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9035)

作品数:8 被引量:128H指数:6
相关作者: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詹卫华赵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鲁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土壤水
  • 3篇入渗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分
  • 3篇改良剂
  • 2篇入渗性能
  • 2篇土壤结构
  • 2篇土壤结构改良...
  • 2篇土壤入渗
  • 2篇聚丙烯
  • 2篇聚丙烯酰胺
  • 2篇积水
  • 2篇降雨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酰胺
  • 2篇产流
  • 2篇PAM
  • 1篇导水率
  • 1篇盐溶液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鲁东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潘英华
  • 6篇雷廷武
  • 2篇张晴雯
  • 2篇詹卫华
  • 2篇刘汗
  • 2篇赵军
  • 2篇袁建平
  • 1篇黄兴法
  • 1篇陈曦
  • 1篇陆军
  • 1篇刘纪根
  • 1篇谷晓岩
  • 1篇郝春红
  • 1篇赵晓芬
  • 1篇唐泽军
  • 1篇谭妍青
  • 1篇冯雪
  • 1篇毛丽丽
  • 1篇夏卫生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坡地间隔覆盖配施土壤改良剂的实用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采用间隔覆盖配施土壤改良剂方法,利用室内人工降雨实验与土柱实验研究该方法对土壤水分运动及分布的影响,进而为其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间隔覆盖法可增加入渗区蓄水量,面积比为1:1时,土壤蓄水量可达到降雨量的1.83倍。配施土壤改良剂情况下,雨强I=60 mm/h,面积比1:1时,降雨入渗率可达到未施加改良剂处理的2.60倍。湿润锋分布较深,水分分布均匀程度也有所提高。(2)对土壤水分蒸发及吸持水能力的研究发现,在施加土壤改良剂条件下,水分蒸发受到抑制,而土壤吸持水能力增强,但两方面作用均与PAM用量密切相关。虽然研究结果证实此种方法的实用性,但土壤改良剂的适宜用量、间隔覆盖法的适宜面积比、水分的实际调控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潘英华雷廷武谷晓岩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蒸发
土壤结构改良剂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以聚丙烯酰胺(PAM)与磷石膏(PG)为土壤结构改良剂,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分析土壤的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吸水能力、持水能力与释水能力均表现出与用量密切相关;在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情况下,仍然可用van Genuchten方程很准确的模拟土壤吸力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可作为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表达式;在试验的用量范围内,土壤结构改良剂的使用不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冯雪
关键词:土壤结构改良剂土壤水分有效性吸水能力持水能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入渗动态过程及其精度估计被引量:6
2006年
坡地土壤的降雨入渗性能对于水文过程、土壤侵蚀、水资源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产流积水法采用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坡位土壤入渗率及累积入渗量随降雨时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入渗过程曲线反映了坡面径流到达前后,实际入渗率从降雨强度控制阶段跃升到入渗性能控制阶段,并最终趋于稳定入渗率的全过程。入渗区不同坡位的累积入渗量从坡顶至坡底逐渐减少,而且径流在坡面上推进速度越快不同坡位上的累积入渗量差值越小。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观测径流推进距离误差所引起的测量结果的误差。用水量平衡原理对产流积水法实验结果进行精度估计,并提出了由实测入渗率求入渗水量的解析方法,并将此与实际降雨量进行比较,间接地估计了测量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径流入渗性能具有很高的精度。
刘汗雷廷武潘英华袁建平毛丽丽赵军
关键词:入渗性能降雨坡位累积入渗量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6
2003年
该文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出 :加入土壤结构改良剂后 ,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所提高 ;各处理的非饱和扩散率与对照相比 ,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处理 ,在水平土柱试验中 ,远水端同一距离处土壤含水率要低于对照处理的含水率 ;土壤结构改良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 ,使得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强。在水势相同的情况下 ,与对照相比 ,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土壤可保持更多的水分 ,并增加土壤中有效水含量。施加部位不同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所持水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别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深度也是影响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刘纪根夏卫生
关键词:土壤结构改良剂导水率扩散率
PAM与PG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干旱地区地表蒸发引起土壤水的散失是造成作物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聚丙烯酰胺(PAM)与磷石膏(PG)是效果良好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用于改良土壤结构,可能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输运及蒸发过程。本研究以不同PAM与PG用量的组合,定量研究这两种土壤结构改良剂用量对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采用不同的土柱高度(10,20,30cm)、PAM用量(0、1、2、4gm-2)、及PG用量(0、200、400、800gm-2),在温度为恒定(15、25、25℃)、相对湿度为(50±2)%的条件下,用称重法逐日测量各处理的土壤蒸发动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改良剂对蒸发确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AM用量的增加,累积蒸发量和蒸发失水比均有所降低;而PG的作用效果则不同,表现为随着PG用量的增加,累积蒸发量有所增加,且这种差异随着用量渐趋明显,而蒸发失水比在各PG用量间差异不显著。
潘英华雷廷武赵军
PAM(聚丙烯酰胺)应用于西北黄土地区旱作农业的经济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我国西北地区雨养(旱作)农业面积广大、产量低而不稳。水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地表使用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提高作物产量。该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出发,研究用PAM进行旱作农业的经济性。分析了作物产量函数关系,得到PAM降雨入渗增加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关系。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用PAM增加作物可用水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定量计算不同降雨量、作物价格和PAM成本比条件下采用PAM提高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函数关系。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用PAM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玉米使用PAM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在西北黄土地区用PAM进行旱作农业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陆军黄兴法唐泽军詹卫华
关键词:PAM黄土地区雨养农业作物
盐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英文)
2012年
[目的]分析盐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NaCl、CaCl2溶液为主要试验材料,利用室内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溶液浓度对水分入渗性能有一定影响,2种溶液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推进距离的变化表现为50mg/L>100mg/L>10mg/L;溶液浓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溶液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表现为:NaCl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比CaCl2溶液显著,相同时间内,NaCl溶液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距离均大于CaCl2溶液;CaCl2溶液相较于NaCl溶液,入渗相同水量所需要的时间长,入渗率较小。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动态变化符合Philip入渗模型。[结论]该研究仅对室内土柱盐溶液入渗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涉及浓度较低、范围较小,虽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了参考,但仍需进行更大空间和更大浓度范围的试验研究和探讨工作。
陈曦潘英华郝春红谭妍青
关键词:盐溶液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产流积水法测量降雨侵蚀影响下坡地土壤入渗性能被引量:13
2006年
坡地土壤降雨入渗性能与下垫面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密切相关。该文提出了测量坡地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能力的产流积水法。由水量平衡原理,根据径流在坡面上推进的过程和积水情况下积水深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推导得到了计算土壤入渗性能的数学模型。采用两种工况:1)雨强为60 mm/h、坡度5°、径流面与入渗面长度比为1∶2;2)雨强30 mm/h、坡度20°、径流面与入渗面长度比为1∶1。进行室内试验,计算得到了两种工况的入渗性能曲线。分析了这种新型测量方法和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将时段降雨量和累计入渗量进行对比,估计了两种工况的测量误差。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的降雨器和双环入渗仪方法的不足,用于测量坡地降雨、径流、土壤侵蚀等因素影响下的整个降雨入渗性能过程曲线。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雷廷武潘英华刘汗赵晓芬詹卫华袁建平
关键词:产流积水入渗降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