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815)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潘燕杨树平韩立军王大奇陈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淮海工学院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抑菌
  • 3篇抑菌活性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活性
  • 2篇豆素
  • 2篇配合物
  • 2篇酰基
  • 2篇香豆素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甲酰基
  • 1篇衍生物
  • 1篇一维配位聚合...
  • 1篇乙酸
  • 1篇溶剂
  • 1篇溶剂热
  • 1篇溶剂热法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5篇淮海工学院
  • 4篇聊城大学

作者

  • 6篇潘燕
  • 5篇杨树平
  • 4篇韩立军
  • 4篇王大奇
  • 1篇叶海燕
  • 1篇吴争鸣
  • 1篇余志群
  • 1篇何欣然
  • 1篇陈丽娟
  • 1篇周亚男
  • 1篇张凡
  • 1篇王婷
  • 1篇王南南
  • 1篇王波
  • 1篇赵翠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lterations in the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and vimentin in endothelial cells following tumor cell-endothelial cell interactions
Objective Interactions of tumor cells with endothelial cells(ECs),for example tumor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
Yan PAN,Xuejun L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and Biomimetic Drugs,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System Bio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
关键词:VIMENTIN
文献传递
8-或6-(3-氯苯甲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7-羟基-8-(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1)和7-羟基-6-(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的晶体同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a=1.21527(14)nm,b=1.01550(12)nm,c=1.5045(2)nm,β=112.377(2)°,V=1.7169(4)nm3,Dc=1.396 g/cm3,Z=4,F(000)=752,R1=0.0415,wR2=0.0981[I>2σ(I)],S=1.063;化合物2:a=2.0168(2)nm,b=0.76229(12)nm,c=2.25497(17)nm,β=123.987(6)°,V=0.8745(6)nm3,Dc=1.454 g/cm3,Z=8,F(000)=1296,R1=0.0604,wR2=0.1384[I>2σ(I)],S=0.948.抗菌实验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和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均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个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数据表明,化合物1(ΔH>0,ΔS>0,ΔG<0)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化合物2(ΔH<0,ΔS<0,ΔG<0)与BSA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相结合;BSA与化合物1和化合物2间的距离分别为2.59和2.38 nm,说明2个化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杨树平韩立军潘燕王大奇王南南王婷
关键词: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牛血清白蛋白
Acetazolamide ameliorates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regulation of HIF-1α and aquaporin-1
OBJECTIVE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cetazolamide(AZA) exerts a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renal ischem...
AN YuZHANG Jian-zhaoLI Xue-jun
非编码RNA作为ceRNA在人癌症中的功能及机制被引量:14
2020年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即无编码蛋白质潜力的RNA,包括短非编码RNA,例如微RNA(microRNA, miRNA),长非编码RNA(long coding RNA, 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等,已被证明可以在RNA水平上调节细胞中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miRNA是约18~22个核苷酸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可以通过MRE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中的互补序列结合,抑制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并导致mRNA转录物的更新、转换或降解。2011年,Salmena等提出,非编码RNA与具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mRNA)之间存在一种被称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的相互作用机制假说,即含有miRNA反应元件(MRE)的ncRNA通过与miRNA结合,解除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这一假说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传统认知进行了补充,在RNA水平上将多种ncRNA的作用补充到经典的miRNA调控mRNA翻译的过程,将其延伸为ceRNA-miRNA-mRNA的网络调控模式。近年来研究发现,ceRNA机制广泛存在于胃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各类癌症中,并且在肿瘤的基因调控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凋亡、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介绍ceRNA及其网络的机制与分子基础,并且结合两类非编码RNA——lncRNA及circRNA作为ceRNA分别在人类不同癌症类型中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该机制在肿瘤中的角色及作用,以期拓宽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视野,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麦尔哈巴·阿不都热依木潘燕
关键词:非编码RNA微RNA
铋(Ⅲ)苯乙酸-1,10-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Bi_2(PPA)_6·(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被引量:14
2012年
合成了铋(III)苯乙酸-1,10-邻菲罗啉[Bi2(PPA)6·(Phen)2](HPPA=苯乙酸(C8H7O2),Phen=l,10-邻菲罗啉(C12H8N2))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100(6)nm,b=1.2617(8)nm,c=1.3324(9)nm,α=89.757(8)°,β=87.277(8)°,γ=81.155(8)°,V=1.5099(17)nm3,Dc=1.748g·cm-3,μ=5.890mm-1,Z=1,F(000)=780,残差因子R1=0.0484,wR2=0.1090[I>2σ(I)],S=1.002.标题化合物为双核铋(III)配合物,金属中心Bi(III)原子与三个苯乙酸根(PPA)中的6个氧原子、一个1,10-邻菲罗啉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桥连氧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九配位的扭曲三帽三方柱配位十四面体,围绕铋原子的价键总数VBi(1)=2.897,两个Bi(III)原子通过两个桥连氧原子连结成中心对称的分子,Bi…Bi间距离为0.4469(2)nm.初步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现出相似且良好的抑菌效果.
杨树平韩立军潘燕吴争鸣何欣然陈丽娟
关键词:晶体结构苯乙酸邻菲罗啉
8-(3-或4-氟苯甲酰基)-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晶体结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设计并合成了两个新的氟代香豆素化合物8-(3-氟苯甲酰基)-7-羟基-4-甲基香豆素(3a)和8-(4-氟苯甲酰基)-7-羟基-4-甲基香豆素(3b),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3b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3b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和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抗氧化实验显示,目标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目标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化合物3a(H<0,S<0,G<0)与BSA二者之间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相结合,化合物3b(H>0,S>0,G<0)与BSA二者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相结合;依据F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BSA与化合物3a和化合物3b间的距离(r)分别为2.53和2.65nm,说明两个化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杨树平韩立军潘燕王大奇周亚男张凡
关键词: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牛血清白蛋白
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及与BS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3
2012年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nm,b=1.37899(17)nm,c=1.39806(19)nm;α=60.954(1)°,β=87.502(2)°,γ=65.970(1)°,V=2.0424(4)nm3,Dc=1.357 g/cm3,Z=2,F(000)=862,R1=0.0925,wR2=0.2668[I>2σ(I)],S=1.001.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1个末端氯原子配位,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扭曲指数τ=0.04(1).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1)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依据F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56 nm,说明配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杨树平韩立军潘燕王大奇赵翠王波
关键词:晶体结构抑菌活性
香豆素-3-羧酸铒(Ⅲ)一维配位聚合物[Er(CCA)_3(H_2O)_2]_n·2nH_2O的溶剂热法合成、晶体结构及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Er(CCA)3(H2O)2]n·2nH2O(HCCA=香豆素-3-羧酸),通过元素分析和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6310(1)nm,b=1.4165(2)nm,c=3.1731(3)nm;β=91.861(2)°,V=2.8346(7)nm3,Dc=1.890 g·cm-3,Z=4,F(000)=1596,残差因子R1=0.0525,wR2=0.0930[I>2σ(I)],S=1.290.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配体(CCA)和配位水分子的8个氧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了一个畸变的十二面体,两个相邻的铒(Ⅲ)离子通过一个羧基桥连成为一维聚合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ΔS>0),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依据F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85 nm,说明配合物与BSA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杨树平韩立军王大奇潘燕余志群叶海燕
关键词:晶体结构牛血清白蛋白溶剂热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