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52001)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沈军吴广明周斌张志华孙娟萍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溶胶
  • 5篇英文
  • 5篇溶胶-凝胶
  • 3篇纳米
  • 3篇V
  • 2篇电池
  • 2篇氧化硅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凝胶法制备
  • 2篇气凝胶
  • 2篇气致变色
  • 2篇减反膜
  • 2篇光学
  • 2篇二氧化硅
  • 2篇SIO2
  • 2篇WO
  • 2篇O
  • 1篇等效
  • 1篇等效电路
  • 1篇低介电常数

机构

  • 16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暄洋化工...
  • 1篇上海市特殊人...

作者

  • 16篇沈军
  • 12篇吴广明
  • 9篇周斌
  • 8篇张志华
  • 5篇孙娟萍
  • 4篇杨辉宇
  • 4篇崔朝军
  • 4篇倪星元
  • 4篇张明霞
  • 3篇李晓光
  • 2篇梁田
  • 2篇史继超
  • 2篇王晓栋
  • 2篇高国华
  • 2篇刘源
  • 1篇邹丽萍
  • 1篇林雪晶
  • 1篇王爱荣
  • 1篇宓轶捷
  • 1篇姚兰芳

传媒

  • 7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SiO2减反膜的表面修饰和抗污染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于高功率激光装置的SiO_2减反射膜,并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气相法对该薄膜进行表面修饰。结果表明:修饰后薄膜的疏水性能、激光损伤阈值均有明显提高;其在大气环境下的耐候性与普通薄膜相当,但对有机污染物的抗性明显提高;经六甲基二硅胺烷修饰、氨气氛及热处理后的薄膜表现出对有机烷类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沈军刘源李晓光
关键词:溶胶-凝胶表面修饰硅烷化
新型纳米结构V_(10)O_(24)·12H_2O的制备及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以V2O5粉末为原料,在常压下制备新型纳米结构V10O24.12H2O材料,并分析了其反应机制.利用XRD,TEM,TG-DSC,FTIR和XPS对其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10O24.12H2O的层间距d(002)≈1.43 nm;微观形貌为球形,球径40~60 nm;有V4+和V5+两种化学状态;IR峰的变化主要由晶格膨胀和V4+引起;存在吸附水、层间水及结晶水.
孙娟萍吴广明张明霞崔朝军杨辉宇张志华周斌沈军
关键词:晶体结构混合价红外吸收溶胶-凝胶
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膜系结构的宽带减反膜(英文)
2012年
利用酸催化的二氧化钛溶胶、酸催化的二氧化硅溶胶以及碱催化的二氧化硅溶胶,基于λ/4-λ/2和λ/4-λ/4膜系结构制备了TiO2/SiO2和SiO2/SiO2两种双层宽带减反膜。TiO2/SiO2减反膜具有M型透射光谱,在400800 nm波段内实现了良好的宽带增透效果,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玻璃的减反射需求:此增透膜还具备优异的耐刮擦性和光学稳定性,基本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TiO2/SiO2减反膜具有平滑的透射光谱,相500850 nm波段具有超过99.5%的平均透过率:经氨气氛热处理及三甲基氯硅烷化学修饰后,此增透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刮擦性,基本满足强激光系统中氙灯挡板玻璃的使用需求。
李晓光王晓栋沈军
关键词:溶胶-凝胶太阳能电池强激光系统
过氧化法常压干燥制备的V2O5气凝胶的性能探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V2O5晶体粉末、H2O2(30%(质量分数))为原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溶剂替换工艺在常压下成功地制备了纳米多孔结构的V2O5气凝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仪(BET)、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和拉曼光谱仪(Raman)等方法分别观察和测试了V2O5气凝胶材料的形貌、晶态结构及分子振动。SEM、TEM观察表明,常压干燥制备的V2O5气凝胶呈比较规则的具有层状结构的纤维网络状结构;XRD分析表明,由于结合水插入层间而使V2O5气凝胶的层间距有明显的增加;BET测试结果表明,常压干燥制备的V2O5气凝胶材料的平均孔径为16nm,最大孔径为78nm。
张明霞吴广明孙娟萍杨辉宇崔朝军沈军
关键词:阴极材料
DOP增塑PMMA的弛豫和力学行为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了0%~20%(质量分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混合后的相溶性。用差热分析(DSC)和动态机械分析(DMA)法表征了其玻璃化温度(Tg)和弛豫行为。Tg和α弛豫温度随DOP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DOP的添加改善了PMMA的塑性。在β弛豫区,损耗模量E″的振幅几乎不随DOP含量的增加而改变。DMA测试也表明,低温处存在明显的局部运动。用单轴力学压缩测试研究其塑性行为,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屈服强度(σy)、塑性流动应力(σpf)及应变软化(SSA)与温度和DOP含量的关系。不同DOP含量时的Tg-T关系曲线表明α运动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对σpf起作用;σy在低温处由β运动起作用,在靠近Tg时α运动起作用。除低温外,所有的DOP/PMMA体系均呈现出很小的SSA值,这与强的β弛豫运动有关。
孙娟萍吴广明Halary J L沈军
关键词:PMMADOP增塑玻璃化温度弛豫
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保温材料的机械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以多聚硅E-40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掺杂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莫来石纤维在二氧化硅气凝胶里起到骨架支撑作用,用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SE用M来表征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的形貌和孔结构。动态力学分析仪和热导率测试仪用来表征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导率。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经过高温处理后,仍然保持多孔结构和高孔洞率,其机械强度从1.5×10~5Pa提高到3 8×10~6Pa。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机械性能可以提高10到20倍。室温条件下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热导率为0.023 W/(m·K),经过1000℃热处理后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是0.032W/(m.K),仍是一种很好的超级保温材料。
张志华孙丽俊隗小庆王文琴沈军倪星元吴广明周斌
关键词:二氧化硅气凝胶莫来石纤维溶胶-凝胶机械性能热导率
椭偏光谱法研究溶胶-凝胶TiO2薄膜的光学常数被引量:11
2009年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成功制备了TiO2薄膜.利用反射式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了薄膜的椭偏参量Ψ和Δ,并用Cauchy模型对椭偏参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了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在380—800nm的色散关系.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薄膜的反射率,并用干涉法计算薄膜的厚度;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薄膜的表面微结构,分析讨论了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的薄膜微结构与光学常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auchy模型能较好地符合溶胶-凝胶TiO2薄膜的光学常数色散关系,得到了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规律;薄膜光学常数的大小与薄膜的微结构有关;理论模拟的反射率与实际测量的反射率非常符合;干涉法计算得到的薄膜厚度,与椭偏光谱测试的结果也一致,两者相对偏差仅为2.5%左右.
王晓栋沈军王生钊张志华
关键词:光学常数TIO2薄膜溶胶-凝胶椭圆偏振
水对纳米掺钯WO_3薄膜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以W粉为原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提拉镀膜法制备了掺钯的气致变色WO3纳米多孔薄膜,并采用不同温度对该薄膜进行了热处理;最后制作成简易的气致变色窗。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薄膜中水的存在和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致褪色过程的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原位动态的测试,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水的存在对薄膜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致变色循环次数的增加,薄膜生成水逐渐增加,破坏了薄膜的表面结构,堵塞了薄膜的孔洞,使薄膜气致变色时间延长,但不影响薄膜的致色深度;环境吸附水对薄膜有毒化作用,既延长了薄膜的气致变色的时间也使气致变色深度降低;而适量的薄膜结构水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气致变色速率。
史继超吴广明高国华梁田沈军周斌倪星元张志华
关键词:WO3薄膜
新型钒氧化合物V_(10)O_(24)·12H_2O的制备及交流阻抗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Sol-gel技术及溶剂替换工艺,以工业V2O5粉末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法在常压下制备出新型纳米结构V10O24.12H2O材料,对其结构和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10O24.12H2O材料同时存在V5+和V4+,具有层状结构,呈非晶态。提出样品电极的等效电路并进行拟合,拟合值与实验值较吻合。系统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引起参数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电池内阻较小,有利于大电流放电。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原料价格便宜;V10O24.12H2O材料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将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新能源材料。
孙娟萍吴广明张明霞崔朝军杨辉宇张志华周斌沈军
关键词:过氧化反应等效电路交流阻抗
利用两种粒径的二氧化硅体系制备超疏水表面(英文)
2012年
利用Stber方法制备了粒径为550 nm的二氧化硅小球和粒径为10nm的二氧化硅溶胶。通过两步提拉法得到了其有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米-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二氧化硅小球的分散性对形成此二元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对溶胶的修饰,所得到的薄膜无需经后续处理即可表现出超疏水性质。此方法相对于三甲基氯硅烷对薄膜的后处理能得到更加优异的疏水性。最终得到的超疏水表面是均匀的二元结构和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表面上疏水角可达170°。
李晓光邹丽萍许丽莉沈军
关键词:超疏水二氧化硅微球二氧化硅溶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