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G2006036)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敏苗茂栋崔秀云马全红蒋知欲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安徽立兴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絮凝
  • 2篇聚丙烯
  • 2篇聚丙烯酰胺
  • 2篇克雷伯杆菌
  • 2篇发酵
  • 2篇杆菌
  • 2篇1,3-丙二...
  • 2篇丙二醇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酰胺
  • 1篇絮凝活性
  • 1篇絮凝机理
  • 1篇絮凝效果
  • 1篇絮凝形态
  • 1篇阳离子聚丙烯...
  • 1篇阳离子型聚丙...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突变株
  • 1篇耐受
  • 1篇克雷伯菌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立兴化工...

作者

  • 3篇吴敏
  • 2篇马全红
  • 2篇苗茂栋
  • 2篇崔秀云
  • 1篇蒋知欲
  • 1篇薛学东
  • 1篇倪进波
  • 1篇李志敏
  • 1篇李伟
  • 1篇叶勤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克雷伯氏菌产物耐受突变株的发酵工艺
2010年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1,3-丙二醇(1,3-PD)生产菌。研究了经60Co诱变获得的一株产物耐受突变株KpA6010进行了发酵初期供氧时间、供氧与否和发酵过程中后期维持甘油浓度对1,3-PD生产及副产物形成影响。结果显示,采取全厌氧发酵和中后期维持甘油质量浓度20 g/L的工艺对1,3-PD生产有利。5 L罐全程厌氧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1,3-PD的产量、摩尔得率和生产强度分别达到70.81 g/L、0.649和2.083 g/(L.h),较出发菌分别提高了54.3%、52.0%和50.7%。
李伟薛学东叶勤李志敏
关键词:1,3-丙二醇克雷伯氏菌突变株甘油
利用克雷伯肺炎杆菌限制性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克雷伯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发酵工艺,根据1,3-丙二醇(1,3-PD)的生产和菌体生长相关的特点,采用营养基质限制性流加的发酵工艺,通过控制氮源氯化铵以保持细胞稳定生长。结果表明:过低的氮源浓度,细胞生长受到限制,影响产物1,3-PD的合成;过高的氮源浓度,细胞比生长速率增加,但1,3-PD关于消耗甘油的得率降低,用于生长和维持代谢所消耗的甘油量增加。以0.41g/(L.h)的氮源流加速率,残余氯化铵浓度在0.1g/L时,转化率和生产强度最高。发酵25h~28h后,1,3?丙二醇最终浓度达到52.03g/L,生产强度为2.04g/(L.h),相对于甘油的摩尔转化率为0.66,分别比氮源限制前提高了28.0%、35.1%及29.4%。通过限制性流加氯化铵,控制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使底物甘油有效转变为发酵的目标产物1,3-PD,有效实现产物1,3-PD的高生产强度以及对甘油的高转化率。
苗茂栋吴敏邵千飞马全红蒋知欲
关键词:1,3-丙二醇比生长速率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克雷伯杆菌絮凝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有机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克雷伯菌菌悬液进行絮凝处理。探讨了浓度、pH值、温度、助滤剂对絮凝剂絮凝及过滤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菌悬液、絮凝剂和絮体3个方面进行了絮凝形态观察。结果表明,絮凝剂浓度为0.08 g/L,pH=7,温度为37℃时絮凝效果最佳。添加助滤剂Al2(SO4)3.18H2O、CaCl2.2H2O后过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且絮凝颗粒增大,沉降速度加快。
崔秀云马全红吴敏倪进波
关键词:克雷伯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絮凝形态
zeta电位与菌悬液絮凝活性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克雷伯杆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表面zeta电位分析和絮凝实验,初步研究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克雷伯杆菌的絮凝特性和絮凝机理。zeta电位测定表明克雷伯杆菌的等电点大致为2.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表面的零电点约为8.0,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表面均带有少量负电荷。pH<8,cPAM带正电,能与带负电的菌体电中和,显示良好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条件为pH7,絮凝率(FR)达94.5%。加入无机电解质后,nPAM絮凝效果变化最明显,pH4时絮凝率达95.1%,结果表明,克雷伯杆菌发酵液絮凝除菌过程是以电性中和为主,吸附架桥为辅。
吴敏崔秀云苗茂栋
关键词:克雷伯杆菌聚丙烯酰胺絮凝机理ZETA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