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4111) 作品数:20 被引量:150 H指数:9 相关作者: 湛含辉 罗彦伟 韦小利 易诚 湛雪辉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矿业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无机絮凝剂絮凝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结合比较分析传统铝盐与无机高分子聚铝的絮凝效率差异,讨论了水解产物形态、絮凝剂投加量、环境pH值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对絮凝沉降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他们与絮凝沉降机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聚铝中Al13在电中和脱稳絮凝机理中的独特吸附优势使其成为混凝过程中最主要的絮凝剂,传统铝盐在卷扫沉降絮凝机理中良好表现使其可以作为絮凝沉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补充。 刘敏 李德良 湛含辉 戴玉春关键词:无机絮凝剂 吸附过程中流场分布对液膜扩散传质影响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在总结流场条件影响吸附传质过程的同时,提出了流场分布影响液膜扩散传质的物理模型,指出不同的流场分布,液膜厚度变化不同,传质阻力也就不同,从而导致传质效果的不同.通过对传质方程中流速的物理意义进行重新定义,同时引入流场效应系数(Z),对传统的液膜扩散控制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使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并用13X沸石对Ca2+的吸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3X沸石对Ca2+的吸附传质效率与搅拌转速和叶片大小成正比,即与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其中流场分布比较规则的二次流场吸附传质效率最高;此外初始ρ(Ca2+)越高,传质越快,吸附效果越好,但流场分布影响越小,归结原因是此时传质动力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超过了液膜阻力的影响,进而掩盖了流场分布对传质的影响. 湛含辉 罗彦伟 张晶晶关键词:传质系数 传质速率 糠醛废水前期优化处理试验研究 2007年 通过对糠醛废水进行必要的前期预处理,使其pH值升高至9.70~9.80,然后利用混凝沉降中流体力化学作用基本原理,在适当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在不同的无机混凝药剂、有机药剂组合方式下,对糠醛废水进行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合理的混凝沉降模式条件下,无机混凝药剂与有机药剂联合使用处理糠醛废水,可以使其浊度由233NTU降到4.3NTU;加入适量沉降载体——泥土,浊度(396NTU)则可降到2.7NTU。 湛含辉 罗彦伟 韦小利关键词:糠醛废水 混凝剂 混凝 絮凝 多孔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6 2006年 比较了活性炭、5A沸石和13X沸石3种多孔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效果,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材料用量、流体剪切力和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3种吸附材料对钙离子吸附效果差异的原因,为更好地应用吸附法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奠定基础。 湛含辉 罗彦伟关键词:活性炭 13X沸石 钙离子 WSBR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为使活性污泥更好更快地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利用搅拌序批式活性污泥(WSBR)与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基于聚丙烯酰胺(PAM)的添加,研究了二次流场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SBR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快于SBR,其粒径主要分布在0.9~1.5mm之间,污泥指数(SVI)稳定在50mL/g左右,比重增加了0.050 9,挥发性悬浮固体(VSS)(质量分数)达到81.32%,耗氧速率(SOUR)达1.387mg/(min.g)(以O2计);而SBR中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分布在1.5~2.0mm之间,SVI在70mL/g左右,比重只增加0.039 6,VSS(质量分数)为72.31%,SOUR只有1.063mg/(min.g)(以O2计);且SBR的颗粒污泥污泥含水率比WSBR中的颗粒污泥高2.8%.在微生物结构、高浓度的废水处理等方面WSBR优于SBR反应器,表明在合理的二次流条件下,利用PAM混凝沉降原理可以较快地形成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并提出了二次流混凝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物理模型. 易诚 湛含辉 陈津端 程胜高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二次流 混凝沉降 搅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W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为研究搅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W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利用WSBR反应器与传统SBR反应器对好氧活性污泥颗粒化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添加同量的聚炳烯酰胺(PAM)条件下,具有合理二次流场的WSBR反应器在4d就可见好氧颗粒污泥,而SBR反应器则在第10d才出现好氧颗粒污泥,且W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9~1.5mm之间,污泥体积指数(SVI)稳定在50mL.g-1左右,颗粒污泥比重增加了0.0509,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含量达到81.32%,耗氧速率达1.387mg.min-1.g-1(以O2计),污泥含水率为93.23%.从微生物结构来看,WSBR反应器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紧密的细菌结构,优于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表明在合理的二次流条件下,利用PAM混凝沉降原理可以快速地形成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 易诚 湛含辉 陈津端 程胜高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二次流 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钙离子的去除试验 被引量:10 2007年 用活性污泥与沸石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一种生物吸附剂,并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钙离子的去除试验和机理探讨。考察了生物吸附剂配方中活性基体用量、沸石用量及搅拌条件、溶液浓度、pH值等因素对钙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物吸附剂去除钙离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去除速度快,出水钙离子的质量浓度可降到200mg/L以下,满足工业循环水回用要求;去除机理可能有生物吸附、静电吸附、化学沉淀和离子交换;适当的剪切力可以加速吸附反应的进程,证实了流体力化学效应的存在。 湛含辉 罗彦伟 韦小利关键词:生物吸附剂 钙离子 化学沉淀 生物吸附 流体力化学-二次流原理在污泥颗粒化中的研究前景 被引量:6 2006年 颗粒污泥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在流体中添加适量剂量的絮凝剂,利用流体力化学-二次流原理,施加合适的流体剪切力,形成合理的二次流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原始颗粒污泥.利用污泥内部和水中的微生物,通过好气或厌气培养,能加快(好氧或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加快颗粒污泥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污水处理生产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易诚 湛含辉 程胜高 陈津端 钟乐 罗彦伟关键词:污水 颗粒污泥 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研究 被引量:28 2007年 试验考察了药剂用量、流体剪切条件、沉降方式、煤泥水浓度和剪切方式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絮凝沉降能力,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主要是包裹作用机理;剪切条件至关重要,弱强度条件下剪切1 m in,可获得较高的清水分离率和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斜板沉降比垂直沉降清水分离率高得多。 湛含辉 罗彦伟关键词:高浓度 絮凝沉降 流体剪切力 流体力化学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被引量:4 2007年 含有微量化学药剂的固液两相流体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领域中,在该两相流体体系中,药剂的充分分散、与颗粒发生有效接触碰撞、以及保证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就显得相当重要,而流体剪切条件对上述过程影响很大,把流体剪切条件的这种影响称为流体力化学效应。在介绍流体力化学概念提出的同时,对流体力化学给出了较为严格的定义,同时对其初步研究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简单综述。 湛含辉 罗彦伟 龙小兵 张晶晶 彭春来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