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201218)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孟宣市刘锋罗时钧李华星王健磊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大迎角
  • 3篇迎角
  • 3篇主动流动控制
  • 2篇大迎角空气动...
  • 2篇等离子体
  • 2篇气动
  • 2篇气动力
  • 2篇前体
  • 2篇空气动力
  • 2篇空气动力学
  • 1篇单侧
  • 1篇等离子体控制
  • 1篇涡流
  • 1篇涡流场
  • 1篇细长体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 1篇流体控制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放电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作者

  • 4篇孟宣市
  • 3篇李华星
  • 3篇罗时钧
  • 3篇刘锋
  • 1篇蔡晋生
  • 1篇田滨
  • 1篇王健磊

传媒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C和NS等离子体激励对细长前体分离涡流场的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在更高的风速下实现圆锥前体分离涡的控制,了解AC-DBD和NS-DBD激励器的激励特性,应用交流(AC)放电和纳秒脉冲(NS)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20°顶角的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前体非对称流场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实验。实验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迎角45°,风速5~22m/s,流动控制方式为等离子激励器关闭、左舷或右舷等离子体激励器开启三种模式。结果表明:风速5m/s时,通过AC-DBD的左、右舷激励可控制圆锥前体的非对称流场实现镜像对称,NS-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随着风速的提高,AC-DBD对非对称载荷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小,与此同时NS-DBD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加;风速22m/s时,NS-DBD可实现圆锥前体非对称流场的镜像对称控制,而AC-DBD则无明显作用效果;相对于AC-DBD等离子体激励,NS-DBD对于更高速度下的分离涡流场控制是有效的。
龙玥霄李华星孟宣市
关键词:等离子体控制大迎角主动流动控制
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对圆锥前体的流动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细长圆锥前体非对称涡进行了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风洞试验,对不同截面的周向静态压力分布和动态压力变化进行了测量。同时,对不同截面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积分,计算其当地侧向力、当地侧向力增量以及圆锥段侧向力和偏航力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侧脉冲放电可以实现对细长圆锥前体侧向力和力矩的比例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第八截面动态压力数据的全时间平均和相位锁定平均都达到了收敛。通过比较第八截面相位锁定平均下的压力分布,得出流场的响应滞后于此次50Hz的脉冲调制频率。
田滨李华星孟宣市罗时钧刘锋
关键词:主动流动控制风洞试验
不同形式等离子体激励对细长体分离涡的控制被引量:6
2013年
应用一对单介质阻挡放电(Single-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等离子体激励器对20°顶角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在模型尖端处表面上布置两组不同形式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左、右舷等离子体激励器分别开启来实现对圆锥前体非对称涡流场的控制。对圆锥前体8个测量截面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对相应的缩比模型进行了固定截面的粒子图像测速实验(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静态压力测量实验在3.0m×1.6m低速低湍流直流闭口风洞中进行,粒子图像测速实验在0.6m×0.5m低速直流开口风洞中进行,迎角固定在45°。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种不同形式和布置位置的激励器,当左、右舷激励器分别开启时,压力分布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显示出等离子体激励对非对称分离涡流场可以进行有效控制;顺吹型和逆吹型等离子激励器对流场产生影响的效果和机理有所不同,应用顺吹型等离子体激励器时的流动控制有效风速要高于使用逆吹型等离子体激励器。
孟宣市王健磊蔡晋生罗时钧刘锋
关键词:大迎角空气动力学等离子体主动流动控制
不同迎角下前体涡流动的等离子体控制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应用一对单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对20°顶角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分离涡流场进行了主动控制研究。实验在3.0 m×1.6 m低速风洞中进行,迎角35°~70°,基于圆锥段底面直径的雷诺数为5.0×104。实验结果包括7个测量截面周向压力分布、由周向压力分布推断得到的截面处空间涡结构以及积分得到的截面当地力和圆锥段力。实验结果表明:(1)在35°~50°迎角范围内,圆锥段流场只有一对非对称的主涡,圆锥段分离涡流动呈现近似锥型流特性,随着迎角增大,圆锥段侧向力系数符号不变;(2)在50°~70°迎角范围内,圆锥段流场呈现多涡结构,圆锥段分离涡流动不再呈现锥型流特性,此时随着迎角增大,圆锥段侧向力系数会发生多次变号;(3)等离子体控制使得圆锥段对涡流场中第1个新涡出现的迎角推迟。
孟宣市李华星唐花蕊罗时钧刘锋
关键词:大迎角空气动力学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