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0135YH101-15)
- 作品数:5 被引量:99H指数:5
- 相关作者:常春陈磊孙昕霙胡虹刘天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对中国儿童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了解和认识艾滋病对中国儿童的影响。方法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提出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框架,设计以儿童成长为核心的家庭调查表及儿童访谈提纲,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人均生产收入减少;救助活动对改善艾滋病孤儿家庭的经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父母存活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缺课率最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感受到心理压力和忧伤。结论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儿童的生活环境、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非艾滋病家庭的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
- 袁建华常春刘康迈许文青林凯李慧姜涛徐厚宝杨飞刘天丰
- 关键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 贵阳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模式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探索在城市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HIV) /艾滋病人 (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模式。方法对HIV感染者 /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给予医疗和心理关怀 ,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宣传倡导 ,对艾滋病的有关知识问题进行讨论 ,深入宣传发动工作 ,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结果通过对部分HIV感染者及家属的支持与关怀活动 ,了解到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戒除毒瘾问题 ,他们与家属共同呼吁 ,能得到有关部门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希望能制定有关政策 ,解决其就业、医疗及最低生活保障 ,渴望能生活在一个不受歧视、平等和宽松的生活环境。本次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时间较短 ,由于经费与技术支持不能继续 ,其可持续性发展难以进行。结论开展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 ,首先需由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加强健康教育 ,让全社会了解掌握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反对歧视 ,将HIV/AIDS纳入传染病的常规管理 ;美沙酮替代治疗应尽快在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 ;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经费 ,除政府建立艾滋病防治专项基金并纳入每年计划外 ,应考虑募集可持续发展经费的支援。
- 石作宏袁飞胡绍源雷世光刘水青
- 关键词:HIV艾滋病
- 以整体观分析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易感脆弱性被引量:38
- 2007年
- 目的:通过了解校外青少年生存状况、同伴关系、艾滋病认知、获得的相关服务等,以整体观揭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脆弱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8.9%,65.6%的人从未得到过任何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0.5%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2%;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年龄、吸烟、过量饮酒、光顾娱乐场所、月消费高是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艾滋病认知是保护因素。结论:校外青少年在性行为、毒品使用、同伴影响、社会环境以及艾滋病相关服务方面存在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
- 常春陈磊孙昕霙张麓增田丹张晓丹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问卷调查
-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被引量:33
- 2007年
-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 胡虹陈磊常春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北京流动人口校外青少年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北京流动人口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9月至10月对260名14~20岁的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校外青少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心理社会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性观念趋于开放,却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意识。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与家庭幸福、父母融洽、工作稳定、知识、生活技能以及心理社会能力中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同理能力成正相关。青少年的生活技能与母亲文化程度高,对家庭富裕程度满意,工作稳定,知识得分高,社会责任感强,人际关系好呈正相关。预防艾滋病能力与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工作稳定、知识、生活技能和心理社会能力中的情绪控制、同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呈正相关。结论:校外青少年是感染艾滋病的脆弱人群,把个人层面干预和社会结构层面干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降低他们的脆弱性。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心理社会能力是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环节。
- 马迎华丁素琴王超
- 关键词:HIV居住流动性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