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77743D)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自刚刘华牛春雨蒋丽娜邱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细胞
  • 2篇血性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休克大鼠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超敏C反...
  • 1篇亚群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载脂蛋白

机构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4篇赵自刚
  • 3篇牛春雨
  • 3篇刘华
  • 1篇李树铁
  • 1篇邱波
  • 1篇邢立强
  • 1篇蒋丽娜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休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在休克发展的进程中常伴随一些致命并发症,尤其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成为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衰竭(MOF)的关键环节,伤亡率和伤残率很高。
刘华赵自刚牛春雨
关键词:休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肠淋巴液引流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2013年
目的: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增殖指数的影响,探讨肠淋巴液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在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大鼠中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低血压1.5 h后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大鼠于低血压1 h起引流休克肠淋巴液至液体复苏结束后3 h。留取固定位置的脾组织,HE染色观察脾组织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p53蛋白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大鼠脾组织出现了形态学损伤,凋亡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下降;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与休克组比较,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的损伤程度较轻,凋亡细胞和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表达显著降低,G2/M期细胞显著增多,Bcl-2表达与增殖指数显著升高。结论: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减轻了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脾细胞凋亡有关。
刘华邢立强赵自刚牛春雨
关键词:肠淋巴液引流术细胞凋亡
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休克后出现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衰竭(MOF)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免疫功能变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失血性休克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受到广泛影响,炎症反应被激活,引起大量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尤其是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失衡,早期表现为免疫功能亢进,
刘华赵自刚牛春雨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细胞免疫
重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过度的炎症反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各种病因引发的重症患者发展为脓毒症、多器官损伤甚至衰竭的重要原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机体炎症反应水平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是一种小分子量分泌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阴性颗粒中.
赵东霞邱波蒋丽娜李树铁史宝林赵自刚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重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