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JD19)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伦李军胡青青龙飘姜婷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浅析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定位
- 2014年
-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的目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将该法有关目的的规定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的环境立法对立法目的的规定相比,在本质上其实还停留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我国的环境立法应定位为彻底坚持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正义为根本,以维护环境利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伦理支持,最终确立"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环境保护立法的终极目的与价值追求。
- 姜婷
-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网络热词“土豪”的文化解码及伦理反思被引量:4
- 2014年
- 网络热词是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晴雨表,本文以网络热词"土豪"为例,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主流价值变迁进行伦理思考,分析其所折射出的伦理问题,探究网络热词的社会现实意义。网络热词的兴起是社会情绪的真实写照,其解构过程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精神文明和个人文化素质的伦理诉求。
- 胡青青
- 关键词:网络热词土豪伦理反思
- 网络道德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被引量:4
- 2012年
- 在由法律、社会规范、市场和代码等构成的网络规范体系中,网络道德作为一种独立的规范力和一种具有渗透性的元规范力,可以弥补其他规范力的缺陷,在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起着独特的规范作用。充分发挥网络道德的这种独特作用,有利于增强网络公共道德意识,提高电子商务道德水平,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
- 李伦
-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文化
- 憎恨言论的网络传播及其规制被引量:3
- 2014年
- 憎恨言论是一种针对具有群体身份特征的个人或群体的,带有偏见、攻击、憎恨意味的言论类型。网络传播具有主体低门槛、内容发布低门槛和传播低门槛等特征,使网络成为憎恨言论传播的天然平台。刻板成见是憎恨言论网络传播的心理机制,憎恨言论的伤害性表现在个人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对传播对象心理层面、身体层面的伤害以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伤害。憎恨言论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对憎恨言论进行严格的规制或许还存在一些难度。
- 龙飘李伦
- 关键词:网络传播内容规制
- 成熟伦理型网络社区的生成机制——网络道德在和谐网络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文章批评了流行甚广的"网络道德作用弱化论",认为网络道德对和谐网络社区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网络社区尚处于初级伦理型网络社区,通过自律和他律的作用,网络社区将趋于理性,走向成熟伦理型网络社区。
- 李军李伦
- 关键词:网络社区网络道德