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18)
- 作品数:20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许开轶曹帅王洪涛吉鹏吴济桃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新加坡维护政治稳定的经验
- 2012年
- 新加坡维护政治稳定的经验无非两条:以压制政治参与和创设威权体制等为代表的刚性管制措施,和以渐进民主化改革、重视民意为本的政治系统平衡等的柔性治国,最终实现强制型稳定和自然型稳定的相得益彰,这对我国转型时期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洪涛苏新星
- 关键词:政治稳定
- 社会支持与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被引量:1
- 2014年
- 社会支持是由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体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与弱势群体之间,以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媒介的双向互构过程。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帮助他们走出弱者的困境,从而化解他们对于政治稳定构成的潜在危机,有效维护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
- 张雷许开轶
- 关键词:社会支持政治稳定弱势群体
- 社会政治情绪排解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 2014年
- 政治情绪排解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如果政治情绪得不到适当渠道的有效排解,将会逐渐腐蚀政治合法性,引发社会冲突和危机。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必须突破传统的治理路径依赖困境,通过构建新型政府分层治理结构、创新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突破传统政府治理体制,逐步稀释、疏导和化解社会政治情绪,实现转型期的社会稳定。
- 曹帅许开轶
- 关键词:政府治理善治
- 埃及政治转型与民主巩固被引量:3
- 2012年
- 埃及政治转型因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下的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和地区政治环境变化等内外因素而爆发。政治转型的过程呈现出"社会抗争——军方介入、接管政权——军方安排下的政权过渡"的路线特征。埃及政治转型只是初步实现了由军人政权向民主政权的更迭,其民主巩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的考验,埃及的民主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 王洪涛许开轶
- 关键词:政治转型民主化
- 网络边疆的治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场域被引量:28
- 2015年
- 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国家的边疆从实体的物理空间扩展到了无形的虚拟空间,全新的网络边疆诞生了,其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边疆的特征。我国目前的网络边疆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与西方国家的互联网竞争中,我国现处于相对弱势一方,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网络主权和网络防护意识不足。为了实现网络边疆的有效治理,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谋划;锤炼内功,切实提高网络边疆的治理能力,保证对本国网络空间的控制权;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合作,争夺国际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努力改善国际网络环境。
- 许开轶
- 关键词:政治安全自主创新
- 政治吸纳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被引量:4
- 2014年
-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可以用"政治吸纳"这个分析性范畴来研究。政治吸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逻辑因素,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能有效扩大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增强政治有效性和政治合法性基础,以此来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但政治吸纳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政治吸纳的机制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
- 曹帅许开轶
- 关键词:转型社会执政党新兴阶层政治稳定
- 权威治理与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典型的权威主义特征,表现在执政党主导国家的治理活动、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控制、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等方面。权威治理对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构建了完整而相对严密的"社会控制之网",有效地化解了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对政治稳定的冲击,蕴含着分散执政风险和自发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功能,在国家与民众之间、中央权威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等向度上发挥了维护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它主要依托组织而不是制度作为其核心媒介,维稳的制度化设计缺失,导致压力型维稳常态化;它抑制了社会的成长,维稳的主体过于单一,基层政府的负荷过大,加剧了社会矛盾向政府的集中;它没有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关联机制,导致政府间行政博弈泛滥,地方政府的"变通"行为时常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
- 许开轶
- 关键词:政治稳定组织化调控
- 转型期传统政治稳定机制失灵的原因论析
- 2014年
- 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稳定机制促成了一定时期政治总体稳定的格局,确保了社会的有序性和可控性。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业已形成的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态势,本文从利益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阶层分化,政治权威的弱化,多元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政治稳定机制出现失灵的原因。
- 吉鹏
- 关键词:政治稳定政治文化
- 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社会稳定利弊因素分析
- 2019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指示,对于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尤其要重视社会稳定与改革的良性互动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脚步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维持了动态的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与时俱进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的政治制度化水平、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社会阶层分化过度且结构不合理、利益多元化且差距过大、民主政治改革滞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缺失与不完善加剧腐败现象及多元文化激荡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认清影响社会稳定的利弊因素,坚持发展和深化有利因素,及时纠正剔除不利因素,对于顺利推进改革进程、安全渡过改革深水区、如期实现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吴济桃
- 关键词:社会稳定
- 政治情绪排解机制与转型社会的政治稳定
- 2013年
-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维护政治稳定是非常现实的课题。政治系统要以有效的机制安排,通过优化其结构和功能,建立政治情绪排解机制,稀释政治情绪,提升对社会变化的回应力,积极维护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本文试图从公民、政府、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政治情绪排解机制路径的建构问题。
- 曹帅许开轶
- 关键词:社会转型政治稳定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