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080701035)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思毅卢仲明罗小宁陈良嗣宋新汉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入路
  • 3篇腮腺
  • 3篇手术
  • 3篇内镜
  • 3篇内镜辅助
  • 3篇耳后
  • 3篇发际
  • 2篇腮腺手术
  • 2篇切口
  • 2篇美容
  • 2篇面神经
  • 2篇BLAIR
  • 1篇第二鳃裂囊肿
  • 1篇腮腺浅叶切除
  • 1篇腮腺浅叶切除...
  • 1篇鳃裂
  • 1篇鳃裂囊肿
  • 1篇术式
  • 1篇浅叶切除术
  • 1篇切除

机构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陈良嗣
  • 5篇罗小宁
  • 5篇卢仲明
  • 5篇张思毅
  • 3篇宋新汉
  • 3篇黄晓明
  • 2篇徐志坚
  • 2篇詹建东
  • 2篇梁璐
  • 2篇许咪咪
  • 2篇张贝
  • 1篇黄舒玲

传媒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与传统经颈入路比较,评价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利弊。方法:前瞻临床对照研究,25例第二鳃裂囊肿,13例接受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手术;12例接受传统经颈入路手术。术前,影像学(B超、CT或MRI)评估囊肿大小、位置、毗邻,并行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明确病理。两组比较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美容效果等。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整切除。内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显著大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切口美容效果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内镜组出现1例(7.7%)暂时性耳垂麻木,1例(7.7%)耳后发际皮瓣游离缘皮肤淤紫,均在术后1个月缓解。所有病例随访18~36个月(中位随访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经颈入路比较,优点为切口隐蔽、美容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陈良嗣黄晓明罗小宁张思毅宋新汉卢仲明许咪咪
关键词:内镜辅助第二鳃裂囊肿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2015-01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1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部分(或腮腺浅叶)切除术,其中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36例,改良Blair切口35例。比较2组术野暴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术野暴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垂麻木发生率和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组均优于改良Blair切口组(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可以达到改良Blair切口相同的术野暴露及手术效果,并避免了术后耳垂麻木的发生,同时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可供临床选择。
徐志坚陈良嗣詹建东许咪咪张贝黄舒玲卢仲明罗小宁张思毅
关键词:腮腺手术美容面神经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分支点至耳垂根部距离为(22.85±2.01)mm。腮腺区皮瓣的分离层面在咬肌筋膜与腮腺实质之间。面神经出茎乳孔,经茎突根部的浅面、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进入腮腺。面神经总干分叉点与乳突尖距离为(19.10±3.10)mm,与下颌角距离为(39.49±5.78)mm。耳后动脉起自二腹肌后腹上方的颈外动脉后壁,主干跨面神经总干浅面。10侧模拟内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陈良嗣黄晓明梁璐张贝卢仲明罗小宁张思毅
关键词:内镜术腮腺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颌下区的分离层面在颈阔肌深面与下颌下腺鞘膜之间。下颌缘支出腮腺后:①66.7%行于下颌骨下缘之上(7.21±0.50)mm;②23.3%平行下颌骨下缘;③10%行于下颌骨下缘以下(9.43±0.32)mm。在咬肌前下角处,面神经下颌缘支均与面动脉和面静脉交叉,交叉点至下颌角距离分别为(29.86±2.77)mm和(25.71±3.32)mm。舌下神经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颌下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分别是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10侧模拟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
陈良嗣黄晓明罗小宁张思毅梁璐宋新汉卢仲明
关键词:内镜辅助下颌下腺手术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实施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部分(或腮腺浅叶)切除术35例,观察该入路的术野暴露、美观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术野暴露良好,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面神经下颌缘支暂时性麻痹5例(14.3%),暂时性耳垂麻木6例(17.1%),均在1~3个月后缓解;无涎瘘;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客观美容满意度评分8.5分,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期: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应用于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志坚陈良嗣罗小宁张思毅宋新汉詹建东卢仲明
关键词:腮腺手术面神经美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