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40000)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隋承军杨甲梅陆炯炯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肝切除
  • 3篇肝切除术
  • 2篇心静脉压
  • 2篇腔静脉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压
  • 2篇阻断
  • 2篇下腔静脉
  • 2篇下腔静脉阻断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压
  • 2篇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直径
  • 1篇手术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杨甲梅
  • 2篇隋承军
  • 1篇陆炯炯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如何有效地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肝胆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肝脏有流人道和流出道两套血管系统,对肝脏的血流控制包括对流人道和流出道血流的控制。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流出道出血一直是个难题。学者们创立了许多方法,包括全肝血流阻断、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只在特定的患者中被采用。有学者发现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切除术中肝静脉系统的出血,但是对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在第一肝门阻断的同时,阻断肝下下腔静脉即可有效减少肝切除时来自肝静脉系统的出血。此方法相对于其他控制肝脏流出道出血的方法都简单易行,在肝切除术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讨论,对其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隋承军杨甲梅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断肝切除术中心静脉压
手术治疗直径≥10cm肝海绵状血管瘤373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直径≥10 cm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以及术中输血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73例直径≥10 cm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最大瘤体直径将病人分为GH组(巨大肝血管瘤,直径10~<15 cm,241例)和EH组(特大肝血管瘤,直径≥15 cm,132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治疗结果,分析输血及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EH组血液学指标异常的发生率高于GH组。在EH组随访过程中,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异常的发生率随直径增加而增多(P<0.05)。EH组的肝门阻断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GH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切除病变数目、阻断方式、术后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组病人多选用血管瘤摘除术,而EH组病人多选用肝切除术(P<0.05)。GH组中,行肝切除术者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高于行肿瘤摘除术者(P<0.05),而二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与血管瘤直径是术中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瘤直径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直径≥10 cm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人,随着血管瘤直径的增加,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增高,故应根据直径重新划分血管瘤的亚组有助于区分临床治疗策略。
董志涛方鲲鹏郭俊武戴炳华隋承军耿利杨甲梅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切除术摘除术输血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出血是肝切除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包括控制流人道和流出道的血流。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方法,目前最国内常用的是Pringle法,即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包括持续性阻断及间歇性阻断。在入肝血流阻断的情况下,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主要来自于流出道,即肝静脉和肝短静脉。
隋承军陆炯炯杨甲梅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断肝切除术术中出血中心静脉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