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50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唐晓敏袁禾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古文运动”的当代教育价值
- 2010年
- 唐宋古文运动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和复兴儒学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学内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唐晓敏
- 关键词:古文运动文以明道历史教育创造性思维
- 乐舞载“道”——论汉代乐舞美学思想之“乐天地”被引量:1
- 2012年
- 受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的影响,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的乐舞通天地、和人神的思想在汉代得到了更加完善的诠释。汉儒们认为,宇宙秩序中的日月星辰、四时节令,与社会秩序中各阶层的人构成一个互感互动、规律运转的宇宙整体,形成"合一"的性质。作为反映天地运动秩序的"乐",正是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万物合一的标志,乐舞正是天地之和的审美形式,其最高境界是"乐天地"。"乐天地"的意义指向不仅仅在天地自然,更在于"人"。只有天地乾坤、阴阳刚柔、人伦道德都融洽一致,才能获得"天地为之和"的"乐天地"的最高审美境界。
- 袁禾
- 关键词:天人合一
- “道”与“乐”交通的枢机:“和”——论“知乐则几于道”
- 2013年
- "乐"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以诗歌、音乐、舞蹈的审美形式展示宇宙之"和",负载着传统哲学的深刻意蕴,成为"道"的视听形式符号,是谓"道"的"具象化,肉身化"(宗白华)。而"乐"与"道"本身具有的这种深固关系,使古人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把握了"乐"的本质、"乐"的真谛,也就相当于认识了"道",因此深刻而睿智地结论:"知乐则几于道矣"。
- 袁禾
- 贞元政局与韩愈文学思想的形成被引量:1
- 2010年
- 韩愈的文学思想形成于唐德宗贞元时期。这一时期朝政黑暗,韩愈科场仕途皆不顺利,因"未得位"而"修其辞以明其道",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他的文学思想正是这一时期人生经历的反映。
- 唐晓敏
- 关键词:不平则鸣古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