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217H指数:11
相关作者:蒋海昆吴琼宋金王琼聂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4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定位
  • 3篇地震活动状态
  • 3篇珊溪水库
  • 3篇水库
  • 2篇地震重新定位
  • 2篇震群
  • 2篇汶川8.0级...
  • 2篇联合反演
  • 2篇反演
  • 1篇地震目录
  • 1篇新疆北部
  • 1篇震例
  • 1篇震前
  • 1篇震群活动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深度
  • 1篇中国震例
  • 1篇时段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台网...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5篇蒋海昆
  • 4篇宋金
  • 4篇吴琼
  • 3篇曲延军
  • 3篇聂晓红
  • 3篇王琼
  • 2篇苗青壮
  • 2篇黎明晓
  • 1篇曲均浩
  • 1篇黄瑜
  • 1篇冯建刚
  • 1篇杨马陵
  • 1篇李志海
  • 1篇姚家骏
  • 1篇代炜
  • 1篇蒋长胜
  • 1篇李金
  • 1篇赵勇
  • 1篇王宝柱
  • 1篇董祥

传媒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州珊溪水库地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利用浙江和福建区域地震台网和珊溪水库台网给出的P波走时资料,得到了珊溪水库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了珊溪水库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①震中总体呈现NW向分布,NW走向的双溪-焦溪垟断裂可能为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②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最大为9.5km,平均为5.4km,小于华南地震区10km的平均震源深度。③水库北、南两岸的地震较浅,震源深度均小于5km,水库淹没区地震较深。水库诱发地震之初的几年中震源深度有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这可能是由于库水逐渐往深部下渗,从而进一步诱发了更深处的地震所致。④研究区存在一个低P波速度异常区,低速区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多组断裂交汇部位,地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异常区内。这可能与水库蓄水后库水下渗有关。
钟羽云张震峰阚宝祥
关键词:珊溪水库联合反演地震定位
温州珊溪水库地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
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利用浙江和福建区域地震台网和珊溪水库台网给出的P波走时资料,得到了珊溪水库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了珊溪水库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①震中总体呈现NW向分布,NW走向的双溪-焦溪...
钟羽云张震峰阚宝祥
关键词:珊溪水库联合反演地震定位
文献传递
新疆天山南部构造区不同时段小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依据天山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强度和历史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将南部天山地区划分为南天山东段和南天山西段两个构造区。考虑到新疆台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和时间的阶段性,在对两个构造区不同震级下限地震频度时间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构造区不同时段的G—R关系和震级分布特征,并运用Z检验方法对各区不同时段小地震目录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估了两个构造区1970年以来不同时段的小地震目录完整性,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地震目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王琼曲延军高歌聂晓红
关键词:不同时段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基本活动状态定量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基于区域构造背景、应力场状态及动力学环境等,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统计单元,即祁连山地震带、甘东南地区、柴达木-共和地块及库玛地震带。通过地震频度和b值拟合确定了各个地区不同下限震级的地震目录完整性起始时间;确定了各构造单元中强以上地震活跃与平静交替活动的特征;定量计算了在平均状态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参数及平静阶段与活跃阶段地震活动特征参数;分别获得了各个区域在平均、活跃与平静状态下的小震活动状态参数。
刘小凤梅秀苹冯建刚程建武张辉
关键词:地震活动状态
新疆北部构造区带地震活动状态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在对新疆北部地区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度、历史强地震活动特征、地壳缩短速率以及局部应力场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将新疆北部地区划分为阿尔泰地震带、乌鲁木齐、北天山西段、中天山和东天山5个地震构造区带。通过计算上述各构造区带年应变能释放均值、折合震级、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年发生率、b值和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参数m值等参数,对各构造区带中地震活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取了各构造区带地震活动状态的特征指标,为地震趋势分析和判定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王琼曲延军聂晓红
关键词:新疆北部地震活动状态
暴雨触发局部地震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2010年6月广西凌云—凤山交界3级震群活动被引量:30
2011年
在前期严重干旱的背景下,2010年6月27~30日广西西北部出现大暴雨过程,大范围积水成涝.降雨量最大的凌云、凤山交界于6月28日17时开始出现密集的微震活动,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自6月28日至7月15日共记录地震2739次,其中2~2.9级(M_L,下同)41次,3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7月1日10时27分3.2级地震.凌云—凤山震群微震活动与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特性,在时间上略有滞后.震中附近大范围内碳酸盐岩类岩溶等浅层构造非常发育,震中位于Nw和NE向断裂交汇区域,断层破碎带的存在,成为流体下渗的优先通道.震群空间分布集中、震源深度浅,63%地震的空间范围(半径)或震源深度小于1.6 km、88%的小于2.5 km,98%的小于3.4 km.较大地震震相特征显示,震群活动有流体参与并显示岩溶塌陷特征.由于流体沿断层面的快速下渗,微震似有沿断裂带展布的特征,但较大地震震源机制结果不支持震群活动缘于断层构造运动的猜想.位于震中区流动台记录的大多数地震的垂直向初动向下,且较小地震初动向下的比例更高,意味着大多数微震活动可能缘于岩溶塌陷或裂隙闭合.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pidemic Type Aftershock Sequence model,简称ETAS模型)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流体对凌云—风山震群的触发作用非常强烈,同时震群地震自激发亦较强.基于孔压的一维扩散方程,模拟了流体渗透导致不同深度孔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流体渗透导致的孔压增加是凌云—风山震群发生的主要力学动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凌云风山震群可能的发震机理.
蒋海昆杨马陵孙学军吕坚阎春恒吴琼宋金赵勇黄国华张华姚宏牟剑英李金曲均浩
关键词:震群暴雨震源深度
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依据《中国震例》(1966—1999年)收录的185次震例的2500多条地震活动及前兆异常资料,研究了各学科平均异常数量、空间分布范围、异常时间等统计特征及其与主震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学、形变、流体异常数量相对较多,且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增大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前兆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的增加尤其明显.从地震学各方法来看,频次、空区、b值、条带等方法提供的异常数占总异常数量的1/2.前兆异常分布范围数倍于地震破裂尺度,形变、流体异常平均震中距随主震震级大体上呈线性增加.各类异常出现时间与未来主震震级定性正相关,即地震越大,出现的时间越早.研究结果还显示,当目标震级不高时(例如5—6级地震),现有预测方法及手段可能不足以提供年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依据.同时,流体和电磁等前兆学科在3年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甚至是在年度预测研究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可能也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大.本文较多震例的平均统计结果显示,随主震的临近,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震中附近集中、收缩,同时异常数量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始于年尺度的中短期阶段而非更短时间的临震,同时本文亦未能够检测到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外围明显的扩散过程.最后对《中国震例》前兆异常选取范围的合理性及对本文统计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蒋海昆苗青壮吴琼宋金
关键词:中国震例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小震目录完整性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划分为祁连山地震带、甘东南地区、库玛地震带和柴达木—共和地块4个研究区域,基于古登堡—里希科特的震级—频度关系和震级—序号图像法对每个区域1970年以来的小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分别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完整小震目录的震级下限,其结论可供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时参考。
冯建刚姚家骏代炜
关键词:青藏高原完整性
珊溪水库M_L4.6震群精确定位与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利用浙江、福建区域地震台网和珊溪水库台网给出的P波走时资料,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重新确定了珊溪水库地震的震源参数。并通过假设发震断层可以用一个平面进行拟合的思路,利用重新确定的震源参数拟合得到了发震断层面参数。收集了2267条P波到时数据,求解了ML4.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区的断层活动性特征和宏观调查资料,讨论了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钟羽云张帆赵冬
关键词:发震构造珊溪水库地震定位
新疆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和台网科学布局研究被引量:37
2011年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地震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的关键.本文对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水平高、台站地理分布复杂的新疆地区开展Mc研究,试图为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基于新疆地震台网发展的5个阶段划分,采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了Mc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多参数方法研究了分区的Mc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Mc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非均匀性,天山地区监测能力较好,西昆仑地震带等地区相对较低.对于地震台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十五"数字地震台网运行以来,天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Mc可达ML1.5—2.0,台站相对稀疏的西昆仑地震带北段可控制在ML2.0左右.此外,利用新疆地区1988年以来的经过数字化整理的地震观测报告,考察了Mc与震中距和台站张角的关系,讨论了台网科学布局和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的科学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近台数量和台站-事件张角上的密度,仍是提升新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有效途径.
李志海蒋长胜黄瑜王宝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