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B-9)

作品数:4 被引量:80H指数:4
相关作者:石雷姜闯道白红彤李涛刘玉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栽培
  • 2篇精油
  • 2篇光合速率
  • 2篇光合特性
  • 2篇薄荷
  • 1篇叶脉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栽培地
  • 1篇栽培地区
  • 1篇栽培密度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生物量
  • 1篇气孔密度
  • 1篇强光
  • 1篇株龄
  • 1篇紫苏
  • 1篇物量
  • 1篇迷迭香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姜闯道
  • 4篇石雷
  • 2篇刘玉军
  • 2篇李涛
  • 2篇白红彤
  • 1篇胡春梅
  • 1篇侯喜林
  • 1篇夏秋香
  • 1篇潘岩
  • 1篇李运丽
  • 1篇刘立安
  • 1篇李志强
  • 1篇宋丽清
  • 1篇李慧

传媒

  • 2篇植物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2年
比较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升高,单株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叶面积、叶片厚度等下降;(2)提高栽培密度时,薄荷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面积、净光合速率均降低,而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不变;(3)高密度下,单株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下降,而群体的生物量积累变化不明显,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密植会通过降低薄荷单位面积的色素含量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栽培密度提高时薄荷通过增加根生物量比来优先竞争矿质营养。
李涛刘玉军白红彤石雷姜闯道
关键词:薄荷栽培密度光合速率生物量
6种薄荷属植物精油含量及成分的研究
研究6种薄荷属植物的精油出油率,并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为薄荷属植物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促进培育高产、高精油含量以及高优质成分的薄荷属植物新品种。以6种薄荷属植物为试验材料,分别为薄荷(Mentha haplocaly...
夏秋香李慧白红彤石雷
关键词:薄荷属精油
文献传递
高粱、紫苏叶脉密度与光合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8
2015年
叶脉是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水分输送的重要结构。为阐述叶脉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C4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C3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叶脉密度和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紫苏相比,高粱叶片叶脉密度大,导水能力强,蒸腾速率高,但气孔密度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粱叶片近轴侧气孔密度占总气孔的比例明显高于紫苏。叶脉密度大的高粱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而紫苏叶脉密度小,净光合速率也较低。由此表明,较高的叶脉密度有利于支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但研究表明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可能不存在严格的协同变异关系。研究结果对理解植物光合作用适应有重要意义。
宋丽清胡春梅侯喜林石雷刘立安杨景成姜闯道
关键词:光合特性气孔密度蒸腾速率
叶片发育影响紫罗勒花青素的强光诱导和激发能分配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反射光谱和显微技术等研究了叶片发育与花青素强光诱导的关系及其对激发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导致紫罗勒叶片变薄,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当弱光下生长的植株转入强光后,转光前发育成熟的叶片花青素含量很低,而此后强光下发育成熟的叶片花青素含量高。转强光后,弱光下发育成熟的叶片光合速率低、光抑制严重,且天线耗散增强;强光下发育成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光抑制程度轻,天线耗散低。因此,我们认为叶片发育影响紫罗勒花青素合成的强光诱导,而转强光后花青素的诱导差异进一步改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激发能分配。
李涛李运丽李志强姜闯道石雷刘玉军
关键词:强光花青素光合速率光抑制
栽培地区、采收季节和株龄对迷迭香精油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12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提取部位、栽培地区、采收季节和株龄对迷迭香精油提取率、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栽培的迷迭香叶子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31.88%–39.09%)、1,8-桉叶素(8.82%–10.97%)和樟脑(7.63%–11.59%);茎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龙脑(26.62%–39.05%)、樟脑(11.41%–15.27%)和α-蒎烯(7.23%–17.80%);茎中精油的抑菌活性强于叶中精油。北京地区栽培的迷迭香,其叶子中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27.92%)和L-β-蒎烯(25.28%),抑菌活性强;茎中精油和贵州栽培的成分和活性均相似。对于采收季节,夏季采收的迷迭香精油提取率高,抑菌活性强。而株龄对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影响不大。该研究为我国引种迷迭香的合理配置栽培、采收、生产条件和高效开发利用其抑菌活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潘岩白红彤李慧姜闯道石雷
关键词:抑菌活性精油迷迭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