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113)

作品数:23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庆娟杜忠泽王静怡周滢刘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合金
  • 6篇CU-CR-...
  • 5篇时效
  • 5篇细晶
  • 5篇超细晶
  • 4篇合金组织
  • 4篇CU-CR-...
  • 3篇等径
  • 3篇等径弯曲通道...
  • 3篇热变形
  • 3篇钛合金
  • 3篇ECAP
  • 3篇超细晶铜
  • 2篇时效处理
  • 2篇铜铬锆合金
  • 2篇热变形行为
  • 2篇钻井
  • 2篇锆合金
  • 2篇析出相
  • 2篇显微硬度

机构

  • 20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宝钛集团有限...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8篇王庆娟
  • 12篇杜忠泽
  • 8篇王静怡
  • 4篇刘锋
  • 4篇周滢
  • 3篇张平平
  • 3篇高颀
  • 3篇梁博
  • 3篇周晓
  • 2篇王快社
  • 2篇刘长瑞
  • 2篇王鼎春
  • 2篇杨奇
  • 2篇朱晓雅
  • 2篇何丹
  • 1篇刘晓兰
  • 1篇路保平
  • 1篇马永乾
  • 1篇罗雷
  • 1篇柯珂

传媒

  • 4篇稀有金属
  • 3篇特种铸造及有...
  • 3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新型β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合理的热处理制度能显著影响β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强化行为。通过对一种新型Ti-Al-V-Mo-Cr-Zr-Nb-Fe亚稳β钛合金的固溶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720℃固溶处理后,可以获得单一均匀的等轴β晶粒,为最佳固溶温度;经440-520℃时效处理后,发现时效温度对该新型合金α相析出的形态与尺寸的影响显著:在较低温度440℃时效时β基体上有针状α相析出,平均晶粒尺寸在1-2μm左右;较高温度520℃时效时,α相宽度和片层间距都增大,α相尺寸长大到3-5μm,针状α相向短棒状转化。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强度降低,塑性增加。720℃固溶较低温度时效合金可获得较好的强度与韧性匹配。该合金理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720℃/30 min、空冷(AC)+440℃/12 h、空冷(AC),由此可获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UTS=1412.8 MPa,屈服强度YS=1309.4 MPa,延伸率A=8.56%,断面收缩率Z=44.94%)。
尹仁锟王庆娟高颀王鼎春杨奇何丹
关键词:亚稳Β钛合金显微组织
ECAP制备超细晶材料组织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是使材料发生剧烈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综述了ECAP工艺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细晶材料的组织影响因素及特征,并对力学特性、热稳定性、疲劳性能、耐腐蚀性和磁性能进行了重点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ECAP工艺将具有更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刘锋王庆娟杜忠泽王静怡
关键词:等通道转角挤压超细晶材料
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3
2017年
综述了大塑性变形法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等通道角挤压和高压扭转法两种主要的变形工艺,探讨了超细晶的晶粒细化原理,分析了大塑性变形加工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利用大塑性变形技术制备超细晶结构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
梁博王庆娟周晓周滢芮星
关键词:超细晶材料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大塑性变形
纯度对ECAP制备超细晶铜疲劳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采用应力比R=–1的对称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ECAP制备的超细晶高纯铜(HPCu)、低纯铜(LPCu)的疲劳行为,分析了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疲劳寿命和疲劳前后晶粒取向分布,讨论了纯度与超细晶材料疲劳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任何应力幅下,获得的超细晶低纯铜的寿命都大于ECAP变形前的粗晶铜;在相同应力幅下,循环周次提高1.6~2.0倍。而超细晶高纯铜的疲劳曲线,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高应力幅下,超细晶高纯铜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但在低应力幅下,超细晶高纯铜循环周次下降,疲劳寿命低。在应力控制条件下,随应力幅的降低,超细晶纯铜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从循环软化逐渐过渡为循环硬化。杂质的存在能有效阻止疲劳过程中晶粒的转动和位错的运动,降低其回复软化,减小相邻晶粒间取向差变化,使超细晶低纯铜与超细晶高纯铜相比有较大的循环硬化指数n和循环硬化系数K,具有较好的疲劳稳定性。
王庆娟周滢双翼翔杜忠泽
关键词:等径弯曲通道变形超细晶铜高周疲劳纯度
Cu-Cr-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Cu-Cr-Zr合金进行了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在变形温度为25~700℃、应变速率为0.0001~0.1000s11的条件下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机制。结果表明:Cu—Cr-Zr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且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均对流变应力有显著的影响,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升高,说明该合金属于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当变形温度为400—500℃时,低应变速率(0.01301~0.0010s1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曲线特征,高应变速率(O.01~0.10s。)的真应力一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回复特征;在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基础上,采用双曲正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Cu-Cr-Zr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行为,建立了完整描述合金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关系的本构方程,确定了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311.43kJ·mol^-1。
王庆娟刘锋杜忠泽王静怡
关键词:热变形流变应力激活能
注气法双梯度钻井隔水管环空温度场模拟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注气法双梯度钻井工艺特点,根据不同流型结构特点和传热特性,考虑隔水管环空流体与海水、隔水管环空流体与钻杆内流体的传热关系,建立注气法双梯度钻井隔水管环空多相流控制方程,并给出求解方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增加,环空内流体温度降低,深水低温的影响越明显;随着液体流量增加,环空内温度升高,增幅降低。由于不同流型传热规律的差异,气体流量增加仅在部分井段对温度有较大影响,入口温度升高环空内温度会相应升高,保温层对温度分布影响明显,加装保温层会使环空最低温度高10℃以上。在实际钻井过程中为防止水合物的生成和钻井液胶凝,尽可能提高液相流量,同时隔水管加装保温层,地面循环系统加装加热装置提高钻井液温度。
马永乾孙宝江邵茹王志远刘晓兰
关键词:双梯度钻井环空温度场流型
Cu-Cr-Zr合金的析出相及物理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介绍了Cu-Cr-Zr合金的析出特性,阐述了Cu-Cr-Zr合金的导电性、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并指出了目前在Cu-Cr-Zr合金时效行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筱雯王庆娟
关键词: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析出相物理性能
变形工艺对Cu-Cr-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研究了熔铸、热加工及热处理条件对Cu-Cr-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Cu-Cr-Zr合金存在微观偏析,Cr元素主要分布在晶界,组织分布不均匀,性能较差;经过热锻、热挤变形后,改善了合金元素的分布,减小了晶粒尺寸,合金性能提高;在热处理过程中,热变形组织加速了合金元素扩散、析出过程,使析出硬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热挤态的Cu-Cr-Zr合金固溶时效后获得较好的强度431.7 MPa、延伸率28.1%和导电率80%IACS。
王庆娟梁博周晓周滢苗承鹏
关键词:CU-CR-ZR合金热变形固溶时效导电率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制备超细晶铜的热稳定性被引量:3
2012年
室温下采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C方式进行了纯铜(99.95%)12道次挤压变形。通过等温和等时退火,研究ECAP变形后铜的退火行为,并研究了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和退火后纯铜的显微硬度和显微结构变化。分析了ECAP应变量、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对超细晶铜的再结晶行为、抗软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CAP变形后的超细晶铜在退火过程中,表现出不连续再结晶现象;ECAP降低了铜的热稳定性,变形道次越高再结晶温度越低。退火后稳态晶粒尺寸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细化,硬度值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增大,回归分析表明,晶粒尺寸与硬度之间的关系符合Hall-Petch公式。
王庆娟张平平杜忠泽王静怡
关键词:超细晶铜退火热稳定性
ECAP制备超细晶铜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极化法、电位时间曲线、浸泡实验等研究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铜和退火态粗晶铜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比研究ECAP挤压前后腐蚀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ECAP制备的超细晶Cu的腐蚀电流低于粗晶Cu,自腐蚀电位Ecorr比粗晶铜高100mV左右,表明超细晶Cu的耐蚀性比粗晶Cu要好。通过电化学分析和微观腐蚀形貌,超细晶材料的腐蚀表面非常光滑,腐蚀较为均匀,粗晶材料的局部腐蚀现象十分严重。
王庆娟张平平罗雷杜忠泽
关键词:超细晶NACL溶液耐蚀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