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205232)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卢峰许丹纪征尚小明张春来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移植
  • 4篇心肌
  • 4篇梗死
  • 4篇骨髓
  • 4篇干细胞移植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管
  • 3篇干细胞
  • 2篇心肌梗塞
  • 2篇选择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显像
  • 2篇内皮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梗塞
  • 2篇骨髓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4篇姜玉凤
  • 4篇姜玉如
  • 4篇张春来
  • 4篇尚小明
  • 4篇纪征
  • 4篇许丹
  • 4篇卢峰
  • 2篇董惠兰
  • 2篇张文军
  • 2篇赵丽红
  • 2篇张晓明
  • 2篇孙淑娴
  • 1篇张宇新
  • 1篇冯珏
  • 1篇刘长青
  • 1篇李霞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大鼠外周血中血管内皮因子水平与参芍宽心合剂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验方参芍宽心合剂已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实验观察了参芍宽心合剂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及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从动物实验方面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鼠龄10周。采用结扎心脏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宽心合剂小、大剂量组及治疗对照组,每组10只。取10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仅开胸前降支穿线不结扎。于造模后24h模型组、假手术组开始灌胃生理盐水10mL/(kg·d);宽心合剂小、大剂量组:于造模后24h开始灌胃含宽心合剂生药15和30g/(kg·d)混悬液,参芍宽心合剂成分为丹参、黄芪、赤芍等;治疗对照组灌胃消心痛混悬液10mL/(kg·d),连续灌胃4周。②实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保持为50只。①给药4周后血清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假手术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经治疗对照组与小剂量宽心合剂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宽心合剂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②给药4周后血清E选择素水平:假手术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对照组和宽心合剂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且宽心合剂两个剂量组低于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宽心合剂大剂量组低于宽心合剂小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芍宽心合剂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内皮因子的表达,保护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参芍宽心合剂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之一。
张春来尚小明许丹纪征姜玉凤卢峰孙淑娴姜玉如
关键词:心肌梗死E-选择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近交系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细胞培养基组,10只/组。另取1只大鼠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②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股骨和胫骨,剔除肌肉、骨膜,剪一侧骨端,用10mL无血清DMEM低糖培养基冲出骨髓细胞后,收集冲洗液制成单细胞悬液,过滤离心,弃上清液,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80%贴满培养瓶底时,用乙二胺四乙酸和胰蛋白酶混合消化传代。将4,6-二脒-2-苯基吲哚以50mg/L浓度加入第3代细胞培养基中,制成细胞悬液备用。③术前各组大鼠均行气管插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远端供血区心肌组织颜色苍白、心电图检测Ⅱ导联ST段持续抬高为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志。假手术组仅开胸予以前降支穿线但不结扎。④造模成功后1~3h,干细胞移植组用微量注射器吸取4,6-二脒-2-苯基吲哚标记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50μL,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的心肌组织。细胞培养基组按干细胞移植组的方法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无血清DMEM低糖培养基(pH值6.9)。⑤造模后4周处死各组大鼠,切取心脏组织,于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制作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4,6-二脒-2-苯基吲哚标记的供体细胞。留取2mL全血,离心后抽取血清500μL,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性状观察:从正常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48h贴壁生长,短棒状;7~10d达到80%~90%融合;传至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布均匀,呈纺锤形。②各组心脏标本4,6-二脒-2
张春来许丹尚小明张宇新姜玉凤纪征卢峰姜玉如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骨髓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干细胞移植组(20名,接受急诊PCI+标准药物+经冠脉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名,接受急诊PCI+标准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6min步行试验、多普勒心脏超声、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ERNA),并记录发病6个月内主要临床事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6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ERNA术前与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移植组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许丹尚小明姜玉如纪征姜玉凤卢峰张春来李霞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心脏外科手术
核素心肌显像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AMI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对骨髓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效果评价。方法将48例AM 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加药物治疗,观察组加行MSCS移植。治疗前后用核素心肌显像技术观察两组心功能及心肌梗死(M I)面积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明显改善,M I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MSCS移植治疗AM I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疗法;核素心肌显像对MSCS移植前后AM I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董惠兰张晓明张文军赵丽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骨髓祖代细胞核素心肌显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特异的内皮细胞标记物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局部新生血管情况,并探讨内皮血管功能指标E-选择素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近交系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细胞培养基组,10只/组。②另取1只大鼠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股骨和胫骨,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80%贴满培养瓶底时,用乙二胺四乙酸和胰蛋白酶混合消化传代。将50mg/L4,6-二脒-2-苯基吲哚加入第3代细胞培养基中,制成细胞悬液备用。③术前各组大鼠均行气管插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远端供血区心肌组织颜色苍白、心电图检测Ⅱ导联ST段持续抬高为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志。假手术组仅开胸予以前降支穿线但不结扎。④造模成功后1~3h,干细胞移植组用微量注射器吸取4,6-二脒-2-苯基吲哚标记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50μL,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心肌组织。细胞培养基组按干细胞移植组的方法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无血清DMEM低糖培养基(pH值为6.9),模型对照组仅制作心肌梗死模型不作其他处理,假手术组亦不作其他处理。⑤造模后2,4周各组处死半数大鼠,切取心脏组织,于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制作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4,6-二脒-2-苯基吲哚标记的供体细胞。链霉亲和素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评估新生血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选择素含量,评估内皮功能。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心脏标本4,6-二脒-2-苯基吲哚标记移植细胞存活状况: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团和散在的DAPI阳性细胞
张春来许丹尚小明纪征姜玉凤卢峰孙淑娴刘长青姜玉如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E-选择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核素心功能显像对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价
2009年
目的探讨核素心功能显像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采用核素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得出两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0 d内、第3个月、6个月左室心功能参数,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并评分。结果干细胞移植组6个月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1/3射血分数(1/3EF)、最大射血率(MER)、心肌灌注显像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3个月、6个月高峰充盈时间(TPFR)、高峰充盈率(PFR)及左室前侧壁局部射血分数(rEF)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核素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对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赵丽红冯珏张晓明张文军董惠兰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心肌梗塞心室功能门控血池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