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5JC14034)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汤亭亭谢鑫荟张武杰李保国蔡伟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囊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缺损
  • 1篇猪膝关节
  • 1篇微胶囊
  • 1篇微囊化
  • 1篇膝关节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细胞移植修复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反应
  • 1篇免疫隔离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汤亭亭
  • 2篇李保国
  • 2篇张武杰
  • 2篇谢鑫荟
  • 1篇张晓玲
  • 1篇张超
  • 1篇丁惠锋
  • 1篇蔡伟平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纯化海藻酸钠在间充质干细胞微囊化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应用纯化海藻酸钠(PSA)制备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微胶囊。方法制备MSCs细胞悬液,MTT法分别测定PSA或海藻酸钠(SA)处理对MSCs增殖的影响。分别以PSA和SA为囊材,制备MSCs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微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形态;以微胶囊破损率为指标考察其机械强度;EB/Calcein-AM染色并于荧光显微镜下分析微囊化细胞存活率。SD大鼠体内移植试验对比不同回收时间点两种微囊的完整性和囊周纤维化程度。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PSA处理组MSCs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SA处理组。与SA制备的微囊比较,PSA制备的微囊粒径均匀,微囊膜破损率较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回升明显。SD大鼠体内移植试验显示,SA组回收微囊约25%破损,而PSA组回收微囊的破损率<10%。同时,PSA组囊周纤维化程度低于SA组。结论PSA可应用于MSCs的微囊化中,其具有机械强度高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
张武杰李保国谢鑫荟汤亭亭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微胶囊生物相容性基因治疗
载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制备及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以壳聚糖为囊材来制备间充质干细胞(MSCs)海藻酸钠.壳聚糖体系微胶囊。方法:通过研究羧甲基壳聚糖、低聚壳聚糖等不同种类壳聚糖的成囊性,以及壳聚糖溶液浓度对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来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结果:羧甲基壳聚糖不能成膜;低聚壳聚糖成囊性差;高相对分子质量(尬)壳聚糖成囊性良好,但微囊粒径大且易破碎;Mr为100000~250000的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囊性。结论:可用Mr100000~250000的壳聚糖来制备载MSCs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同时应控制壳聚糖溶液覆膜时间〈10min,以及1g/L壳聚糖溶液来降低其对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
张武杰李保国张超谢鑫荟汤亭亭
关键词:壳聚糖间充质干细胞微囊免疫隔离海藻酸钠
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学观察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应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评估术后免疫学表现及其修复效果。方法供体为1月龄上海白猪2头,取其膝关节全层软骨片,0.25%胰蛋白酶和0.2%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受体为2月龄巴马猪8头,在两侧股骨髁关节负重面造成0.5cm×0.5cm软骨缺损,深及软骨下骨。于受体猪双侧膝关节软骨缺损处注入软骨细胞悬液0.2ml,含软骨细胞(1.0~2.0)×106个,密封入口。术前、术后3、5、7、12周分离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其与异体软骨细胞混合后的刺激指数(stimulationindex,SI);术后5、7、24周取修复区软骨及软骨下骨观察局部组织学反应。结果术后3、5、7、12周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I分别为1.457±0.062、1.739±0.142、1.548±0.047和1.216±0.028,较术前(1.102±0.034)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术后3周开始升高,5周达高峰,7、12周后开始逐渐下降;3、7、12周SI与5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5周,出现较多的炎性浸润,分散于软骨下骨、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的整合部等;7周,炎性浸润开始减退,仅在软骨下骨可见;24周,缺损处修复软骨与周围软骨整合良好。结论异体软骨细胞移植后,免疫反应一般在移植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渐达到高峰,但随着软骨基质的重新合成,免疫反应也逐渐下降,并最终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蔡伟平汤亭亭张晓玲丁惠锋
关键词:软骨缺损免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