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69)

作品数:10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定震陈永亮田红李淑兰魏荣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熊猫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养分归还
  • 2篇叶凋落物
  • 2篇分解速率
  • 2篇纯林
  • 1篇氮素
  • 1篇氮素配比
  • 1篇氮素形态
  • 1篇蛋白
  • 1篇电泳法测定
  • 1篇行为发育
  • 1篇英文
  • 1篇有效性
  • 1篇神经细胞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糖皮质...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中国保护大熊...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4篇刘定震
  • 3篇田红
  • 3篇陈永亮
  • 2篇张贵权
  • 2篇孙儒泳
  • 2篇魏荣平
  • 2篇李淑兰
  • 1篇张和民
  • 1篇陈媛
  • 1篇黄晨西
  • 1篇袁虹
  • 1篇隋森芳
  • 1篇张健旭
  • 1篇贺雨虹
  • 1篇李修岭
  • 1篇王智鹏
  • 1篇刘明河
  • 1篇马忠明

传媒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Zoolog...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叶凋落物分解与养分归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用分解袋法研究了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结果表明3种林分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为胡桃楸纯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如排除微生物侵入等的影响,胡桃楸纯林叶凋落物归还N的速率最快,落叶松纯林叶凋落物归还P、K的速率最快;二者组成混交林后,混交林叶凋落物归还N的速率较落叶松纯林明显提高,而归还P、K的速率较胡桃楸纯林明显提高。胡桃楸与落叶松混交后叶凋落物养分归还速率较其各自纯林的要高,这可能是混交林增产机制之一。
陈永亮李淑兰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叶凋落物分解速率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样品的采集及测定方法被引量:8
2002年
田红刘定震
关键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红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05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NH+4 N与NO-3 N两种形态氮素不同配比对红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氮素处理降低了膜透性,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RuBP羧化酶活性、糖含量、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等生理指标。不同氮素混合处理使红松幼苗各生理指标增加的效应大于纯NH+4 N和NO-3 N处理效果。在混合处理中,以n(NH+4 N)/n(NO 3 N)(摩尔比)为1/3~ 2/2时的效果最显著,红松幼苗光合性能最佳。因此苗木施用氮肥时应考虑不同形态氮素的合理配比问题。
陈永亮刘明河李修岭
关键词:氮素形态氮素配比光合特性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大熊猫尿肌酐
2004年
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大熊猫尿液中的肌酐含量 .使用非涂层毛细管 (2 1cm× 75 μmi.d .) ,5 0mmol·L- 1pH2 .5 6的磷酸缓冲液 ,在 16kV ,2 5℃下 ,以吡啶做内标物对大熊猫尿样进行检测 .肌酐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为 5~ 80mg·L- 1,肌酐浓度与肌酐同吡啶的峰高比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0 .9996 .测定了 18只成年大熊猫 (N(♀ )∶N(♂ ) =5∶4 )的 12 2个尿样 ,雌、雄大熊猫的尿肌酐质量浓度分别为 (84 2 .35± 116 .4 8)和 (6 99.92± 90 .94 )mg·L- 1.实验表明 ,毛细管电泳法可以快捷。
田红陈媛黄晨西孙儒泳刘定震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肌酐大熊猫
Male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urine contains kinship information被引量:6
2008年
Chemic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in selection and mate choice in mammals. The covariance of odor-genes of rodents has been documented and kinship odor has been proposed and termed, ye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kinship odors.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rely substantially 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 to mediate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ompounds in the urine/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w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the chemical profiles of 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and urine via lineage construction and GC-M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W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about kinship odors was present only in the urine of male adults in the mating season but absent in the non-mating season. Adult females and all sub-adults did not have such kinship odors in either mating or non-mating season. Therefore, kinship odor in the panda was contingent on age, sex, and seas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the condition-dependent expression of kinship odor, which may have a sig- nificant im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panda conservation in relation to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nd sexual selection.
LIU DingZhenWEI RongPingZHANG GuiQuanYUAN HongWANG ZhiPengSUN LixingZHANG JianxuZHANG HeMin
关键词:亲属关系
雄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尿液中包含亲缘关系的信息被引量:9
2008年
化学通讯在哺乳动物的亲缘选择和性选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针对啮齿动物的气味-基因协同变化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并由此定义了名词"亲缘气味"(kinship odor).然而有关亲缘气味的生产者——动物的遗传关系与气味中化学物质相似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尚未有过报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要依靠化学通讯维持其社会等级和进行相互交往.为揭示大熊猫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中化学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与个体间亲缘关系的内在联系,利用大熊猫谱系表及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圈养大熊猫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中化学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个体间遗传关系相似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排除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中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的化学成分后,发现个体间的亲缘系数与尿液中化学成分组成的相似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s=0.851,P<0.001,n=15),而且这种显著性关系表现为对季节、性别和年龄的依赖性,即气味中的化学物质组成相似性与个体间的亲缘系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结果仅见于交配季节的成年雄性个体尿液中,而在非交配季节和其他年龄组(成年雌性、亚成年雌雄等)则不存在这种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肛周腺分泌物,无论成年还是亚成年雌、雄个体,均未发现这种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极有可能存在亲缘气味,而且该气味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研究结果对于借助化学通讯和性选择方面的理论进一步推动野生大熊猫保护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定震魏荣平张贵权袁虹王智鹏孙立新张健旭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尿液
不同落叶林林下凋落物的分解与养分归还被引量:30
2004年
用分解袋法研究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结果表明:在1个生长季内,3种林分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胡桃楸纯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胡桃楸纯林叶凋落物归还氮的速率最快,落叶松纯林叶凋落物归还磷、钾的速率最快。二者组成混交林后,混交林叶凋落物归还氮的速率较落叶松纯林明显提高,而归还磷、钾的速率较胡桃楸纯林明显提高。胡桃楸与落叶松混交后叶凋落物养分归还速率较其各自纯林的有所提高,可能是混交林增产机理之一。
李淑兰陈永亮
关键词:纯林混交林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
突触结合蛋白Ⅰ的胞质片段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突触结合蛋白Ⅰ是神经细胞突触囊泡上的一个膜整合蛋白 ,C2AB是其具有重要功能的胞质片段 .近年的研究表明 ,突触结合蛋白Ⅰ在钙引发的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过程中起到钙感受器的作用 ,它与神经细胞突触前膜的相互作用与其生理功能有关 ,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利用气 /液单层膜技术结合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技术 ,发现C2AB倾向于插入带负电荷的磷脂膜中 (如磷脂酰丝氨酸 ) ,而且插膜是钙依赖性的 ;对于不带电荷的磷脂不插膜 .C2AB与膜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力 .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结果显示 ,它与膜相互作用时二级结构不发生显著变化 .结果表明 ,突触结合蛋白Ⅰ钙依赖的插入负电荷膜特点 ,可以帮助解释其钙感受器的作用机制 .
贺雨虹隋森芳
关键词:磷脂膜相互作用神经细胞
不同N、P源对红松根/土界面pH及磷有效性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用根垫法研究了不同形态N源与P源对红松苗木根 土界面pH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铵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降低 ,硝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升高 .不同N源处理引起根 土界面pH变化的幅度受P源种类及距根面距离的影响 ,施加矿物P时 ,铵态N引起的根 土界面pH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 .不同P源处理时根 土界面有效P含量受N源种类的影响 ,铵态N处理时 ,加入易溶性P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仅距根面 0~ 2mm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硝态N处理时 ,仅在加入易溶性P时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 ,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与不加P处理时相近 ,表明铵态N处理引起的根系分泌质子是根 土界面处难溶性矿物P溶解的主要驱动力 .根
陈永亮马忠明
关键词:PH
雄性大熊猫对化学信息行为反应的年龄差异(英文)被引量:8
2007年
化学通讯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了雄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对同伴个体尿液气味行为反应的发育模式。结果显示,在成年雌性个体的尿液气味刺激下,雄性个体表现显著多的嗅闻行为和嗅闻/舔舐环境行为,但是嘶咬气味刺激物的行为明显减少。在雌性个体的尿液气味刺激下,不同年龄段的雄性个体行为表现不同,成年雄性个体表现较亚成年和幼年个体显著多的舔舐行为。此外,成年个体和亚成年个体均表现较多的嗅闻/舔舐环境行为,而幼年个体则无该行为表现。幼年个体较成年和亚成年个体表现显著多的气味涂抹行为,而且嘶咬气味刺激物的时间较亚成年个体显著多。幼年个体和亚成年个体对雌性和雄性个体尿液气味刺激的行为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大熊猫对同种个体尿液中化学信息的行为反应呈现出年龄差异。
田红魏荣平张贵权孙儒泳刘定震
关键词:大熊猫化学通讯行为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