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06012)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8
相关作者:季路成徐建中陈江黄海波项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涡轮
  • 7篇对转涡轮
  • 6篇定常
  • 6篇非定常
  • 5篇叶轮机
  • 5篇叶栅
  • 5篇无导叶对转涡...
  • 5篇激波
  • 5篇非定常流
  • 4篇气动
  • 4篇激波管
  • 4篇激波管风洞
  • 4篇管风洞
  • 4篇航空发动机
  • 4篇风洞
  • 3篇定常流动
  • 3篇气动设计
  • 3篇涡轮设计
  • 3篇涡轮叶栅
  • 3篇非定常流动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北京全三维动...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南方航空...

作者

  • 17篇季路成
  • 16篇徐建中
  • 7篇陈江
  • 7篇黄海波
  • 4篇项林
  • 3篇于海力
  • 2篇钟文涛
  • 2篇闫朝
  • 1篇杨春信
  • 1篇周盛
  • 1篇杨吉民
  • 1篇权晓波
  • 1篇邢秀清
  • 1篇李维
  • 1篇肖翔

传媒

  • 15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2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涡轮中的激波/叶排相互作用被引量:12
2002年
本文对涡轮中激波/叶排干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激波/叶排干扰的认识是无导叶对转涡轮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激波/叶排干扰是存在该现象的涡轮所受高周交变力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类涡轮的高周疲劳问题(HCF)必须深入研究激波/叶排干扰.
季路成黄海波陈江徐建中
关键词:无导叶对转涡轮马赫数叶轮机
关于1+1/2对转涡轮的基本分析和初步设计被引量:19
2001年
1+1/2(无低压导叶)对转涡轮是高性能军用发动机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该类对转涡轮展开基本分析,并以某型发动机为目标进行了 1+1/2对转涡轮试验件的初步设计。研究表明 1+1/2对转涡轮总效率更多由第一级决定,第二级效率一般较高;高低压轴出功比和第一级涡轮的负荷水平是表征此类涡轮设计难易程度的关键参数。
季路成钟文涛徐建中
关键词:对转涡轮涡轮设计航空发动机
关于叶轮机时均(准四维)和非定常(四维)气动设计体系的初步诠释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以考虑非定常流动的完整性为线索,总结概述了先前气动设计体系的困难与限制,在此基础上,以描述叶轮机流动的时均和时间精确模型为核心分别从其构成和标志性技术对叶轮机时均和非定常气动设计体系进行了初步诠释。文章认为促成时均(准四维)和非定常(四维)气动设计体系现实应用是叶轮机发展的最后契机。
季路成陈江黄海波徐建中
关键词:叶轮机
1+1/2对转涡轮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被引量:18
2003年
本文对1+1/2对转涡轮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出功比SWR是衡量1+1/2对转涡轮技术 难度的特征参数。增加高压转叶出口气流角和马赫数是降低出功比的两条现实途径。关于高压转叶与低压转叶非定常作用 的分析和理解将是1+1/2对转涡轮成功的关键。
季路成黄海波徐建中陈江
关键词:无导叶对转涡轮马赫数发动机
激波管风洞中全尺寸涡轮试验的若干气动问题
2002年
暂冲式涡轮实验台是促进涡轮部件技术进步的关键设施.本文对激波管风洞全尺寸涡轮实验台若干气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暂冲式风洞中,涡轮建立稳态流场所需时间正比于涡轮叶排的轴向尺寸和折合流量.激波管风洞、喷管、实验段间匹配非常关键.
季路成杨吉民徐建中
关键词:激波管风洞航空发动机气动问题全尺寸
非定常环境中叶栅总压恢复系数的数值研究
2004年
利用以Ni格式和隐式双时间步法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流动的非定常性对涡轮叶栅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并与文中提出的定常模型和准定常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非定常流动能够提高叶栅的总压恢复系数,但这是建立在与准定常流相比较的层面上,而和定常流比较时,非定常流只会使总压恢复系数下降。
闫朝季路成于海力徐建中
关键词:非定常流涡轮叶栅总压恢复系数航空发动机
非定常环境下叶栅性能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叶轮机基元非定常流和排间匹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流动非定常性产生额外损失,滞回现象存在于叶轮机中。而考虑基元非定常流动的叶型设计和排间缘线匹配技术将是未来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核心。
季路成项林徐建中陈江
关键词:非定常流动叶轮机械气动设计
1+1/2对转涡轮用出口超音叶栅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1
2004年
本文以1+1/2对转涡轮为背景,开展出口马赫数1.5、气流角为70°高出口马赫数涡轮叶栅设计与试验研究。研究与分析表明,尾缘厚度及尾缘附近叶表速度分布是决定上述高出口马赫数叶栅性能的关键;尾缘后约一倍叶栅出口宽度范围内,损失剧烈增加,此距离之后,总压降低趋于平缓。初步试验结果说明高出口马赫数涡轮叶栅是可行的。
季路成黄海波陈江于海力徐建中
关键词:无导叶对转涡轮激波管风洞
复杂物理域流场数值模拟软件—CASFLOW的开发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开发了CFD软件—CASFLOW,其目标是为燃气轮机气动仿真系统提供一个CFD软件平台。本工作是阶段性的,为使CASFLOW软件最终成为功能强大、通用性强的研究工具,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继续,尤其是校验和标定。初步工作已经显示出CASFLOW处理复杂物理域内复杂流动的能力。
季路成钟文涛徐建中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软件开发
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缘线匹配技术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叶轮机气动设计自由度——缘线匹配技术。缘线匹配是指相邻两叶排中前排叶片后缘线与后排叶片前缘线的空间关系,更准确地说是其相位角关系。叶片尾缘线表征了叶片出口气流的分布型,它囊括了尾迹、激波、二次流等所有影响,另一方面,叶片前缘线代表了其对上游流场的势干扰。定常气动设计体系只能部分考虑叶片缘线的相互影响,大部分则被忽略了,然而在非定常框架下,相邻叶排缘线所代表的相互影响是显著的。本文首次提出了叶轮机非定常设计的缘线匹配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直列涡轮叶栅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展示了缘线匹配技术在未来提高叶轮机气动性能、气弹性能、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上的潜在能力。作者认为,缘线匹配技术将使叶轮机的非定常气动设计具有真实而可操作的内容,是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核心技术之一。
陈江季路成杨春信
关键词:叶轮机非定常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气动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