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8B01-2) 作品数:19 被引量:159 H指数:8 相关作者: 阮文权 赵明星 黄振兴 任洪艳 缪恒锋 更多>> 相关机构: 江南大学 嘉兴学院 上海东方低碳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不同碳源对餐厨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餐厨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深度脱氮处理工艺存在的碳源不足,TN去除率较低等问题,通过比较甲醇、生物柴油车间生产废水和餐厨废水原液3种不同外加碳源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索低C/N餐厨废水的高效脱氮模式。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添加3种外加碳源对系统出水COD、NH_4^+-N浓度影响不大,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和98.2%。其中,缩短餐厨原水水解酸化时间,系统出水COD浓度上升,去除率下降。除甲醇外,投加另外2种碳源都会导致出水TN浓度上升,对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投加不同碳源对系统其他各单元运行效果基本相同,废水经过缺氧区后COD、TN和NH_4^+-N浓度有明显下降,出水满足纳管标准。3种外加碳源对工艺脱氮效果提高的影响排列顺序为甲醇>生物柴油生产废水>餐厨废水原液。 张周 赵明星 赵明星关键词:碳源 低C/N 短程硝化 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4年 实验研究不同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质量浓度对餐厨垃圾消化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产气高峰均有显著影响,最高氨氮质量浓度组最大产气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44.8%和45%,产气高峰出现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迟6 h和42 h。氨氮质量浓度上升导致反应体系中总有机碳去除率降低,由此计算出氨氮抑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半抑制浓度为7 860 mg/L。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导致挥发性脂肪酸过量积累,其利用速率也相应减缓。 许之扬 赵明星 缪恒峰 任红艳 黄振兴 王涛 高树梅 阮文权关键词: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氨氮 有机碳 AF-复合式A/O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应用研究 2013年 利用厌氧生物滤池(AF)-复合式A/O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后处理能力达到72 m3/d,COD去除率91.4%以上,出水COD保持在1 80 mg/L以内,NH3-N去除率96.2%以上,出水k NH3-N保持在2.9 mg/L以内;硫酸亚铁投加量控制在n(Fe)/n(TP)=1 0~1.4时,可使出水TP降至5 6 mg/L以内,各项指标均达标排放。 邵尤炼 赵明星 缪恒锋 任洪艳 阮文权关键词:O 表面活性剂 餐厨垃圾固渣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及Logistic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为考察餐厨垃圾经提炼生物柴油处理后的固渣厌氧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在中温条件下,研究固渣批式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和物质转化过程,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析该固渣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固渣具有较高的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在2∶1的物料比条件下,单位质量固渣产气效率最高,甲烷产量达633 Nm L/g VS。稳定状态下,Logistic方程可以较好地分析餐厨垃圾固渣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决定系数R2>0.99),经过拟合,产甲烷潜力为661.33 Nm L/g VS,最大产甲烷速率为106.78 Nm L/(g VS·d),无滞后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随底物负荷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4 800 mg/L、2 500mg/L,p H值降至5.0左右,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总挥发性脂肪酸(VFAs)、高浓度氨氮(NH+4-N)及低p H值的严重抑制。 高树梅 赵明星 许之扬 余益辉 王永会 黄振兴 阮文权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厌氧发酵 LOGISTIC方程 餐厨垃圾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过程参数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在(55±0.2)℃温度下,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分别进行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实验,两相实验设置不同初始p H的反应组,比较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的产气效率、有机酸、营养物质和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可以提高产甲烷效率,初始p H 8.5餐厨垃圾组的甲烷产量最高为178.3 m L/g COD,比单相厌氧消化提高了338%;另外,两相厌氧消化中氢气最高可达14.12 m L/g TS。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的初始p H会影响产氢和产甲烷的效率,氢气和甲烷的产量随初始p H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淀粉酶活性在两相实验组的产酸相及单相实验组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最高活性分别为0.542 mg/(m L·min)和0.298 mg/(m L·min);蛋白酶活性在产酸相达到最高,为1.70μg/(m L·min);脱氢酶活性在初始p H为9.0的实验组达到最高,为145μg/(m L·h),分别是空白和单相实验组的113.3%和120.8%。 王颢 赵明星 阮文权关键词:餐厨垃圾 两相厌氧消化 淀粉酶 蛋白酶 脱氢酶 低C/N餐厨废水半短程硝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餐厨废水具有高NH_4^+-N、低C/N的特性,采用传统生物脱氮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碳源,而采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可以较好地处理此类废水,通过控制DO浓度来实现废水半短程硝化可为组合工艺提供进水条件。采用自制SBR反应器,控制ρ(DO)在0.5~0.6 mg/L,温度为(30±1)℃,可实现废水的半短程硝化,NO_2^--N累积率可达90%以上,出水n(NO_2^--N)∶n(NH_4^+-N)约为1,系统COD去除率维持在65%左右。系统稳定后对1个周期内的系统进行观察,发现0~1 h内系统中COD得到迅速降解,1~8 h内COD降解速率放缓,出水NO_2^--N累积,较低的DO浓度可有效地限制NOB的活性,反应周期内NO_3^--N浓度基本处于较低水平。当DO浓度过低时,系统中AOB和NOB同时受到抑制,氧化一定量的NH_4^+-N所需时间更长;ρ(DO)浓度高于1.5 mg/L时,NOB活性逐步恢复,系统中NO_3^--N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控制DO浓度实现低C/N餐厨废水半短程硝化是可行的,可为后续试验创造条件。 张周 赵明星 赵明星 缪恒锋 阮文权 黄振兴关键词:低C/N 短程硝化 A/O-MBR处理高COD和高氨氮餐厨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对A/O-MBR工艺处理高COD、高氨氮餐厨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140d的运行过程中,出水平均COD、NH4+-N、TN分别为277、2.16、271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8%、99.78%、79.43%;当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反应器进水补充甲醇作为碳源时,出水平均COD、NH4+-N、TN分别为275、2.10、71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35%、99.77%、95.01%;当污泥质量浓度维持在9~13 g/L时,可减缓膜污染的速度,TMP的增长较为缓慢. 吴健 赵明星 阮文权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 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 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研究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对固相餐厨垃圾进行批式厌氧发酵实验,主要考察了p H、VFA、COD以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修正Gompertz模型对其产气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溶液的添加可明显促进厌氧发酵产甲烷。在添加缓冲溶液条件下,污泥与餐厨垃圾比例为2∶1,1∶1,2∶3和1∶2时,餐厨垃圾都能很好地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最大产甲烷产量分别为594.66、449.74、392.93和333.36 m L/g TS。采用修正Gompertz模型分别对2∶1、1∶1、2∶3和1∶2实验组产甲烷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产甲烷潜力分别为567.57、437.89、381.12和305.60 m L/g TS,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89.38、59.81、47.26和25.80 m L/(d·g VS)。对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MC酶活性在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 余益辉 黄振兴 高树梅 赵明星 缪恒锋 任洪艳 阮文权关键词: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组合CLR-A/O-气浮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效果研究 2014年 深圳某啤酒公司生产高档啤酒,生产废水水量大,含有大量有机物,且原有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的废水不能达到现在的废水排放标准。对其原有工艺进行改进,采用CLR-A/O-气浮组合工艺处理该公司生产的有机废水。经过6个月调试,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结果显示,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50mg/L,TN浓度≤15mg/L,NH3-N浓度≤5mg/L,TP浓度≤0.5mg/L,SS浓度≤10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级A标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6000m3/d沼气可供生产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邵尤炼 毕建洋 缪恒锋 任洪艳 赵明星 阮文权关键词:啤酒废水 气浮 Ce^(3+)对厌氧产氢性能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添加稀土元素Ce3+对废水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产氢具有hormesis效应,添加Ce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产氢量最大,为123.2 mL/g,是对照的120.3%。反应结束后,添加0.1、0.05 mg/L组的VFA量较大,分别为4 511.8、4 420.3 mg/L,是对照的1.49和1.46倍。各组分的葡萄糖利用率在76.2%~92.1%。脱氢酶活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添加0.1 mg/L组最大酶活为5 042.3μg/(g·h),是对照的110.0%。 赵明星 王永会 阮文权关键词:氢气 厌氧消化 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