎体成形
  • 6篇椎体成形术
  • 6篇骨水泥
  • 6篇成形术
  • 5篇磷酸钙
  • 5篇磷酸钙骨水泥
  • 5篇后凸
  • 5篇后凸成形
  • 5篇后凸成形术
  • 3篇丝素
  • 3篇椎体后凸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细胞
  • 3篇骨折
  • 2篇疏松性
  • 2篇丝素蛋白
  • 2篇体外
  • 2篇细胞相容性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3篇泗洪县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9篇杨惠林
  • 6篇谢瑞娟
  • 4篇陈晓庆
  • 4篇王根林
  • 4篇朱雪松
  • 3篇干旻峰
  • 3篇汤长华
  • 3篇张晓慧
  • 3篇李明忠
  • 3篇张杰
  • 2篇冯国新
  • 2篇周晓宇
  • 2篇张志明
  • 2篇丁涛
  • 2篇纪兆亮
  • 2篇耿德春
  • 2篇赵曙
  • 2篇卢神州
  • 2篇吴继彬
  • 1篇朱冬承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纺织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丝绸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最严重的许发症为骨折,其中,最常见的骨折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0VCF)。仅我国每年新增OVCF患者约181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疏松性骨折公共卫生问题
干燥温度对丝胶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茧层丝胶为原料,干燥温度作为主要条件制备丝胶膜,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DTA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干燥温度对丝胶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100℃温度范围内,干燥温度对丝胶蛋白质的聚集态结构有显著影响。30℃干燥后膜内的丝胶聚集态结构基本为无定形,随着干燥温度的提高,膜内丝胶蛋白聚集态结构的紧密度增大,80℃以上增加明显。40℃左右是丝胶蛋白发生显著变性的重要温度区域。
谢瑞娟李明忠朱美男严明
关键词:丝胶干燥温度聚集态结构
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生物活性充填材料的体内降解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和硫酸钙骨水泥(CSC)在椎体内的演变过程,为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中寻找更为合适的充填材料.方法 对24只成年雌性绵羊的L2~L5椎体制作骨缺损,随机注入CPC、CS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剩余的椎体作为空白对照,并以L6椎体作正常对照.术后2周、12周和24周分别随机处死其中8只绵羊,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不脱钙组织学分析.结果 CSC组和CPC组椎体被填充材料明显增强,但CSC组椎体力学性能自2~12周呈现下降趋势,而到24周时又出现回升.CPC组椎体力学性能自2~24周呈上升趋势.12周时3组新骨形成量差异不明显,CSC已被大部分吸收 植入24周时新骨形成量CSC组>空白组>CPC组,CPC出现了明显的吸收,而CSC仅有少量残留.结论 CSC与CPC初期均能明显增强椎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CSC在体内降解迅速,而CPC在体内降解缓慢.
朱雪松陈晓庆陈春茂王根林顾勇耿德春张志明杨惠林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成形术
骨水泥对椎间盘细胞凋亡、基质蛋白多糖及胶原代谢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材料对藻酸盐凝胶系统中的椎间盘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兔椎间盘标本于藻酸盐凝胶系统中分别使用普通培养液(对照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组)、磷酸钙骨水泥(CPC组)及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SF/CPC组)浸出培养液培养至1、2、3周时,对各组标本行Hoechst33342和PI染色,检测细胞死亡率;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番红O染色检测基质多糖含量。结果第1周时,PMMA组及CPC组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及SF/CPC组,PMMA组高于CPC组(P<0.05);第3周时,CPC组高于对照组和SF/CPC组(P均<0.05)。第1、2周时,PMMA组及CPC组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第3周时,CPC组有一定恢复,SF/CPC组与对照组近似(P>0.05)。各组基质蛋白多糖平均光密度值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MMA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PMMA对藻酸盐凝胶系统培养的椎间盘细胞活性、Ⅱ型胶原及基质蛋白多糖代谢影响最明显,SF/CPC较CPC对椎间盘组织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骨水泥材料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影响程度与材料的类型有关。
丁涛杨惠林吴继彬张钦邱志杰谢瑞娟
关键词:骨水泥藻酸盐椎间盘细胞细胞凋亡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及异位成骨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的细胞相容性及异位成骨作用。方法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两种SF/HA上的生长;测定ALP活性及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材料浸提液的细胞毒性试验。将成骨诱导的兔BMSCs与材料复合培养3d后植入兔背部肌肉中,进行异位成骨观察。结果BMSCs在两种材料上能够良好地黏附和增殖,细胞活性及成骨性能不受材料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无毒性作用。异位成骨实验组随时间延长,新骨生成量增多;对照组则均无新骨形成。结论两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良好的异位成骨作用。
王根林杨惠林蔡鑫李明忠卢神州朱雪松陈晓庆干旻峰
关键词:异位成骨相容性
CPC/SF复合材料的制备被引量:4
2009年
在磷酸钙骨水泥(CPC)粉末中加入丝素(SF)粉制备CPC/SF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研究材料的结构,用ISO水泥标准维卡仪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CPC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钙、磷酸四钙,在固化过程中磷酸氢钙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当液固比相同时,丝素比例在0-3%范围内,在CPC粉末中加入SF粉制成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随着丝素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当丝素比例由3%增加到4%时,CPC/SF复合材料调制不匀,不具注射性。在本实验条件下,CPC中加入SF粉可增加骨水泥的抗弯强度。
谢瑞娟邓启明詹鸿洲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丝素凝固时间抗弯强度
磷酸钙骨水泥填充椎体成形过程中椎体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8
2008年
背景:目前椎体成形中常用的充填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过高的强度会引起临近节段骨折,新型材料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骨传导性,但其在体内的生物力学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模拟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力学环境,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后椎体的力学变化情况,评价其在椎体成形中的适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生物力学实验,于2007-02/12在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成年雌性山羊12只,双侧去卵巢法制备骨量减少动物模型。方法:以直径4.0mm钻头横向钻通模型山羊L2~5腰椎椎体双侧皮质,两两随机向骨缺损内注入磷酸钙骨水泥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L1和L6椎体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生物力学测试仪测试术后2,6,12,24周各组椎体的强度和刚度。结果:磷酸钙骨水泥组椎体强度从2周起逐渐增强,在24周时最强,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当,但均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磷酸钙骨水泥组椎体刚度从2周开始下降,12周达到最低,24周时上升,但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26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刚度2~24周也无明显降低(P=0.815);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后椎体具有更合适的生物力学强度,有望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椎体成形中应用。
朱雪松张志明毛海青耿德春王根林干旻峰杨惠林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磷酸钙骨水泥生物力学
采用MRI结合DR片定位规范数字化PKP/PVP术快速康复治疗老年胸腰骶椎骨折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MRI结合DR片定位数字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快速康复治疗老年胸腰骶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MRI结合DR片定位数字化PKP/PVP术快速康复治疗T5~S1老年胸腰骶椎骨折患者69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分,X线片测定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及Cobb's角,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定疗效.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8±11)个月.术中出血量2~15 ml,平均(5.0±2.1)ml.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55±7)min.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1例陈旧性骨折发生无症状椎间隙人工骨渗漏,2例PMMA椎旁渗漏.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5±0.7)分恢复为术后1个月的(0.7±0.7)分.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的(62±32)恢复为术后1个月的(94±38).Cobb's角由术前的(16±5)°恢复为术后1个月的(2.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MRI结合DR片定位数字化PKP/PVP术,快速康复治疗老年胸腰骶椎骨折,可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早期下床快速康复锻炼,骨折愈合好.
汤长华杨惠林张晓慧冯国新叶志远张杰朱永敢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核磁共振
丝素蛋白对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背景:已有的研究证实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丝素蛋白能增加其抗压强度同时仍保持其可注射性,但制备的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是否仍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目的: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共培养,评价该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体外实验,于2007-09/2008-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磷酸钙骨水泥由上海瑞邦公司提供。丝素蛋白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提供。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优化分离培养。浸提法制备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及磷酸钙骨水泥的浸提液。用MTT法测定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第1,3,5,7天的相对增殖率并进行毒性分级;流式细胞仪检测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第4天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倍体情况;扫描电镜观察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第1,3,5,7天细胞的黏附及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毒性分级。②细胞周期。③细胞黏附、增殖情况。结果: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其毒性分级均为0或1级;流式细胞仪检测见两组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未见异倍体细胞,两组G0/G1期、S期、G2/M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上能黏附、生长,并随时间的推移材料表面的细胞数呈增长趋势。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
干旻峰杨惠林古彦铮陈晓庆王根林陈亮朱雪松谢瑞娟
关键词:丝素蛋白磷酸钙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细胞相容性
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结合体外数字定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 探讨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46~84岁,平均63岁;损伤节段:T12 4例,L1 7例,L2 2例,L3 2例,L4 1例.结果 术后X线片示椎体定位无误.所有患者术后获3 ~ 24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5±0.8)分恢复至术后1周(1.1±0.3)分,并维持稳定;cobb角由术前16.4°±3.5°恢复至术后1周3.1°±2.2°,并维持稳定;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74.8%±6.8%恢复至术后1周91.3%±6.9%,并维持稳定,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
汤长华杨惠林曹晓建殷国勇张晓慧周晓宇张杰李志胜冯国新纪兆亮赵曙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